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历宝钞》流通辨惑七则
一:《玉历宝钞》不在佛教大藏经中,佛门弟子可否流通呢?
佛弟子流通的各种善书中,有归属于佛教的,比如《安士全书》、《因果轮回实录》、《坐花志果》、《冥报记》和《现果随录》,其中后两部已有佛教大藏经收入的。但也有不少善书不一定是佛教的,比如印光大师支持流通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关帝觉世真经》。《太上感应篇》内容上更属于道家的,《文昌帝君阴骘文》是道家的典籍,内容有带佛家的色彩,《关帝觉世真经》带有儒家的色彩。历史上善书由于其劝善效果显著,一些外教的善书不但佛门弟子在流通,而且一直得到各阶层各教派的支持和流通,善书的内容和流通往往超越宗教派别的。事实上这些善书对于建立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间劝善书由于其通俗易懂,令人重视道德伦理和树立因果观念,在佛家接引教化普罗大众中功不可没。
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教化众生,佛菩萨慈悲度化广大的有缘众生不一定化现为佛教的形象,佛法广大也不一定局限于佛教的方式演绎出来。大安法师在《净土百问》(205~207页)中提到:“想闻佛法很好,五乘佛法包括人天乘,《文昌帝君阴骘文》就是谈人天乘的善书,故其也属佛法。”可见一本善书教人断恶向善,忏悔罪业,净化人心,保住人身或升天,可属五乘佛法中的人天乘。做好人才有可能成佛,学佛者不可忽视人天善法。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推荐和流通众多的善书中不少和佛教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印祖作《太上感应篇直讲序》以助流通。李炳南大德的《重印太上感应篇直讲序》:“吾教拘墟之士,以其为有漏之业,且言自教外,多藐而忽之,甚则讥净宗印祖,序而流通。噫!未之思也。其肯为有漏善者,已涉人天之乘,再善诱而进之,得非为佛乘之津梁欤。况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他人有善,赞而成之,契机随缘,正大权之所以普摄也。”李炳南大德也开示了有漏善法已可属五乘佛法中的人天乘,并指出了善书可作为接引众生学佛得解脱的桥梁。印祖是公认的大势至菩萨化身,当时作序流通《感应篇》尽管遭到讥讽,但是仍然力挺流通此外教的善书,印刷流通量以百万计,利益广大普罗大众,彰显菩萨的大悲精神。发大乘心的三宝弟子在保证自己的本位修学下,出于利益大众使其有机会学佛得解脱的发心,研究和流通非佛教的善书不但是可以而且也是需要这样做的,正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
《玉历宝钞》是淡痴尊者在一次禅定中游览地狱写成的手稿,透露阴间的罪罚,教人断恶修善,令人敬畏因果,守戒守法,净化心灵,使人免堕三恶道,由此可见,此书属于五乘佛法中人天乘的善典。所以佛弟子即使佛学高深也不可阻碍此善典的流通。佛弟子发心流通《玉历宝钞》,让人断恶修善、忏悔罪业,作为接引世人学佛修行之方便,是有很大的功德的。太多人因看善书《玉历宝钞》而走上学佛修行之路,如根基在大乘,读善书后就会学修大乘。
《玉历宝钞》收入于《同善录全书》(注:汇集了道光以前的清代善书)和民国时期的善书钜编《福寿宝藏》。《善与人同》(游子安博士著,中华书局出版)提到王一亭大居士为《福寿宝藏》鉴定人。王一亭大德曾任中国佛教会执行委员兼常委,1922年当选为中国佛教会会长,也曾任上海佛学书局董事长,致力于慈善事业,是当时佛教的大护法。印光大师的“致关絅之、王一亭二居士书”中有高度赞扬两居士;弘一大师曾在王一亭居士作的《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像上题《华严经》偈。《玉历宝钞》列在《福寿宝藏》中因果类善书中的第一部,可见王一亭大德对此书的肯定和重视。《玉历宝钞》一直是老牌的正统善书,内容正大,导正社会人心。《玉历宝钞》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得到多个印行流通,流通量大,影响力也大,有当时的佛书名著引用《玉历宝钞》书中的内容,读者面是很广的!
弘一大师在童年时读《玉历钞传》、《袁了凡记功过格》等善书。《记弘一大师之童年》(注:作者胡宅梵,见《弘一大师永怀录》,大雄书局1943年第1版,第22~24页。此文曾载1941年《觉音》第20、21合刊,题为《弘师童年行述》):“师至六七岁,其兄教督甚严,下得少越礼貌,并时以《玉历钞传》(注:《玉历宝钞》又名《玉历钞传警世》简称《玉历钞传》),《百孝图》,《返性篇》,《格言联璧》等属师浏览。时有王孝廉者,至普陀出家返,居天津之无量庵,师之大侄妇早寡,常从王孝廉学大悲咒、往生咒等,并学《袁了凡记功过格》。时师年约七八岁,见而甚喜,常从旁听之,旋亦能背诵,且亦能学记功过格。”据《弘一大师在慈溪》(陈星 陈净野 著,2009年西泠出版社)所述此文是胡宅梵居士和弘一大师交谈内容的实录,并得弘一大师亲手修改。文中《玉历宝钞》与《格言联璧》等著名善书同举,且列在所读众善书之首,可知《玉历宝钞》在当时与其他善书一起成为童蒙教育的重要读物;弘一大师修改此文时已出家12年,可见尽管大师读《玉历钞传》是在童年,但大师出家多年后依然对幼年时读过《玉历宝钞》仍记忆犹新,亦可见弘一大师以佛门法师身份对此书的肯定态度。
另外,清代翰林出身的许止净大居士著述的《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弘化社印)155页有引用《玉历近报》:“酉阳袁凝姑,遭产难,魂至冥,王阅簿曰,此妇过犯颇多,命鬼押交二殿受罪。一官呈簿曰,钱袁氏劝止翁姑焚虫蚁三次,又劝夫刊戒杀文五千张,捐资印送鱼篮观音放生经三千张,玉帝准增寿三十年矣。王起立合掌,称善哉善哉,命送回阳,遂苏。”又162页引用《玉历传钞》:“徐文敬公太夫人,日诵大士圣号千声,好谈因果,刻玉历传钞劝人为善。文敬亦刊敬信录,周济亲族,无德色。公子本,官大学士,杞,官巡抚,孙以烜,官侍郎,景焘,官道,曾孙辈,科第蝉联。”可知许居士本人熟悉《玉历宝钞》并认可书中内容。而且许居士的《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正是受印光大师所托而作,并且经过大师的校阅,印光大师在此书序中写道:“许君乃备搜藏典,及诸群籍,时经二载,稿方告竣。”《玉历宝钞》在民国时期已流通甚广,印光大师乃大宗师,作风谨严,《玉历宝钞》如真的像现今一些对此书有误解的批评言论那样,那是不太可能收入到大师校阅的书中的。
再者,《北东园笔录》亦有记录弘传《玉历宝钞》得善报的实例。此书又名《劝戒近录》,作者梁恭辰,字敬叔,清朝文学家、楹联学家,印光大师曾在《劝戒杀放生文序》和《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中引用此书中杀生果报事例。实例录在《北东园笔录四编》卷二之周廉访述六事中,节录如下:"世有《玉历钞传》一书,所载皆冥府诸狱科条,其词俚俗,稍知文者辄弃不阅,而实足令愚夫愚妇闻之悚息汗下。苏杭间有是书,金陵未之有也。嘉庆壬申,陈仲长封翁廷颀尝以事至杭,见是书,悚然敬信,乃于行箧中携归金陵,镂板传之。次年癸酉科,长子(实俭)应京兆试,获隽,联捷成进士。封翁寿逾八旬,矍铄健饭,无疾而终。卒之夕,其长孙闻祖不豫,自外入视,见所卧屋上有白气贯天半,急入,而封翁即以其时长逝。封翁生平多厚德,睦姻赡族,人有相欺侮者,坦然若不知,从无疾言遽色加于人。又以传录是书之功,或当没有所证矣。"
在当代,弘法寺印行曾出版有国宗内部书号的《玉历宝钞》(准印、在全国内部流通证书号:(01)国宗发字259号)。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长翁连溪所著的《中国佛教版画全集(八十二卷)》第八十卷,收录了《玉历因果图说》中的版画。也有当代佛门法师作序流通,网络上也可找到现代法师讲解《玉历宝钞》的视频,更有一些僧人和居士默默地在支持流通此书。相比民国时期,当今色情泛滥、随意堕胎愈发严重、传统道德观念的缺失等等不良风气,并且滥用网络加速了造业的速度,支持流通《玉历宝钞》更显必要。
一:《玉历宝钞》不在佛教大藏经中,佛门弟子可否流通呢?
佛弟子流通的各种善书中,有归属于佛教的,比如《安士全书》、《因果轮回实录》、《坐花志果》、《冥报记》和《现果随录》,其中后两部已有佛教大藏经收入的。但也有不少善书不一定是佛教的,比如印光大师支持流通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关帝觉世真经》。《太上感应篇》内容上更属于道家的,《文昌帝君阴骘文》是道家的典籍,内容有带佛家的色彩,《关帝觉世真经》带有儒家的色彩。历史上善书由于其劝善效果显著,一些外教的善书不但佛门弟子在流通,而且一直得到各阶层各教派的支持和流通,善书的内容和流通往往超越宗教派别的。事实上这些善书对于建立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间劝善书由于其通俗易懂,令人重视道德伦理和树立因果观念,在佛家接引教化普罗大众中功不可没。
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教化众生,佛菩萨慈悲度化广大的有缘众生不一定化现为佛教的形象,佛法广大也不一定局限于佛教的方式演绎出来。大安法师在《净土百问》(205~207页)中提到:“想闻佛法很好,五乘佛法包括人天乘,《文昌帝君阴骘文》就是谈人天乘的善书,故其也属佛法。”可见一本善书教人断恶向善,忏悔罪业,净化人心,保住人身或升天,可属五乘佛法中的人天乘。做好人才有可能成佛,学佛者不可忽视人天善法。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推荐和流通众多的善书中不少和佛教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印祖作《太上感应篇直讲序》以助流通。李炳南大德的《重印太上感应篇直讲序》:“吾教拘墟之士,以其为有漏之业,且言自教外,多藐而忽之,甚则讥净宗印祖,序而流通。噫!未之思也。其肯为有漏善者,已涉人天之乘,再善诱而进之,得非为佛乘之津梁欤。况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他人有善,赞而成之,契机随缘,正大权之所以普摄也。”李炳南大德也开示了有漏善法已可属五乘佛法中的人天乘,并指出了善书可作为接引众生学佛得解脱的桥梁。印祖是公认的大势至菩萨化身,当时作序流通《感应篇》尽管遭到讥讽,但是仍然力挺流通此外教的善书,印刷流通量以百万计,利益广大普罗大众,彰显菩萨的大悲精神。发大乘心的三宝弟子在保证自己的本位修学下,出于利益大众使其有机会学佛得解脱的发心,研究和流通非佛教的善书不但是可以而且也是需要这样做的,正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
《玉历宝钞》是淡痴尊者在一次禅定中游览地狱写成的手稿,透露阴间的罪罚,教人断恶修善,令人敬畏因果,守戒守法,净化心灵,使人免堕三恶道,由此可见,此书属于五乘佛法中人天乘的善典。所以佛弟子即使佛学高深也不可阻碍此善典的流通。佛弟子发心流通《玉历宝钞》,让人断恶修善、忏悔罪业,作为接引世人学佛修行之方便,是有很大的功德的。太多人因看善书《玉历宝钞》而走上学佛修行之路,如根基在大乘,读善书后就会学修大乘。
《玉历宝钞》收入于《同善录全书》(注:汇集了道光以前的清代善书)和民国时期的善书钜编《福寿宝藏》。《善与人同》(游子安博士著,中华书局出版)提到王一亭大居士为《福寿宝藏》鉴定人。王一亭大德曾任中国佛教会执行委员兼常委,1922年当选为中国佛教会会长,也曾任上海佛学书局董事长,致力于慈善事业,是当时佛教的大护法。印光大师的“致关絅之、王一亭二居士书”中有高度赞扬两居士;弘一大师曾在王一亭居士作的《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像上题《华严经》偈。《玉历宝钞》列在《福寿宝藏》中因果类善书中的第一部,可见王一亭大德对此书的肯定和重视。《玉历宝钞》一直是老牌的正统善书,内容正大,导正社会人心。《玉历宝钞》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得到多个印行流通,流通量大,影响力也大,有当时的佛书名著引用《玉历宝钞》书中的内容,读者面是很广的!
弘一大师在童年时读《玉历钞传》、《袁了凡记功过格》等善书。《记弘一大师之童年》(注:作者胡宅梵,见《弘一大师永怀录》,大雄书局1943年第1版,第22~24页。此文曾载1941年《觉音》第20、21合刊,题为《弘师童年行述》):“师至六七岁,其兄教督甚严,下得少越礼貌,并时以《玉历钞传》(注:《玉历宝钞》又名《玉历钞传警世》简称《玉历钞传》),《百孝图》,《返性篇》,《格言联璧》等属师浏览。时有王孝廉者,至普陀出家返,居天津之无量庵,师之大侄妇早寡,常从王孝廉学大悲咒、往生咒等,并学《袁了凡记功过格》。时师年约七八岁,见而甚喜,常从旁听之,旋亦能背诵,且亦能学记功过格。”据《弘一大师在慈溪》(陈星 陈净野 著,2009年西泠出版社)所述此文是胡宅梵居士和弘一大师交谈内容的实录,并得弘一大师亲手修改。文中《玉历宝钞》与《格言联璧》等著名善书同举,且列在所读众善书之首,可知《玉历宝钞》在当时与其他善书一起成为童蒙教育的重要读物;弘一大师修改此文时已出家12年,可见尽管大师读《玉历钞传》是在童年,但大师出家多年后依然对幼年时读过《玉历宝钞》仍记忆犹新,亦可见弘一大师以佛门法师身份对此书的肯定态度。
另外,清代翰林出身的许止净大居士著述的《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弘化社印)155页有引用《玉历近报》:“酉阳袁凝姑,遭产难,魂至冥,王阅簿曰,此妇过犯颇多,命鬼押交二殿受罪。一官呈簿曰,钱袁氏劝止翁姑焚虫蚁三次,又劝夫刊戒杀文五千张,捐资印送鱼篮观音放生经三千张,玉帝准增寿三十年矣。王起立合掌,称善哉善哉,命送回阳,遂苏。”又162页引用《玉历传钞》:“徐文敬公太夫人,日诵大士圣号千声,好谈因果,刻玉历传钞劝人为善。文敬亦刊敬信录,周济亲族,无德色。公子本,官大学士,杞,官巡抚,孙以烜,官侍郎,景焘,官道,曾孙辈,科第蝉联。”可知许居士本人熟悉《玉历宝钞》并认可书中内容。而且许居士的《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正是受印光大师所托而作,并且经过大师的校阅,印光大师在此书序中写道:“许君乃备搜藏典,及诸群籍,时经二载,稿方告竣。”《玉历宝钞》在民国时期已流通甚广,印光大师乃大宗师,作风谨严,《玉历宝钞》如真的像现今一些对此书有误解的批评言论那样,那是不太可能收入到大师校阅的书中的。
再者,《北东园笔录》亦有记录弘传《玉历宝钞》得善报的实例。此书又名《劝戒近录》,作者梁恭辰,字敬叔,清朝文学家、楹联学家,印光大师曾在《劝戒杀放生文序》和《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中引用此书中杀生果报事例。实例录在《北东园笔录四编》卷二之周廉访述六事中,节录如下:"世有《玉历钞传》一书,所载皆冥府诸狱科条,其词俚俗,稍知文者辄弃不阅,而实足令愚夫愚妇闻之悚息汗下。苏杭间有是书,金陵未之有也。嘉庆壬申,陈仲长封翁廷颀尝以事至杭,见是书,悚然敬信,乃于行箧中携归金陵,镂板传之。次年癸酉科,长子(实俭)应京兆试,获隽,联捷成进士。封翁寿逾八旬,矍铄健饭,无疾而终。卒之夕,其长孙闻祖不豫,自外入视,见所卧屋上有白气贯天半,急入,而封翁即以其时长逝。封翁生平多厚德,睦姻赡族,人有相欺侮者,坦然若不知,从无疾言遽色加于人。又以传录是书之功,或当没有所证矣。"
在当代,弘法寺印行曾出版有国宗内部书号的《玉历宝钞》(准印、在全国内部流通证书号:(01)国宗发字259号)。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长翁连溪所著的《中国佛教版画全集(八十二卷)》第八十卷,收录了《玉历因果图说》中的版画。也有当代佛门法师作序流通,网络上也可找到现代法师讲解《玉历宝钞》的视频,更有一些僧人和居士默默地在支持流通此书。相比民国时期,当今色情泛滥、随意堕胎愈发严重、传统道德观念的缺失等等不良风气,并且滥用网络加速了造业的速度,支持流通《玉历宝钞》更显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