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俊卿吧 关注:1,084贴子:37,436

【大博士】《文化哲学十五讲》之第三讲:文化的构成与形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透视文化形态的多重视角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
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


1楼2009-05-06 11:23回复
    应当说,在关于文化现象的分析中,有关文化的生成和文化的本质规定性的把握是最困难的事情,它既是引起极大争议的问题,也是影响我们对于有关文化的其他问题的理解的问题。有了对文化的生成、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和文化的功能的基本理解,我们应当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展开关于文化的结构、文化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形态、文化的演化和变迁等问题的探讨。


    2楼2009-05-07 09:4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借用一下逻辑学的术语,可以这样来说明我们关于文化现象分析的基本思路:关于文化的发生及其本质规定性的研究属于有关文化的内涵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将作的关于文化的构成的探讨则属于文化的外延分析。


      3楼2009-05-07 09:50
      回复
        一 透视文化形态的多重视角
        关于文化的外延的分析,实际上是要对文化所包含的基本领域、基本层面等作出结构性分析或分类。对于这种分析,我们必须做一下限定,因为,对于一个事物的结构与层面的划分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性质,也取决于我们划分的尺度、标准和角度。例如,对于文化现象,我们从共时的和历时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分析,从文化主体的特征、文化形式和文化形态的角度,都可以作出不同的外延分析。正因为如此,我们发现,在关于文化研究的各种文献中,包括文化人类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哲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关于文化研究的文献,对于文化所作的结构或形态分析,虽然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差异很多很大,很难形成完全统一和公认的分类体系。我们可以简单列举几种关于文化形态的分类体系。


        4楼2009-05-07 09:56
        回复
          很多研究文化哲学的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文化的形态作了各种划分。例如,有的学者从文化的结构划分的角度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又把文化心理区分为由情感、意志、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等构成的表层结构,由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的观念因素构成的中层结构,以及由基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致思途径和价值尺度等构成的深层结构;并进而从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的角度区分了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等等【5】。


          6楼2009-05-07 10:38
          回复
            还有的学者指出,“文化结构是一个由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立体系统。因而用某一种单一的结构和模式很难完整地认识文化这一立体结构,必须从各个不同视角来剖析文化结构。从文化总体上看,文化大体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诸因素及其关系构成;从文化的外化和接收过程看,文化可以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从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看,文化可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从文化的感性和理性关系看,文化可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如此等等”【6】。


            7楼2009-05-07 10:39
            回复
              49


              8楼2009-05-07 11:27
              回复
                我们在这里不必再引证更多的关于文化形态分类的观点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面对文化的存在形态问题,我们像面对着文化的构成问题一样,必须进行视角的选择,即是说,由于透视问题的角度和尺度不同,我们可以对文化的存在形态作出多种彼此差别而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划分或表述。这一点不难理解。如前所述,在文化哲学视野中,我们断言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民族或特定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这里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必须通过特定的价值规范和行为规范体系,通过社会运行和制度安排的内在机理而体现出来。这样一来,文化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必然在个体的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的活动中对象化为不同的存在形态和形式。例如,文化可以在物质生产领域通过经济等活动而体现为物质文化;可以在社会的制度安排中体现为政治文化或制度文化;可以在社会的精神生产中体现为哲学、艺术、科学、宗教等精神文化;可以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为社会心理、社会伦理和公共价值观念;可以在个体的行为中体现为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企业文化、环境文化,等等。


                9楼2009-05-08 09:5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样一来,我们在讨论文化的构成和存在形态时,必须首先确定划分的尺度和视角。例如,依据特定时代的精神文化对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主体的不同关系或不同影响,我们可以区别出官方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以及其他各种形态的文化。


                  10楼2009-05-08 10:01
                  回复
                    一般说来,在任何一个社会,从社会主要阶层的构成和存在状况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可以把文化的基本存在状态区分为官方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三种文化之间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关系,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相互冲突的;可以是彼此交叉或相互渗透,也可以是相互游离和彼此漠视。具体说来,官方文化也称作正统文化,往往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为官方所认可或颁布的统治思想或意识形态;精英文化主要是由社会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所代表的自觉的文化精神;而大众文化主要指一般民众的自在的文化模式或社会文化心理。对于这三种文化形态的分析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展开。例如,在一些文化学文献中,我们可以把三者的关系在特定的意义上理解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关系或者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的关系。一般说来,主流文化或正统文化比较接近上述的官方文化,主要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或起支配作用的文化,它往往就是官方的统治思想或意识形态,此外还包括与官方思想完全认同并为官方思想提供依据和论证的精英文化,即知识分子文化;而亚文化或非正统文化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结构的群体的各种特殊文化,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特殊文化,也包括在社会中不占主流地位、非官方的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


                    11楼2009-05-08 10:36
                    回复
                      载入,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把社会的精神文化主要区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或者区分为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雅文化或上层文化也就是我们呢上述所说的精英文化,它是由各种知识分子,例如艺术家、文学家、道德家、哲学家、理论家、思想家等自觉地创造的、往往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文化;而俗文化或下层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化或民间文化,它包括自在自发的风俗时尚、各种民间艺术、流行歌曲、通俗文艺作品,等等。


                      12楼2009-05-08 12:14
                      回复
                        如果我们再转换一个角度,从整个人类或地球的角度来分析文化问题,又可以发现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问题,这样,我们又有了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等文化形态。


                        13楼2009-05-08 12:27
                        回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


                          14楼2009-05-08 12:29
                          回复
                            等著作中指出,随着资ben主义世界市场的开辟和全球范围内定交往与交换的发展,民族的历史越来越被“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所取代,相应地,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越来越收到世界文化的冲击。


                            15楼2009-05-08 12:3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的确如此,人类的现代化进程的深化使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汇入统一的世界历史进程之中,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分野与相互冲突相互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16楼2009-05-08 1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