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说齐河】
▲“表白寺”由来:据传,唐朝初年,佛教盛行,名将尉迟宝林平乱归来路经此地,发现此处为风水宝地,且民风淳朴,遂在此修建宝林寺,并以寺命村。宝林寺座北向南,内设大雄宝殿、天王殿、罗汉堂等,整个建筑设计严谨,飞檐挑角,气宇轩昂;红墙绿瓦,相映生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寺庙建成后轰动一时,方圆数百里的百姓都来此朝拜,同时,善男信女将宝林寺作为祈福许愿、反省错误、表白心迹的圣地,“表白寺”由此得名。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正式改村名为表白寺。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宝林寺几遭战争毁坏,寺内旧迹多已无存,现只有几间残存的禅房,在20世纪70年代末被改作书店。表白寺村1958年隶属孙耿公社,1984年公社改镇,镇政府移驻表白寺,并定名为表白寺镇。(齐河历史文化)
▲“表白寺”由来:据传,唐朝初年,佛教盛行,名将尉迟宝林平乱归来路经此地,发现此处为风水宝地,且民风淳朴,遂在此修建宝林寺,并以寺命村。宝林寺座北向南,内设大雄宝殿、天王殿、罗汉堂等,整个建筑设计严谨,飞檐挑角,气宇轩昂;红墙绿瓦,相映生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寺庙建成后轰动一时,方圆数百里的百姓都来此朝拜,同时,善男信女将宝林寺作为祈福许愿、反省错误、表白心迹的圣地,“表白寺”由此得名。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正式改村名为表白寺。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宝林寺几遭战争毁坏,寺内旧迹多已无存,现只有几间残存的禅房,在20世纪70年代末被改作书店。表白寺村1958年隶属孙耿公社,1984年公社改镇,镇政府移驻表白寺,并定名为表白寺镇。(齐河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