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军器图说》曾言:“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这句话常被人引用以证明明朝火器先进远超其他国家。然而现实确实无比的残酷,明朝著名军事家戚继光把明朝所有本土火器都在著作中黑了个遍,况且被视为利器的鸟铳,佛郎机,发熕,红夷炮无一例外都是舶来品,何来大明火器先进一说?
进入17世纪,曾经辉煌过大明王朝变得内外交困,在见识过洋人的新装备——红夷大炮之后,明朝政府设法购买了许多这种所谓的新式火炮
根据现有的宁远红夷炮来看,其上铭文表示了他们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规格(长3m,口径125mm)来看应该是英国的非制式12磅长炮,或许当时还有一些18磅炮,但就是这些火炮就一炮一个“威震十里,无不立碎”“糜烂十数里”,英国人看了估计也会被威力这么强的12磅炮震惊,要知道12磅长炮在欧洲海军火炮中不过是较轻的类型。
在传教士和大明官员的共同努力下,明朝最终有能力自行生产红夷大炮,并组建了由葡萄牙人一手调教出来的新军,但组建这支部队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关外的后金。
这支新军在作战中发射的炮弹“大如升,小如拳,重七八斤不等,有重十余斤者”“炮弹重十二斤者珠连不绝”,炮法也是“准如射的”。但最终,叛军手中近20门西式大炮尽归后金所有,熟练的炮手和铸炮师也剃发从清。
之后,清军大炮开路,一路攻城掠地,大明国土尽丧。
但在南进途中,强悍的八旗军却遇到了一个劲敌——明郑军


进入17世纪,曾经辉煌过大明王朝变得内外交困,在见识过洋人的新装备——红夷大炮之后,明朝政府设法购买了许多这种所谓的新式火炮
根据现有的宁远红夷炮来看,其上铭文表示了他们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规格(长3m,口径125mm)来看应该是英国的非制式12磅长炮,或许当时还有一些18磅炮,但就是这些火炮就一炮一个“威震十里,无不立碎”“糜烂十数里”,英国人看了估计也会被威力这么强的12磅炮震惊,要知道12磅长炮在欧洲海军火炮中不过是较轻的类型。
在传教士和大明官员的共同努力下,明朝最终有能力自行生产红夷大炮,并组建了由葡萄牙人一手调教出来的新军,但组建这支部队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关外的后金。
这支新军在作战中发射的炮弹“大如升,小如拳,重七八斤不等,有重十余斤者”“炮弹重十二斤者珠连不绝”,炮法也是“准如射的”。但最终,叛军手中近20门西式大炮尽归后金所有,熟练的炮手和铸炮师也剃发从清。
之后,清军大炮开路,一路攻城掠地,大明国土尽丧。
但在南进途中,强悍的八旗军却遇到了一个劲敌——明郑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