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怀旧吧 关注:3,344贴子:40,590
  • 11回复贴,共1

宁波路的昨天和今天(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宁波路东起四川中路,西迄六合路。长1226米,1848年筑今福建中路至浙江中路段,名中旺街。19世纪50年代筑今四川中路至石潭弄段,名教会大道,又称宽克路(Kirks Avenue);筑今浙江中路以西路段,名爱尔白纳路(AlbanyRoad)。1865年筑通全路,以浙江宁波改今名,俗称后马路。
北京东路、江西中路、四川中路、宁波路、滇池路、天津路一带是老上海的金融街,银行、钱庄、信托公司、银号密布,但都是华资银行。华资银行,1937年已有各类银行83家。这83家银行,按资本性质分:国营6家,省(市)营9家,官商合营6家,民营62家;按机构类型分:总行或总管理处57家,分行、支行、办事处、汇兑处、分庄等26家。
到解放前夕上海的华资达到133家。其中官僚资本的国家银行6家(不包括中央信托局),省、市银行5家,其他官僚资本银行4家,官商合办银行5家,私营银行113家。银行的资料。(各版本来源说法不同。有冲突时,取《上海地方志》)
那时,相当多的银行自己可以发行货币。是世界金融业的奇葩。这些银行的钱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见证,极具收藏价值。
宁波路的老钱庄及银行(包括相关部门。不含信托公司)是主要集中在东段,全路达62家,其中钱庄29家。中西段以绸缎庄为主。宁波路还是公会、公馆众多的地方。宁波路,居然还有27家短命报刊!
宁波路保留了比较多的旧建筑。已经列入上海市风貌保护街坊或初步名单(序号HP-023~27、HP-08~11-Ⅱ、HP-41~44-Ⅱ)。
本文分三集,(一)四川中路到山东北路路段;(二)山东北路到福建中路路段;(三)福建中路的六合路路段。

天地图:宁波路1948年
天地图:宁波路1979年
天地图:宁波路2016年
---------- 四川中路到山东北路路段 -----------
四川中路到山东北路路段银行和钱庄达49家之多!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广东银行是较大的银行,旧址得到保留。
四川中路到江西中路路段的宁波路,仅留存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其他一律拆除。这里有:
宁波路1号连长记体育用品商店
连宏生(1889~1942)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连长记体育用品商店创始人。13岁学木匠,满师后在宁波路自设木匠铺。一次用国产羊肠线替洋人修好一只网球拍,从此扬名,前来修理球拍的人渐多,遂改行专门承接网球架、网球拍修理业务。1910年在原址开设连长记球拍号,前店后场,产销球网、球拍,兼营修理。1912年更名为连长记体育用品号,经营各种体育用品,兼接修理业务,还独家经销英国史雷成厂的网球、网拍。上海解放前,连长记牌网球、网拍远销泰国、印度和南洋群岛。1935年于今淮海中路开设分店——全国体育用品号。1942年在今南京西路与人合伙开设三元运动器具公司。(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1956年,经过公私合营改造,“大陆”、“伟业”、“大公”、“全国”等7家体育用品及渔猎商店并入“连长记”,并迁至南京东路160号营业,成为上海最大的体育用品商店。“文化大革命”期间,连长记改名上海体育用品商店。淮海中路门店是729号,后迁651-659号思南路路口东侧。
连宏生故居在合庆镇华星七队67号。列入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宁波路1号长城画片公司营业部。
1924年旅美侨胞梅雪俦、刘兆明、李泽源、程沛霖、李文光等将他们在纽约创办的长城动画片制造公司迁来上海,改名为长城画片公司,在西门路设立办事处,在徐家汇建造摄影棚。次年,公司扩充,迁至徐家汇,改建大型玻璃摄影棚,宁波路设营业部。
长城画片公司初期的制片宗旨,申明决不“为名利而摄制诲淫诲盗的影片,贻害社会,玷辱国家”。并主张在每部影片中提出一个中心问题,以“移风易俗、针砭社会”。如反映妇女职业问题的《弃妇》、恋爱问题的《摘星之女》、婚姻问题的《爱神的玩偶》、非战问题的《春闺梦里人》等。这些问题剧影片,当时颇受进步舆论的好评,被认为“陈义高尚而不失艺术旨趣”,在上海电影界中自成一派,故有“长城派”之称。
长城画片公司还设有卡通片部,1927年,由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涤尘绘制出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同年,梅雪俦与万氏兄弟再度合作,制成动画片《血溅济南》,声讨日本兵制造的“济南惨案”;1927年起卷入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的浪潮,先后拍摄《一箭仇》、《妖光侠影》、《江南女侠》等近20部;1930年因营业不振而歇业。(来自《百度》)
四川中路465号老祥和银楼号,与连长记毗邻
祥和金号成立年代较晚。老上海曾有两家祥和:一家为天津路祥和金号;另一家为四川中路老祥和银楼。这两家实为一个大股东开设,只是一个称“金 号”,另一个称“银楼”。1937年在天元银号内黄金黑市交易中还没有“祥和”名号,但有一家叫“谦泰”的钱庄位列其中,它就是后来“祥和”金号的前身。 1940年8月“中国金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天元银号”黄金交易市场被取代,这时“祥和金号”开始出现,位居经纪人第4牌号。不过,祥和金号在1947年实行金银国有后倒闭。老祥和银楼则继续营业。到1949年老祥和银楼职工全部解散,“生财”即固定资产归还原主谦泰银行。

四川中路是宁波路的起点。两侧旧建筑全部拆除
《指南》:宁波路四川中路一带银行、钱庄密布
网络照片:祥和金号实物
长城画片公司拍摄《大闹摄影场》情形及《大闹画室》剧照(来自网络)
文物网:连长记实物
宁波路2号宝康银行
宁波路4号上海通和商业储蓄银行。1925年5月开业。总经理刘鸿源。1938年停业。
宁波路4号万泰银号、纳来达司洋行(1939年创建。主要业务是出口)。
宁波路6号鼎昌钱庄
◆宁波路9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最早的办公和营业场所,也是中央合作金库上海分库所在地。
民国34年12月7日,经国民政府批准,中央合作金库理事会成立。民国35年11月1日,中央合作金库在南京太平路正式开幕营业。民国36年1月6日在上海设立分库,2月25日总库信托部在上海成立。接着在全国重要城市先后设立了14个分库、21个支库和29个分理。(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金融志》)

网络照片:宁波路9号大门

网络版《解放日报》照片:宁波路9号
宁波路10弄/四川中路499弄慈顺里,旧式里弄。建于1911年前。砖木二层结构。有住宅22幢,建筑面积2296平方米。弄内1号裕中证券号;弄内2号和康钱庄;弄内7号建成棉业公司。
宁波路10号广肇公所,1872年成立。由广州、肇庆两郡同乡创办。公所内,曾经还是糖业公所(北市)所在地。10弄与10号的关系不详。
宁波路20-24号永大银行大楼,显然是永大银行所建。永大银行1935年6月开业。经理杨叔鼎。
赓兴有限公司在此。1931年戴杰弼创办。出口茶叶、肠、棉纱、棉布、丝绸、皮棉。进口生产器材、化工原料、矿砂、纤维。

文物网:永大银行实物
宁波路23号南京兴业银行沪行1944年10月设立。1945年10月停止。
汪伪政府成立后,财政部长周佛海经常需要一些无法公开的特殊经费,以满足军政当局应用。其亲信金雄白便自告奋勇,预备筹备一家特殊银行,必要时可作为周佛海的“外府”,于是南京兴业银行便应运而生。
南京兴业银行开业于1940年6月24日,起初以新建的《中报》报馆楼下作为行址,后设总行于南京中华路67号。在上海咸阳路(1944年迁宁波路,改为分行)、南京中央商场均设立办事处。资本总额100万元,先收50万元,1943年收足;同年10月资本增至中储券500万元,分为5万股,每股100元,实收250万元;至1944年获汪伪财政部第1235号营业执照,并增资至1000万元,分为1万股,每股1000元。董事长兼总经理金雄白,常务董事有王炎生(青帮“通”字辈大佬)等,董事陆逊予等。该行名义上为经营商业银行一切业务,但其实质乃属汪伪政权之秘密银行。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停业。
金雄白(1904-1985),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资深记者兼著名律师,1930年任南京《中央日报》采访主任。1939年追随周佛海参加汪伪政权,历任法制、财经方面多项要职,并任伪《中报》总编辑。1945年抗战胜利后以汉奸罪名被捕入狱,1948年获释,翌年移居香港,此后卜居香港与日本,1973年曾创办《港九日报》,1985年1月5日病逝日本。生平著有《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记者生涯五十年》、《黄浦江的浊浪》、《乱世文章》、《女特务川岛芳子》及《春江花月痕》等。
宁波路27号中华劝工银行仓库。行址南京东路328号。1921年11月开业。总经理刘聘三。1949年尚存。
宁波路27号帆布织造工业同业公会(1948年时未登记),前后负责人有唐世才、穆铭三。
宁波路33号二楼有中兴产物保险公司,建兴产物保险公司。
宁波路35号江苏省农民银行分行。总行创立于1927年,由江苏省政府财政厅长张寿镛提议创设。总行设在镇江。1928年在上海设立分行

江苏省农民银行钱币
宁波路47号210室纳来达司洋行。马亨1939年创办。
宁波路49号道亨银行1943年7月开业。1946年9月停止。广东中山人董仲伟创办道亨银号,后来成为道亨银行。

文物网:道亨银行成立时的开户纪念章
宁波路50号/江西中路368号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民国* 是这里唯一留存旧建筑。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又名:上海银行)创办于1915年6月。由庄得之、陈光甫、李馥荪、王晓赉等人创办。总行设在上海,最初资本额为10万元,实收8万余元,办事人员六七人,是一家规模很小的银行,时人称为“小小银行”。第一届董事会推定庄得之为总董事(后改称董事长),陈光甫为总经理。业务上打出“服务社会”的旗号,强调走入社会、接近工商、以服务取胜。故该行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逐渐为人们所称道,如不厌繁琐,从小处做起,便利顾客,为人所不屑为,时时想新方法,谋取顾客好感等,开银行界风气之先。并在经营方式上采取许多革新措施,如推行银两、银元并用,开办小额储蓄,以1元为起储点,倡导对物信用,提倡铁路押汇,开拓国外汇兑,创办旅行事业等。该行的内部管理制亦比较健全,办事讲求效率,注意服务质量,较早使用机器记帐,并重视人才培养,延揽了一批精明能干、具有现代银行业务知识的人作为骨干。由于总经理陈光甫经营精明,管理严密,业务发展迅速,盈利较多,资本积累亦较快。存款从民国4年底的57万元,到民国15年底已增至3244万元,放款从51万元增至1919万元,分别增加55.24和36.6倍,在全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的存放款金额中排列第五名,资本额亦由最初的10万元,增为民国10年的250万元,比创立时增加24倍,进入大银行行列。在国民政府时期,该行的规模和业务又有长足进展。到30年代初,上海总行已设有储蓄、信托、外汇、证券、农业、盐业、仓库等专项业务部,并在全国重要城镇设立100多个分支机构,职工2775人,存款总额近2亿元,均居私营银行首位。(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金融志》)
上海银行初址在宁波路9号(见上面的照片)。民国6年初期在天目路设立界路办事处,算是民国成立以来最早开设本埠分支机构的一家。
上海银行大楼又称上海大楼,楼内驻有瑞丰洋行、万利洋行(1925年开设);大华保险公司、中国第一信用保险公司、宝丰产物保险公司等办事机构。
楼内有广东四邑旅沪同乡会,负责人关素人等,1946年有会员451名;新会旅沪同乡会,负责人余颜庭、郑志圃、李俊卿、潘志铨,1948年有会员140名;东莞旅沪同乡会,负责人钱乃文、陈寥楚、黄爱华,1947年有会员200名。
上海大楼由通和洋行设计,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1929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6856平方米。现代派风格,外观为深褐色面砖,饰以装饰艺术派特征的白色水平线脚,顶部设有一座两层重檐歇山中国传统样式建筑。
旧址现为浦发银行营业所及民居。

宁波路50号/江西中路368号
宁波路50号大门
江西中路368号前立面

宁波路50号顶部

网络照片:宁波路50号/江西中路368号
文物网: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实物

波路江西中路东望:此路段仅余宁波路50号旧建筑


IP属地:上海1楼2018-05-06 13:44回复
    宁波路的江西中路到河南中路间,街面几乎都是金融机构。拆除的120弄及街面房,除了钱庄,还有厂坊办事处和一些店铺。

    宁波路江西中路西望:这里的旧建筑大部分得以留存
    宁波路57号亚西实业银行
    八年抗战时期,……川帮银行在沪开设机构的只亚西实业银行1家。该行民国30年1月创设于重庆,翌年2月即在上海成立分行。董事长陈光,总经理陈敦甫,沪行经理黄质琨。(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金融志》)
    宁波路59号泰和兴银行 ,1940年开办。
    宁波路59号和生大楼,五层混合结构,占地161平方米,建筑面积739平方米。1934年建造。

    宁波路57号、59号

    宁波路59号大门
    宁波路52号为广东银行旧址
    广东银行创设于民国元年,由旧金山广东银行约集美洲华侨和香港殷实商人共同投资。总行设于香港,为当地首创之华商银行。额定资本200万港元。民国10年改为120万英镑,民国15年复改为1100万港元,实收866万港元。上海分行成立于民国5年5月。经营注重汇兑业务。民国24年9月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总分行同时宣告停业清理。民国25年夏由国民政府官僚资本加入股份,进行改组,宋子文任董事长。香港总行与上海、广州、汉口等分行恢复营业,调整资本为776.2万港元,实收108.3万港元,仍以汇兑为主要业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总行一度停业,沪行曾被改为总行。抗战胜利后,总行于民国34年9月在港复业,沪行仍恢复为分行。解放后沪行因系官僚资本投资,由上海市军管会金融处接管清理。(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金融志》)
    银行大楼由李沛锦设计,建于1934年,钢筋混凝土结构。简洁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平面近似矩形,平屋顶。外墙以浅褐色水泥抹面,立面强调竖向线条。塔楼顶部有折线形窗及几何形装饰。
    1958年后,这里是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经销化学试剂、玻璃仪器。

    宁波路52号在2015年

    宁波路52号2015年时大门
    宁波路52号2018年时
    宁波路70号 福源钱庄旧址 民国*
    福源钱庄创设于1919年,资本20万两。民国14年增为30万两。民国22年废两改元,改为银元50万元。历年盈余高时达10万两以上,低时1万余两,民国25年低至3000余元。存款在民国21年以前,一般保持在二三百万两之间。放款中抵押放款比重最大,房地产押款是其主要项目。民国24~28年的5年间,这项押款都在“法币”200万元以上。同业往来方面,在阴历年终结算时,经常有余款拆放给本外埠同业及外商银行,但没有向外商银行拆入过款项,本国银行的存款也很少。投资有公债、房地产,民国25年起才有股票投资。(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金融志》)
    秦润卿(1877—1966年) 名祖泽,字润卿,晚年又号抹云老人,浙江慈溪人。15岁到豫源钱庄当练习生,深得店东程觐岳的赏识,满师不久就被破格提升为程经营的另一家福源钱庄副经理,1917年任经理。同年上海钱业公会成立,被推为副会长。1920年推为会长。1921年上海发生“信交风潮”,由于他主持的钱业公会事先对会员和从业人员劝导、告诫,因而钱庄业没有受到重大损失。钱业公会会址原来十分狭小,他设法筹募资金,于1922年在宁波路276号建造4层钢筋混凝土大楼一幢,底层大厅辟为钱业市场。
    民国12年程觐岳临终前召集程氏子弟及程氏投资的福源、福康、顺康(原址均在天津路)三钱庄的负责人,嘱咐后事,要程氏子弟应完全信任秦润卿,今后三庄的庄务也全部交秦润卿负责,秦当时除任福源钱庄经理外又兼任顺康、福康二庄的督理,三庄的大事都听从于他。
    他主持的福源钱庄,管理上十分严格,经营上灵活,使福源钱庄营业不断上升,利润不断增加。民国22年底存款居上海钱庄的首位。同年福源钱庄在宁波路70号建造营业大楼,改变了过去钱庄局限在弄堂里的状态,从此营业日见繁荣,信誉倍增。同时福康、顺康钱庄也有较大的发展,随着三庄业务的发达兴旺,秦润卿成为上海钱业界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一度还曾兼任中国垦业银行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他为表示坚决不与敌合作,除了任三家钱庄的督理外,辞去社会各种公职和兼职,另找秘密住处,深居简出,直到抗战胜利。民国36年10月,全国钱商业同业公会成立,被推为理事长。
    解放后,年事已高的秦润卿积极拥护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任公私合营银行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来自《上海地方志·黄浦区志》)
    现代派风格的建筑,在74弄有出入口。作为金融机构的建筑,只有仔细看了,才知道是多么牢固。地下室结实、安全、防潮。处处与众不同。
    1963年12月这里成为农垦物资公司,经营建筑材料、石油制品、煤炭木材等。

    宁波路70号,已经加高一层
    宁波路70号门口
    宁波路70号在74弄的边门


    IP属地:上海3楼2018-05-08 08:27
    回复
      2025-05-12 13:40:21
      广告
      宁波路74弄同和古里,旧式里弄。建于1876年。混合三层机构。有楼房5幢,建筑面积6339平方米。后来4号加高到五层,3-11号单号结构相同、加高到四层。现在均为民居。
      现2号是宁波路80-86号的后门;
      3号民丰造纸公司和华丰造纸公司。民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于1930年3月在上海召开,竺梅先任公司经理,金润庠(金润庠故居在新华路483号)任协理,孙定阳任厂长,褚凤章任顾问工程师。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博物院路29号,后迁至上海宁波路74弄3号。民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卷烟纸生产厂之一。
      1931年,竺梅先、金润庠获悉杭州武林造纸厂将要破产,而当时苏州大华造纸厂厂主叶荫三有意向购入。为此,竺梅先、金润庠与叶荫三商议,联合得标承购杭州武林造纸厂,竺梅先以29.5万银元认大股,其余还有叶荫三、杜月笙等人入股。定名为华丰(大华的华,民丰的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同年6月,华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创立大会,竺梅先兼任经理。华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与民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合并办公。总称民华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民丰、华丰两厂简称禾厂、杭厂,分设厂务部。两厂在经济上独立核算。
      4号是康福织布厂厂址和纱业商业同业公会(永宁善会)、茶行业同业公会所在地。
      纱业商业同业公会,前后负责人邵锦涛、张丽生、唐志良,1948年此时有会员620名。
      茶行业同业公会。负责人先后有汪彩堂等;郑鉴源等。会址变动较大。
      解放初期这里4号还是上海最大的棉纱交易所。纱业零售批发商共635家,纱厂代表(84人,10人未领)复制厂代表483人,居间经纪人440人,48人未领,实发市场证1392张。交易时间每日上午9:00~10:30。日成交数约1000件左右。
      7号瑞裕钱庄 和瑞大钱庄 。瑞大钱庄1903年前创设于上海,资本2万两,经理吴蓝田。
      11号有恒银行及有恒信托公司 。有恒投资信托银行1945年开业 ,1945年10月停业。由信托公司改称。
      15号三家公司。

      宁波路74弄

      宁波路74弄弄道

      宁波路74弄2号

      宁波路74弄3号边门

      宁波路74弄单号庭院

      宁波路74弄单号内门

      宁波路74弄单号前立面

      宁波路74弄4号
      宁波路67号永丰商业银行。上海永丰银行成立于1941年6月,1946年2月倒闭。

      宁波路67号

      文物网:永丰银行实物


      IP属地:上海4楼2018-05-08 19:20
      收起回复
        宁波路71号同德钱庄,1895年开办。
        宁波路73号上海信托公司旧址。
        上海信托公司于民国19年(1930年)创办,呈准财政、实业两部注册给照,经营银行、信托、保险、地产等业务,资本20万元。第一任董事为刘亦焯、陈维翰、程联、梁守一、杨文蔚、伍展空、董纯瑶、王阁臣、伍连德、杨洪麟等,监察人邬志坚、卓吾,总经理程联。于民国20年2月4日开业,以北四川路801号为公司所在地,嗣迁宁波路73号。民国23年2月扩充资本为国币100万元,一次收足,修正章程,改选杨介眉、郭秉文、徐寄庼、刘亦焯、陈维翰、张澹如、齐云青、王幹丞、夏筱芳、严叔和、程联为董事,邬志坚、陈光甫、张公权为监察人。并添设储蓄部,拨资本10万元为基金,呈准财政、实业两部为增资登记,颁给执照,并由董事会互选杨介眉为董事长,郭秉文、徐寄庼为常务董事,仍以程联为总经理。同年5月21日迁入四川路北京路口190号新址营业。民国25年8月1日,改由齐致任总经理。(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金融志》)
        宁波路77号大来商业储蓄银行,1930年,俞佐庭、金润庠等以国币50万元在上海发起组建大来商业储蓄银行,并设沪西分行、南京分行。金润庠任常务董事、检察人,徐桴任董事,竺梅先任经理。
        宁波路83弄渊远里是宁波路77号其后面出入口。实际上是一幢双厢房的弄堂建筑,住宅的正面在弄内。营业部是后门。华资小规模银行就是这样生存着。

        宁波路71-83号

        宁波路71号
        宁波路77号
        宁波路83弄
        宁波路83弄的宁波路77号南面
        宁波路80号生大信托公司。1936年成立。
        生大信托公司由林炳类、林毅伯、盛春霖等于民国25年2月发起,遵照公司法,一次收足资本国币100万元,呈准财政实业两部核准注册。同年7月16日开业。分信托、银行两部,其营业种类,信托部则办理信托款项的收存,公债、股票及各种有价证券的买卖,介绍或承募房地产的买卖,会计企业的调查或设计,股份的代办过户,非讼事件的代办,保险事业的代理,及其他信托业务。银行部则办理各项存放款,国内外汇兑,及贷运押汇,票据贴现,代理收解款项,及其他商业银行业务。抗战胜利后,增资为国币1500万元。董事长为林炳类,总经理为林毅伯,总公司设在上海宁波路80号,员工30人。(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金融志》)
        宁波路86号建华银行。1935年9月创立。林楚雄任经理。
        宁波路80-86号大楼出入口在宁波路74弄2号,现在有一些公司在此开设办事机构。大楼还是宁绍水火保险公司办事处。

        宁波路80-86号
        宁波路80 号
        宁波路 86号
        宁波路74弄2号楼内有几家公司办事处


        IP属地:上海5楼2018-05-09 06:31
        回复
          宁波路89号亚洲银行,1934年11月创办。总经理李声洪。
          宁波路99弄/天津路44弄阜成里,旧式里弄。建于1931年。砖木二层结构(后来加高到四层)。有4幢楼房,建筑面积2026平方米。是钱庄、厂坊办事处和商铺(在天津路详细讲述)。
          宁波路103号正明商业储蓄银行,1934年12月成立。经理朱勤甫。有一篇网络论文说“1933年12月,上海益丰钱庄改组为正明商业储蓄银行”。供参考。

          宁波路89号
          宁波路99弄是天津路44弄阜成里的出入口
          宁波路99弄与103号
          宁波路103号大门
          宁波路109号华威银行旧址 民国*
          华威银行1942年成立。1946年12月沪行开业 ,总行在重庆。(转自网络:另有一个中挪两国商人合办的华威银行,1923开业,1926年因业务不振停业 资料来源《上海通志馆期刊》。)
          这是一幢前三层、后四层的建筑现代派建筑。现为黄浦区中心医院中医门诊部。
          这里还是东方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济通讯社(1947年登记,负责人沈秋雁)所在地。
          1946年2月10日,东方筹备工作已经完成,由杜月笙出面成立上海东方经济研究所理事会,作为财团法人的最高机关。公推杜月笙为理事长,周作民为副理事长,市商会主席徐寄庼、通商银行经理骆清华、荣丰纱厂总经理徐采丞和经理韩志明、统一纱厂总经理吴瑞元、中汇银行经理徐茂棠和王伯元、邓葆光等为理事,邓葆光任所长,陶希圣为名誉所长。以杜月笙为代表的财团和以周作民为代表的财团各出资六百万元作为东方经费。”(来自网络文章《武康路的故事》)
          注:《上海地方志》几处都记为宁波路109号是江海银行。
          ◆宁波路121号光华商业储蓄银行,1934年5月成立。总经理丁厚卿。已经拆除。
          宁波路129弄选青里,旧式里弄。建于1921年。砖木二层结构。仅一幢住宅,建筑面积531平方米。可惜没有影像资料看看这幢531平方米豪宅。已经拆除。
          ◆宁波路137号兴和钱庄。已经拆除。

          宁波路109号

          宁波路109号大门
          物网: 东方经济研究所出版物
          宁波路河南中路东南:宁波路121号、129弄、137号已经拆除
          文物网:光华银行实物


          IP属地:上海6楼2018-05-09 21:11
          回复
            宁波路94号到144号(河南中路口)北面已经拆除,其中有:
            ◆宁波路94号浦海商业银行,1925年开办。总行在闵行。抗战时期一度停业。
            ◆宁波路102号益大昶钱庄
            ◆宁波路108号重庆永庆钱庄分庄,1945年2月开设。
            ◆宁波路112号大康银行
            大康银行(1948年4月更名为大康商业银行),张芹伯于1936年创办。经理陈宫辅。1936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已经波及上海,是已经造成了经济大恐慌的年头,而新办银行,自是不同凡响的举措。
            张芹伯乃是上海豪门之一张静江、张石铭、张叔驯家族成员。办有三家银行,第一家是延安东路134号东南信托公司(1949年1月改称东南商业信托银行),第二家是上面讲的江海银行。大康银行是第三家。
            文物网有《三行经济周报》实物。估计是张家三家银行所办的内部刊物,由银行联合经济研究室编辑。
            宁波路120弄兴仁里,1872建造,是英租界建造最早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之一。砖木二层结构。有住宅24幢。南北向的主弄和四条东西向的支弄组成,三面出口,通道系用长石料铺砌。弄长107.5米,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57平方米。砖木结构老式石库门房屋24幢,里弄内30个单元,是三开间二厢及五开间二厢,四合院型的二层楼房联排格局,沿街店铺27个单元,为单开间住宅。
            兴仁里以钱庄多而闻名,弄内有大小钱庄20家,仅宁波方家经营的就有安康、安裕、赓裕3家,其中安康钱庄从同治九年就创建于该弄26号内。平时,兴仁里这条弄堂从早到晚人流不息,只有逢年过节和礼拜天,才稍有几分宁静和清闲。有人说“它是在不显眼处显力,于川流之中聚金”。
            1949年上海解放后,钱庄及商号相继歇业,该里逐渐成为居民住宅区。街面房屋底层辟为商店。1980年原有房屋拆除,建成新楼。
            弄内有◆1号承余钱庄;◆11号生大和记钱庄,1920年开办;◆13号衡通钱庄,1912年8月开办;◆15号春元钱庄;◆17号永臻钱庄;◆19号安裕钱庄;◆10号长源钱庄沪办;21号华通烟厂办事处(制造厂在武夷路705弄42号/491弄314号。烟牌有日月、五金、高山、红黑等);以及其他商号。

            旧宁波路94-112号已经湮灭
            宁波路120弄拆旧建新的弄堂口
            网络照片:宁波路120弄
            文物网:《三行经济周报》
            ◆宁波路130号大公商业储蓄银行,1940年成立。1948年9月停业。
            宁波路130号神州日报馆。《神州日报》1907年4月2日创刊,这是于右任办的第一家报纸,创刊时的社址设在上海四马路老巡捕房对过辰字五八二号,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大型日报,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该报不用光绪年号,而用干支和公元。1907年5月8日黎明,创刊才37天的《神州日报》突然遭到了一场火灾。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是从它的近邻福州路584号的祥兴琴行烧起的,首先受到波及的是《时报》馆,有正书局和《新民丛报》支店,然后延烧到《神州日报》,火势迅猛,相邻的十几个铺面楼房俱告焚如。遇火的当天,《神州日报》被迫停刊,但只中断了一天,就又恢复出版。复刊后,该报在望平街黄字160号借了一间房子作为临时事务所,分散进行编辑,委托商务印书馆代为排印,每天暂出一张,“就现在销数送阅,不取分文”。由于事先保有火险,从承保的合众保险公司领到了1万元赔款,恢复的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5月12日改为日出两大张;23日起恢复为日出三大张;6月1日起,又迁入了福州路辰字451号新址。1907年6月20日起,改由汪彭年等人主持,与同盟会、光复会联系逐渐减少,宣传内容趋于芜杂;但因参加编撰的多为革命党人,仍保持一定的革命色彩,因而在辛亥革命前被认为是革命派的言论机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曾被袁世凯收买,后屡次易主。抗日战争时期又曾被日伪控制。1946年12月15日出版8745号后终刊。
            ◆宁波路136号江西省银行分行。1921年开业,总行地址:南昌 。
            ◆宁波路144号上海至中商业储蓄银行,1933年1月开办。经理史久缘。

            宁波路河南中路东北:宁波路130-144号遗址
            网络图片:《神州日报》
            文物网:江西省银行钱币

            宁波路河南中路东望


            IP属地:上海7楼2018-05-10 10:54
            回复
              宁波路的河南中路到山西南路间路段则是金融行业与多种行业交融,但是金融行业为主。路段之间的山东北路,原来的宁波路,现在开通到天津路。

              67宁波路河南中路西望:南面是川康银行,北面是美丰银行
              河南中路505-515号锦兴大楼,川康平民商业银行。
              锦兴大楼。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1932年建造,
              此楼最初为英商业广地产公司的孙春生房产。他曾先后与几十家行庄通信贷往来,最多时可以透支一、二百万银两,营建并拥有锦兴大楼、太阳公寓等优美建筑和百余幢里弄住宅出租或出售。后来,孙春生自办锦兴公司。1934年后因投机失败,公司倒闭。1937年曾经川康平民商业银行使用,1956年5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
              川康平民商业银行1937年9月由川康殖业银行、重庆平民银行和四川商业银行合并而来。总管理处设在重庆。董事长刘航琛。川康殖业银行在上海分行成立于1934年,重庆平民银行上海分行成立于1928年,四川商业银行上海办事处成立于1932年。总行合并后,这3个机构亦遂合并改组为川康平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分行负责人何继纲。

              锦兴大楼外貌

              文物网:川康平民商业银行实物
              河南中路521-529号/宁波路180号四川美丰银行
              美丰大楼1924年建成完工。邬达克设计。现代建筑风格,顶层为白色水泥墙面,一二三层为耐火砖;墙间有水泥线脚,女儿墙有线脚装饰,转角处理成弧形,一层层高较高,黑色钢窗,窗扇有井字装饰,内部小天井极有特点,空间宜人,大楼基础为条形砖基础;承重砖墙为黏土砖;混凝土楼板;石棉瓦坡屋面;白铁屋脊;外墙采用清水墙饰面;内部楼梯均为混凝土楼梯、铁栏杆、木扶手。
              美丰银行(American Oriental Banking Corporation)成立于1918年,是在沪的美国商人发起组织的。主要业务是存款、放款、汇兑和证券买卖,并发行兑换券。在天津、福州、重庆、厦门等地均设有分行。
              董事长雷文(F.J.Raven)初到上海时,在美国基督教协会担任会计,后来辞职,从事地产事业。起家后又集股开设了“普益信托公司”,不久又打起开办银行的念头,便向美国康州申请注册。雷文取得注册后,在上海开设美丰银行。后又用募股办法,组织了一家“美东银公司”,专门代客买卖股票等。另一方面普益地产公司与雷文也有关系。普益地产公司的地产均向美丰银行作抵押。30年代世界经济恐慌袭来,美东银公司与普益信托公司经营外汇投机失败;再加上海地产暴跌亏损过巨,周转不灵,债权人纷纷上门讨债。在无法挽回的情况下,民国24年雷文还向美丰和美东盗取了56万元作“酬金”。美丰银行的存款大部份均贷给他自己系统的三个公司,存款倒掉有800万元之巨。美丰停业后,债权人向美国按察署提出控告,结果雷文锒铛入狱,一年后被押解回美国。

              美丰大楼外貌
              美丰银行钱币


              IP属地:上海9楼2018-05-10 20:57
              回复
                宁波路177号钱江会馆。光绪二十年由杭州绸商人创建。后迁宁波路430弄6号。旧宁波路177号到201号已经拆除。
                天津路138弄/宁波路207弄阜安里,旧式里弄。建于1907年。砖木二层结构。有住宅3幢,建筑面积1444平方米。弄内门牌号均为天津路138弄。
                弄内三幢住宅,与宁波路219号功能基本相同,4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大都是绸缎庄。百年老建筑,要仔细看,是与普通民居不同的。而宁波路248弄则是弄堂住宅布局。

                宁波路177-201号旧址
                宁波路207弄
                宁波路207弄弄道
                宁波路219号

                宁波路219号院内

                《百业指南》:宁波路207、284弄绸缎庄密布。居民却说,以前还是钱庄多。
                宁波路225号信大油栈。大楼有块碑,上书“公元一九一一年一月建造 公元二零零零年一月改建”。居民说,房主确实是原来的,改建了。

                宁波路225号2015年时

                宁波路225号2018年时:西面的山东北路原来是天津路170弄。

                宁波路山东北路东望
                -------------------------- 第一集完 ----------------------------


                IP属地:上海11楼2018-05-11 19:55
                收起回复
                  2025-05-12 13:34:21
                  广告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5-25 2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