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吧 关注:16,841贴子:569,949
  • 26回复贴,共1

当曲线救国的袁崇焕遇到了众人皆知的潜规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23 18:12回复
    一、爱国?卖国?
    袁崇焕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处于两个极端,刚被明朝处死时,舆情滔滔,他迅速被贴上了汉奸、卖国贼的标签,明人也没觉得什么不妥,因为袁的卖国证据是确凿无疑的,明朝的百姓对他的恨意甚至发展到了“争啖其肉”的地步;等到了大清朝,乾隆帝圣心独运,读到《明史》时感觉袁崇焕其实是个大忠臣,至于这个“忠”怎么理解就不好解释了;这种看法一直延续到了清末,反清革命者看中了袁的抗清事迹,为了证明清朝的“原罪性”,袁崇焕又被解读成了民族英雄,梁启超先生还做了一首诗追思其功绩:“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就这样袁崇焕身份实现了三级跳。
    我们不经要深思:明朝时袁崇焕究竟做了什么能让举国百姓对他恨之入骨?难道明朝的百姓都是**,冤枉了爱国将领?还是清国的反间计太高明,蒙骗了所有人?都不是,袁崇焕落个如此下场,完全是他自己不明白大明朝廷的潜规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23 18:13
    回复
      二、政治机遇
      袁崇焕发迹于天启初年,那时的大明朝经过“神”宗万历帝四十多年的折腾,已经危机四伏、奄奄一息,偏偏这个继位的天启帝又是个对政事不感兴趣的主,朝堂上党争不断。
      打着“清流”旗号的东林党与魏忠贤的阉党相互攻讦,闹的不可开交,不管事情本身的对错,凡是对方赞成的,自己都坚决反对,跟今日台湾政局有一拼,朝廷上什么事都办不成。
      年轻的袁崇焕对夸夸其谈、满口道德的东林党产生了好感,投靠到当时东林党首辅叶向高门下,而那时朝廷上下一直有块心病,就是关外的满人,他们自万历年间的萨尔浒之战后就从战略防御转向了积极进攻,给边关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威胁到北京的安全。天下乌鸦一般黑,东林党在党同伐异方面跟阉党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派谁去镇守辽东成了放在首辅叶向高面前的一道难题:东林党的成员都是高谈阔论的书生,搞搞政治斗争,告告黑状他们在行,行军打战?那不是武夫干得事吗?有辱斯文——无才可用。恰巧,袁崇焕出现在了叶向高的眼中,他通晓兵事,又是进士出身,真乃当世儒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是东林党。
      天启二年(1622年),走马上任的袁将军在辽东经常和当地的守军将领产生冲突,双方就交替上书,控诉对方不懂军事,闹到最后,朝廷派来了督军孙承宗。孙承宗选择了支持袁崇焕,事实证明,袁的主张确实是正确的,这在后面的宁远、宁锦大捷中得到了验证,袁崇焕确实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但孙承宗在与他合作的四年里也隐约有些担忧,他感觉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太气盛了,持才自傲,时常擅作主张,容易得罪人,还好他们双方合作还算愉快。
      天启五年(1625年),北京的政局发生了变化,阉党全面反攻,东林党垮台,东厂四处出动,抓捕东林党人,魏忠贤一时风头无二。
      远在辽东的袁崇焕得知后,竟首鼠两端,向魏忠贤示好,请厂公速立生祠,可他毕竟是个东林党,在宁锦大捷后,朝廷论功行赏,袁崇焕得到的赏赐比任何人都少,仅仅落个有名无实的官升一级,自知难以为继的他不得不辞官回乡。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5-23 18:16
      收起回复
        三、君臣际遇
        崇祯二年(1629年),阉党在新君崇祯帝的打击下垮台,阉首魏忠贤被赐死。当年被阉党整的四分五裂的东林党人迎来了新的机遇,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逻辑,崇祯帝大量启用被阉党迫害的东林党人,其中最重要的镇守辽东一职就落到了当时颇具盛名的袁崇焕身上。
        崇祯帝是个希望拯救明朝的中兴之主,关外满人已经威胁到了帝国的延续,必须解决。崇祯又是个急于求成的人,于是在召见袁崇焕时,便问道:“爱卿能几年平辽?”袁摸准了皇帝的心思,高声答道:“五年足矣!”这答案是多么豪情壮志!激动人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辽东危局是五十年来积累出来的,袁崇焕自己又非常了解当地的情况,凭什么脱口而出个“五年平辽”?
        崇祯帝可当了真,感觉真是上天佑我大明,有如此天才将领,大明何愁不能复兴?
        朝廷之上的大臣们听得也是满肚狐疑,不知道这袁崇焕是哪来的自信,敢在皇帝面前夸下如此海口,莫非他真有通天彻地之能?
        给事中许誉卿私下问袁崇焕:“足下有何妙计能五年平辽?”
        袁崇焕竟悻悻回道:“我只是说点好话,安慰安慰皇上罢了。”
        许誉卿听完大惊,说道:“这可是欺君之罪,如五年内不能平辽,到时皇上较真起来,你可是杀头的罪过。”
        袁崇焕这时才醒悟过来,自己得意忘形,犯下了严重错误,回去后又立即上书崇祯帝,说了下平辽的实际困难,什么兵器不够用啊、军饷不足数啊、招兵困难啊、手下不听话啊…罗列了一大堆,意思就是五年平辽确实难办。
        崇祯帝正在兴头上,批示朝廷内外务必要全力配合袁大督师的工作,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手下不听话?好,再赐你一把尚方宝剑,可代皇帝执法。明代死刑制度是很严格的,地方上想处死一个平民都要报到中央由皇帝亲自核准才可执行,以示朝廷“人命关天”的态度,崇祯给袁崇焕生杀大权,可见对他信任和期望达到了顶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5-23 18:20
        回复
          四、擅杀名将
          同年(1629年),袁督师重回辽东,第一个盯上的就是孤悬海外的总兵毛文龙。
          毛文龙是个牛人,自己带着一群吃不饱的明军残部占了朝鲜国的皮岛,与清军隔海相望。这皮岛是个只有八十里的荒岛,为了活命,毛文龙想出了劫掠满人的主意,汉文明是个农耕文明,历史上但闻有游牧民族抢汉人的,没听过汉人跑去抢游牧民族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5-23 18:2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5-23 18:27
            回复
              袁督师以阅兵之名,登临皮岛,与毛文龙商谈,暗示他应该卸甲归田,交出兵权,毛文龙满不在乎的答道:“辽东战局没人比我了解(实话),等到辽东平定了(遥遥无期),我还要去征服朝鲜(空话)。”袁听罢知道了毛不肯就范,便起了杀心,一口气责问了毛文龙的“十二条罪状”,条条死罪,当然很多罪名都模棱两可,便不由分说的用尚方宝剑砍了毛文龙的头。
              毛文龙确实是个不听号令的军阀,可名义上的官职是左都督平辽总兵,朝廷重臣,明朝杀个百姓都要皇帝亲自过问,难道真的有了御赐的尚方宝剑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我们这个国家,凡事都有阴阳两面,讲究的是平衡、调和,这件事中,阳的一面是:皇帝信任你,赐给你尚方宝剑以示荣宠;阴的一面是:该皇帝做的事还是应有皇帝裁决,做臣子的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不知进退,为所欲为。
              这叫越权擅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5-23 18:2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5-23 18:42
                回复
                  六、京师危机
                  崇祯二年岁末(1629年),清军再起大军南下攻明,皇太极御驾亲征,满洲铁骑滚滚而来,袁崇焕做了周密的安排,将辽东各处关隘皆派重兵把守,蓟州守军严阵以待。
                  清军却没按常理出牌,一改往日猛攻蓟州的战略,与蒙古援军合兵转头攻打西边的遵化,遵化守军全军覆没,主将赵率教战死,巡抚王元雅,总兵朱国彦自杀殉国。遵化一失,北京直接暴露在兵锋之下,朝中大乱,急命袁崇焕率军回援。
                  此时,朝中流言四起,说是袁督师跟清军达成了协议,故意留了遵化一处破绽等清军来攻,皆要问责袁崇焕之罪。崇祯帝此时的心情也发生了变化,自己的曾祖父嘉靖朝时,蒙古俺答率军威胁北京,其罪魁祸首就是有名的奸相严嵩,历史是何曾的相似,现在的袁崇焕就是那个大奸似忠的严嵩!
                  袁督师率军风尘仆仆的赶到北京城下,请求皇上允许他入城休整军队,崇祯不准,谁知道你袁崇焕是不是想杀入京城,里应外合的灭亡大明?
                  随后,清军拍马杀到,与明军交战数次,互有胜负,就在战事胶着之际,袁督师拿出了他百战百胜的秘密武器——西洋大炮,对着清军大营就是一阵猛轰,八旗大军就算再矫勇善战也不是火炮的对手,损失惨重,皇太极眼见着各路勤王大军陆续来援,久战无益,便撤军北还。
                  史称己巳之变。
                  北京危机一解,满朝文官纷纷上书弹劾袁崇焕,什么黑底子都被挖出来了,比如专断独行、越权杀将、私自议和、通敌叛国、献媚阉党、欺君罔上,每一条都言之凿凿,证据详实。
                  在明代,一个小小的道德问题都能拔高到上纲上线的违宪角度,更何况让数万清军大摇大摆的进入中原围攻京都呢?退一万步讲,袁崇焕身为军人,理应为京师危机负责,那么大的一个漏洞,居然毫无察觉,按照军法,不要说秋后算账了,在遵化丢了后就可以直接问斩。
                  万历朝的首辅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得到了万历帝无限的信任,待其死后,反对派大臣纷纷上书揭露张居正生前种种劣迹,在事实面前,万历帝感觉自己被蒙骗了,原来那个完美无缺的张先生居然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一场清算张居正的运动席卷了全国,连张的家人也不能幸免,抄家没产、流放边疆。
                  先前是张居正,现在是到了崇祯帝清算袁崇焕的时候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5-23 18:43
                  回复
                    七、走不出的困局
                    文官们帮袁崇焕罗列的罪证,让人想起了袁强加给毛文龙的“十二条罪状”,面对这些模棱两可的罪名,毛文龙曾大声辩解,听起来也言之有理,却依然身首异处。
                    在大明,任何事都有阴阳两面性,阳的一面是太祖洪武帝定下的祖宗家法,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根本“宪法”,此“宪法”距离崇祯帝已有260多年,早已不能在如今的大明施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5-23 18:4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5-23 18:49
                      回复
                        关于袁的话题不要多开讨论。袁崇焕吧有人开了话题,去集中讨论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5-23 23: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