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东北电影院的门口贴满了野广告,残垣断壁很难想象出当年的情侣在这电影院门口相约时的场景。
一座城市的成长,记录着一代人的记忆,像是东北电影院这样的老建筑,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大潮中它像是一块顽石,坚持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1938年前后吧,建的。当时叫国泰电影院。新中国成立那年,改名为东北电影院。我这也是听老辈儿人说的。早就黄了。”李建国很坦白,他说,虽然自己住在附近,可他并没有在东北电影院看过一场电影,关于电影院的各种说法,他也是零星地听别人说的。“你还是去问问别人吧。”
在李建国的愧疚与无奈中离开,顺着他的指引,我打算到曾经东北电影院,如今“小市场”里去碰碰运气。
我的运气还真不错,一个经营干果摊位的人告诉我,他的亲戚就曾经在东北电影院工作十多年。他表示愿意在做生意的间隙,跟我聊聊。
“挺牛的。当时东北电影院在吉林市也是上数的。东北电影院是国企,工作稳定、轻巧儿,福利还好,多少人挖门盗洞地想进去呢。那时候,要是对别人说你在电影院上班,别人都能高看你一眼。别说是他们,就连我这职工家属都跟着沾光儿。”这位“干果兄”特实在地对我说:“那时候我还在厂子里上班,我们同事当然主要是领导,知道我有亲戚在电影院,可没少管我要票呢,那你说,他们是不是得对我好点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