京剧吧 关注:114,614贴子:1,807,857
  • 24回复贴,共1

【转】王玉田和陕西省京剧团的恩恩怨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英
原文《“流动艺人”问题中的权力博弈与政治变迁(1949-1966)》刊载于《党史研究与教学》2018年第2期
王玉田1917年生于安徽芜湖市,从小秉承家传拜师学艺,他7岁练功,8岁入学,10岁到上海,13岁拜张荣奎、苗胜春等为师,专演铜锤花脸。1939年他拜京剧名伶李克昌为师,李克昌是金少山得意弟子,所以王玉田也深得金派真传。他演戏能上台,日语能对话,文字会编写,并练就一手漂亮的书法。他在40年代参加过武汉市京剧团、南通京剧团、谭富英剧团,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1年加入苏南大众京剧团(江苏省京剧团的前身), 江苏省京剧团赴沪演出时,华东京剧团团长周信芳对他的演出赞赏有加,因此1954年调到了华东京剧团(上海京剧院前身),和周信芳同台演出。1958年2月,因西安市要建立陕西省京剧院,王玉田、王金璐、王熙春等几个上海京剧院的演员,奉命借调到西安。之后,在“全国一盘棋”号召时期里,他们就正式被调到陕西省京剧院工作。陕西省京剧院一时间群英荟萃、阵容强大,省文化局派来了“鲁艺”毕业的文艺干部崔鸿治任团长,王金璐任副团长兼艺委会主任,王玉田任艺委会副主任。王玉田参演的《四进士》、《连环套》、《杨家将》的等都是京剧院的压轴剧目。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8-07-10 05:23回复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1959年,王玉田因为不适应北方气候,喉炎和咳嗽反复发作,先后请了两次病假回上海休息。1959年12月中旬,他私自找到了镇江市京剧团,恳请镇江市的领导体谅其情况,照顾他原是从江苏调出来的,收容他留团工作。镇江京剧团因为恰好也缺人,未经过正式手续,便留下王玉田。王玉田也写信告诉西安的领导此一情况,西安方面既没有正式同意,也没有拒绝,王玉田就身份模糊的在镇江京剧团待了下来。
    1960年10月,陕西京剧团希望王玉田能够回团工作,派人事干部孟长举到镇江进行交涉要人,而王玉田和镇江方面似乎并不打算直接妥协,而是百般推托。在镇江京剧团支持下,王玉田上诉到文化部,希望文化部能够体谅他的健康问题,允许他正式调动到镇江工作,在给文化部的信中,他反复提到自己的病情,希望以此打动上级领导:
    我离开西安的主要原因:是我自去西安患了严重的慢性喉炎,它妨害着我的工作,危害着我的身体健康,使我的身体逐渐虚弱,精神上受了很大刺激。我已经43岁了,不得不使我考虑到工作年限等后果,回到南方后,身体又有了好转,所以这样我就产生了离开西安的思想,祈求能回南方工作的愿望。
    喉炎也是演员的职业病,也许过去我就有了这样病,但在南方时一直没有这样感觉过,因它从没有威胁过我,这是可以从江苏省京剧院,上海京剧院调查证明的。我在西安一带演出时间里,除夏季感到一些舒畅外,春、秋、冬三季是我最感到痛苦的日子,真是畏寒如敌,日夜咳嗽不止,常彻夜不眠。我是一个以唱为主的演员,咳嗽多了自然不利于嗓子发声,唱不好又会影响情绪,情绪不好夜里睡不安,睡眠不好又反过来影响固疾,这样反复刺激,确实很难负担。
    王玉田着意于陈述气候不适带来的病痛,特别是疾病对工作的影响,详细列举了医生的诊断和证明,在西安和上海就诊的次数,医生的修养建议等等。王玉田特别强调自己只是因身体原因转团,“不比原来单位多拿一分钱薪金,并非在名利上有所祈求”,和那些混迹于“自由市场”,因高薪诱惑而跳槽的京剧演员不可同日而语。当然,王玉田也意识到私自离开不经批准毕竟是违反组织纪律的,他希望领导能原谅这种“孩子般”的错误,正式批准调动,得到一个“合法”身份。在信件中,他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恳切言辞,希望能为自己的流动“正名”:
    但是,我忘记了组织,值得批判的是我的思想里没有尊重组织,证实了我在自我改造方面认识的不深不透。这也是我近日来后悔莫及,终日焦灼不安的一件大心事。
    近来团和专区的领导也动员过我几次,希望我回陕京去,我也打了报告重申我的请求。本不应该这样做的,奈何我实在无法去西安工作,即使留在南方工作,以我的年龄看,也就几年的事情了。当然从组织性来追查,我不应该有甚么意见,而我衷心地盼望着,祈求敬爱的首长能否从我的实际情况像原谅一个孩子来原谅我的错误!
    我祈求着能把我的关系调到镇江来,这是我的生命,究竟我能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我相信党和首长们会给我安排的。
    总之,我是犯了错误了,如果能允许我留在南方工作几年,我是感激不尽的,任何惩罚我是接受的。希望上级党和首长们考虑我工作的可能性,西安还有两三位主要花脸,我衷心地再一次祈求组织上考虑这个问题。


    IP属地:河北2楼2018-07-10 05:24
    回复
      解放后,王才开始演戏,在上海京剧院表现不好,1957年右派分子向党进攻,王和右派分子曹孝春有联系,诬蔑党的领导,同意“党天下”之说,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马列主义没有马屁主义吃香”。
      1958年调到我省京剧院工作,该团为特派演员评定工资时,对演员储金鹏、纽承华二人的工资争论很大,王为纽承华的工资力争,因此被储金鹏称为“小集团之首”。同年11月,在该团进行的肃反活动中,有人听说王曾经在日本洋行工作过,又和右派关系密切,因而有贴大字报说,王是否当过汉奸,是否右派。王便认为领导有意排斥他,打击他,由此工作表现消极,生活作风散漫。
      省京剧院和文化局达成了一致,省委书记舒同对这样一个结果保持沉默,至于中央文化部,他曾经申诉过若干次都毫无结果。王玉田已经成为“脱离革命”的资产阶级流动人员,对改变这一点他似乎再也无能为力。“脱离组织”首先意味着失业,没有工资、粮票等经济来源,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而更重要和危险的是,流动艺人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他已经滑向了“反革命分子”和“阶级敌人”的领地,未来的命运如何,实在有令人不寒而栗之感。


      IP属地:河北6楼2018-07-10 05:29
      收起回复
        ――――――――――――――――――――――――――
        时间或将带走一切,伤痛屈辱都渐行渐远,2007年春天陕西省省艺校礼堂内张挂着“庆祝王玉田先生京剧艺术生涯八十周年演唱会”的横幅,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迎接京剧大师王玉田,王玉田及其徒弟登台献艺,已经年过九旬的他依然吐字清晰、气定神闲、神情刚强。他对记者坦言,正在整理自己和周信芳大师及谭富英、奚啸伯等名家配戏的故事,陆续写一些回忆文章。但当被问起1950和1960年代陕西省京剧院的往事,老人表示不愿意多谈。2007年,王玉田获得了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奖,梅兰芳之子梅葆玖、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都专门发去贺信。二百年来,以九旬高龄粉墨登场而载于皮黄史册的,一是人称“老乡亲”的孙菊仙、第二是“江南俞五”俞振飞,第三位就是王玉田。


        IP属地:河北7楼2018-07-10 05:39
        收起回复
          。。。。。。2016 年1 月29 日,金派铜锤花脸的代表艺术家王玉田在家中逝世,享年99 岁,死后哀荣备至。


          IP属地:河北8楼2018-07-10 05:48
          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10 06:34
            回复
              京剧从特殊的年代开始走向辉黄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10 06:54
              回复
                看完有种怀孕的感觉。。。恶心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10 07:59
                收起回复
                  那年头真是毁人不倦!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8-07-10 08:55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7-10 09:32
                    回复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7-10 19:30
                      回复
                        天地之间有杆秤……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7-10 19:41
                        回复
                          可惜照片都不见一张


                          IP属地:加拿大17楼2018-07-12 04:57
                          回复
                            现在看来,去陕西这步走错了,私自到镇江又错了,又没有有权人帮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7-12 06: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