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论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长期以来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自上世纪以来地震在全世界共造成200万人的死亡和失踪。仅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四川省汶川地震就有大约30万人死亡和失踪。
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等。在这些地震中,以构造地震的破坏性最大。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重大地震灾害都是构造地震所为,它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根据经验,构造地震发生前往往会出现各种与地震相对应的迹象。因此,通过研究构造地震发生前的各种迹象,从而掌握构造地震临震前的活动规律,是准确预报地震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下述段落中将以“地震”来简称“构造地震”。
众所周知构造地震是由地壳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错动引起的一种地层震动。它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地下发生的一种物理现象。这种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个物理演化过程中能量逐渐积累后突然释放的结果。大多数地震前并没有前震,这就给中短期地震活动性分析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震前平静”尽管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可,但是震前其实并不“平静”。 许多事件的记录表明“平静”只是地面上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面运动的表象。在所谓的能量突然释放前,会有一个以不同的物理现象(如声、光、电、磁、热、震动等)的能量缓缓释放过程。伴随能量释放,在自然界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
人类在长期对地震的观察过程中还发现地震即将发生前,即临震前,上空会出现奇异的云,其高度可高达6000米。它有不同颜色,且形状奇特。人们称这种云为“地震云”或“先兆云”等。 据有关报道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发生前也都出现过与之相对应的地震云。由于出现了地震云的称呼,为了区别其它的云,本文把只有在气象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云称作气象云。地震云与气象云在形态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比较典型的区别是一些地震云中存在着排列方向一致,且比较有规律的条纹(或波纹)状云带(照片1),形似人的两排肋骨,是一种常见的地震云特征形态;而气象云内部条纹的分布和形状比较随意,也没有规律可循。观察发现前震、主震和余震均可能会有对应的地震云产生。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长期以来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自上世纪以来地震在全世界共造成200万人的死亡和失踪。仅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四川省汶川地震就有大约30万人死亡和失踪。
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等。在这些地震中,以构造地震的破坏性最大。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重大地震灾害都是构造地震所为,它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根据经验,构造地震发生前往往会出现各种与地震相对应的迹象。因此,通过研究构造地震发生前的各种迹象,从而掌握构造地震临震前的活动规律,是准确预报地震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下述段落中将以“地震”来简称“构造地震”。
众所周知构造地震是由地壳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错动引起的一种地层震动。它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地下发生的一种物理现象。这种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个物理演化过程中能量逐渐积累后突然释放的结果。大多数地震前并没有前震,这就给中短期地震活动性分析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震前平静”尽管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可,但是震前其实并不“平静”。 许多事件的记录表明“平静”只是地面上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面运动的表象。在所谓的能量突然释放前,会有一个以不同的物理现象(如声、光、电、磁、热、震动等)的能量缓缓释放过程。伴随能量释放,在自然界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
人类在长期对地震的观察过程中还发现地震即将发生前,即临震前,上空会出现奇异的云,其高度可高达6000米。它有不同颜色,且形状奇特。人们称这种云为“地震云”或“先兆云”等。 据有关报道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发生前也都出现过与之相对应的地震云。由于出现了地震云的称呼,为了区别其它的云,本文把只有在气象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云称作气象云。地震云与气象云在形态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比较典型的区别是一些地震云中存在着排列方向一致,且比较有规律的条纹(或波纹)状云带(照片1),形似人的两排肋骨,是一种常见的地震云特征形态;而气象云内部条纹的分布和形状比较随意,也没有规律可循。观察发现前震、主震和余震均可能会有对应的地震云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