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关心 Pocket 2 的用户,都想了解 Pocket 2 的一些细节及与 Pocket 1 的区别。那么我发了一个对比表,同时简单讲下区别:
一、屏幕方面
屏幕与 WIN 2 一样,采用第四代康宁大猩猩玻璃外屏,它的好处不言而喻,就是更抗震,1米高跌落测试完好率达 80%。In-Cell全贴合技术,减少了一片玻璃,使上屏更薄。事实上,P2 比 P1的上屏大概薄了0.7mm。IPS技术使水平可视角度高达178°
二、处理器
在推出 WIN 2 之前,很多用户猜测 WIN 2 可能会上 Apollo Lake,几乎没人相信 WIN 2 会采用 m3-7Y30 处理器。
因为,这种处理器性能强劲,但相对来说的功耗要高。微软new Surface Pro(m3)用的就是这款处理器,苹果 MacBook 用的是 m3-7y32,与 m3-7y30 的区别只是步进、主频和睿频,但并非主动式散热,实际性能表现不如 WIN 2。
Pocket 2 同样采用了 m3-7Y30,所以,有 P1 同时又购买了 WIN 2 的用户,对 P2 的 实际性能表现,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我就不在这里安利了。
当然,m3-7y30 内置核显性能提升也很大。这里可以看下P1、P2 的处理器及核显的性能对比。


这里,可能还会有人质疑四核/双核,我要说的是 CPU 的性能可止取决于核心数,还取决于制程工艺、晶体管数量、总线带宽以及支持的指令集。
三、内存和存储
RAM 方面,m3-7y30 最高支持 LPDDR3-1866 ,相比 x7-Z8750 支持的 LPDDR3-1600,也是有明显提升的。
ROM 让面,很多人质疑为啥不用SSD,而改用eMMC。这里要重点说下,WIN 2 之所以改用SSD,是因为WIN 2 并没有在超薄设计上刻意做文章,而是采用叠加的两块主板。这使得 WIN 2 可以在背面开槽,你无需更换后盖就可以更换SSD。而 Pocket 2 要考虑散热、超薄设计、续航等,已经没有过多的空间放置 SSD。
那么是否意味着 Pocket 2 的读写性能会降低很多呢?事实上,Pocket 2 采用 eMMC 5.0,相比一代,读写性能翻倍。可以参考下图:

在设计 Pocket 2 时,我们做了充分的调研,购买 Pocket 2 的用户与购买 WIN 2 的用户虽然有些叠加,但 P2 用户主要用来办公,eMMC 5.0 实际表现非常好,开机、开启应用程序的速度明显优于P1,而P1的读写速度已经明显快于7200转机械硬盘。同时,eMMC 5.0 更加省电,发热小。
四、数据/充电接口方面
这里,其实是 P2 的重中之重,P1 被人诟病的是 USB A 口太少,没有读卡器插槽,键盘按键布局不合理,Type C 接口功能缺少。
P2 做了很大改变:
1、加入了 2 个USB A,你可以扩展更多的设备;
2、改为 Type C 全功能接口。你可以购买基于 Type C 的全功能接口的 HUB,你就可以插多个U盘传输数据;可以外接 HDMI 高清线,将影音资料输出至显示器或电视;如果有RJ45接口,可以接有线上网;如果有VGA接口可以接老式显示器或电视;如果有 SD 卡或 Micro SD 卡插槽,可以接 SD卡Micro SD(TF卡),这种非常方便摄影爱好者;如果还有支持 Type C 充电的接口,你就可以一边充电一边办公。这里要说下,P2 同 WIN 2 一样,改为充电时直接向主板供电,其中0.5A给电池供电。所以你无需担心电池耗尽,只要充电就能开机,电池辅助供电。

3、去掉了Micro HDMI接口,由于现在很多人都购买了扩展HUB,自带HDMI接口,机身的 Micro HDMI 形同虚设,所以去掉了。
4、增加了 TF 卡插槽,这也是很多人要求的,增加这个主要是为了增加机身扩展空间。目前市场上已经有400GB的TF卡,加上机身自带128GB,有效空间可以增加到528GB,足够用来办公。通过USB扩展空间有个缺陷,就是频繁插拔容易造成接口接触不良,如果你厌恶通过USB扩展空间,那么购买一个400GB的TF是最佳选择,目前只有Sandisk有400GB的TF卡,型号:SDSQUAR-400G-ZN6MA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