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鸟龙:侏罗纪的“啄木鸟”】

中文名称:近鸟龙
学名:Anchiornis
释义:接近鸟类的恐龙
分类:蜥臀目 兽脚亚目 鸟翼类
生存地点:中国 辽宁
生存时间:1.6亿年前 侏罗纪晚期
体长:40厘米 翼展50厘米
体重:0.25千克
2009年9月,中国科考队在辽宁省建昌县发现了一件1.6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带羽毛恐龙化石,这比最早的鸟类都要早至少1000万年,是目前已知最早长有羽毛的恐龙。因为与鸟类关系密切,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近鸟龙。尽管近鸟龙并不是鸟类的直系祖先,而是演化系上的旁支,但它羽毛上所残存的黑素体给予了科学家惊喜。
根据近鸟龙羽毛上的黑素体分布,科学家发现近鸟龙身体主要呈灰黑色,翅膀和足羽呈白色,但羽毛的尖端为黑色。它的腿上长着灰色羽毛,而脚掌和脚趾是黑色的。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红棕色的羽冠,仿佛头上插上一把小扇子。它的脸上也分布着零星的红褐色斑点。乍一看,近鸟龙和今天的北美啄木鸟倒有几分神似!
由于近鸟龙生活的史前辽西覆盖着大面积森林,阳光很难穿透茂密的树冠,湿润的气候又极易产生浓雾,因此身披黑羽的近鸟龙穿梭于光线不佳的森林里,既可以避免被掠食者发现,又可以伺机捕食小动物。而红棕色的头冠很有可能是繁殖季节用来吸引异性的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对另一件近鸟龙标本进行分析时,专家们又发现了褐色型黑素体,这在之前的标本中不曾出现。对此,研究人员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近鸟龙的毛色可能会随之变化,而两性之间也可能存在着颜色差。

近鸟龙化石 图片/wiki

和许多鸟类一样,近鸟龙雌雄个体的羽毛颜色可能存在差异 绘图/赵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