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战机吧 关注:4,479贴子:149,041

苏17系列战斗机苏联自用版与出口版的对应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居然用MD-11镇楼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21 19:01回复
    苏7IG,原型机,用于测试可变后掠翼。与苏7性能差别不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5-21 19:25
    收起回复
      2025-08-27 12:42: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另一张图片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5-21 19:28
      回复
        苏17,正式量产型,依旧使用与苏7相同的引擎,增大了油箱容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5-21 19:29
        收起回复
          苏17K,紧急出口给中东战争中的埃及的版本(找不到照片)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5-21 19:31
          回复
            苏17M(“装配匠-C”)
            最初主要生产版本,引入了留里卡AL-21F-3发动机,双皮托管,新的导航和攻击计算机(保留苏7BMK的SRD-5M测距雷达)可变位置进气中心锥体提供2.1马赫的最大速度。第一次飞行:1971年12月28日。出口版本被命名为苏-20,1972年12月15日首飞, 1972年制造,1975年投入服务。出口到埃及,波兰和叙利亚。
            如图为苏联空军苏17M战斗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5-21 19:37
            回复
              苏-17R
              少量装备了侦察吊舱的Su-17M飞机。出口版本苏-20R。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5-21 19:39
              回复
                Su-17M2(“装配匠-D”)
                机鼻伸展38厘米(15英寸),删除测距雷达和“下垂”以提高飞行员的视野。 Fon-1400激光测距仪/标记目标导引头(LRMTS)。 加装ASP-17和PBK-3-17s瞄准航空电子设备。 RSBN-6S短程导航和仪表着陆系统。 DISS-7多普勒导航雷达。第一次飞行:1973年12月20日,V. S. 伊留申驾驶。制造于1974 - 1977年,于1975年投入使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5-21 19:41
                回复
                  2025-08-27 12:36: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苏17M2D
                  使用图曼斯基 R-29BS-300发动机(与一些MiG-23一起使用)的加力推力在112.7 kN(25,335 lbf)的测试适应在一个凸出的后机身。由于缺乏性能优势和由于更高的燃料消耗而导致的航程缩小,因此决定仅将该发动机作为出口版本提供。第一次飞行:1975年1月31日,A. N. 伊萨科夫操控。该出口型号被命名为Su-22(“装配匠-F”),制造于1977 - 1978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5-21 20:01
                  回复
                    苏22(找不到苏联的试飞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5-21 20:02
                    回复
                      苏-17UM(S-52U,“Fitter-E”)
                      首款双座教练机版本,基于苏-17M2,,挡风玻璃向前移动;长度与原来的苏-17M相同。内部燃料容量减少,翼根机炮被取消,但保留了完整的航空电子设备和军备。第一次飞行:1975年8月15日,V. A. 柯切托夫的控制中首飞。带有R-29发动机的出口版本被指定为苏-22U。 1976-1978制造,1976年投入使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5-21 20:09
                      回复
                        取消了翼根航炮,但是航炮的防烧蚀护层还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5-21 20:11
                        回复
                          苏-17M3(“装配匠-H”)
                          根据苏-17UM改装后的机身,但是用航空电子设备舱和一个额外的燃油箱取代了后座舱,将内部燃油容量提高到4850升(1,280美国加仑)。多普勒雷达内部移动,加装 “Klen-P”激光测距仪/目标指示器。在每个机翼的两个现有塔架之间增加了R-13(AA-2“Atoll”)或R-60(AA-8“Aphid”)的发射轨道。第一次飞行:1976年6月30日,V. A. 柯切托夫驾驶。采用R-29发动机和降级航空电子设备(相当于苏-17M2)的出口版本被命名为苏-22M(北约“装配匠-J”),并于1977年5月24日首次由ES 索洛索耶夫 首飞。带有苏-17M3航空电子设备的出口版本被命名为苏-22M3。苏-17制造于1976-1981间,苏-22M于 1978-1984间制造。 苏-17M / 苏-22M / 苏-22M3是建造数量最多的苏17系列飞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5-21 20:17
                          回复
                            利比亚,捷克的苏22M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5-21 20:31
                            回复
                              2025-08-27 12:30: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Su-17UM3(“装配匠-G”)
                              与Su-17M3相同的航空电子套件。第一次飞行:1978年9月21日。由 A.叶戈罗夫驾驶。出口版本:带有R-29发动机的为苏-22UM3,带有AL-21发动机的为苏-22UM3K。制造1978-1982。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5-21 2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