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路东起四川中路,西迄六合路。长1226米,1848年筑今福建中路至浙江中路段,名中旺街。19世纪50年代筑今四川中路至石潭弄段,名教会大道,又称宽克路(Kirks Avenue);筑今浙江中路以西路段,名爱尔白纳路(AlbanyRoad)。1865年筑通全路,以浙江宁波改今名,俗称后马路。
北京东路、江西中路、四川中路、宁波路、滇池路、天津路一带是老上海的金融街,银行、钱庄、信托公司、银号密布,但都是华资银行。华资银行,1937年已有各类银行83家。这83家银行,按资本性质分:国营6家,省(市)营9家,官商合营6家,民营62家;按机构类型分:总行或总管理处57家,分行、支行、办事处、汇兑处、分庄等26家。
到解放前夕上海的华资达到133家。其中官僚资本的国家银行6家(不包括中央信托局),省、市银行5家,其他官僚资本银行4家,官商合办银行5家,私营银行113家。银行的资料。(各版本来源说法不同。有冲突时,取《上海地方志》)
那时,相当多的银行自己可以发行货币。是世界金融业的奇葩。这些银行的钱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见证,极具收藏价值。
宁波路的老钱庄及银行(包括相关部门。不含信托公司)是主要集中在东段,全路达62家,其中钱庄29家。中西段以绸缎庄为主。宁波路还是公会、公馆众多的地方。宁波路,居然还有27家短命报刊!
宁波路保留了比较多的旧建筑。已经列入上海市风貌保护街坊或初步名单(序号HP-023~27、HP-08~11-Ⅱ、HP-41~44-Ⅱ)。
本文分三集,(一)四川中路到山东北路路段;(二)山东北路到福建中路路段;(三)福建中路的六合路路段。

天地图:宁波路1948年
天地图:宁波路1979年
天地图:宁波路2016年
---------- 四川中路到山东北路路段 -----------
四川中路到山东北路路段银行和钱庄达49家之多!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广东银行是较大的银行,旧址得到保留。
四川中路到江西中路路段的宁波路,仅留存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其他一律拆除。这里有:
宁波路1号连长记体育用品商店
连宏生(1889~1942)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连长记体育用品商店创始人。13岁学木匠,满师后在宁波路自设木匠铺。一次用国产羊肠线替洋人修好一只网球拍,从此扬名,前来修理球拍的人渐多,遂改行专门承接网球架、网球拍修理业务。1910年在原址开设连长记球拍号,前店后场,产销球网、球拍,兼营修理。1912年更名为连长记体育用品号,经营各种体育用品,兼接修理业务,还独家经销英国史雷成厂的网球、网拍。上海解放前,连长记牌网球、网拍远销泰国、印度和南洋群岛。1935年于今淮海中路开设分店——全国体育用品号。1942年在今南京西路与人合伙开设三元运动器具公司。(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1956年,经过公私合营改造,“大陆”、“伟业”、“大公”、“全国”等7家体育用品及渔猎商店并入“连长记”,并迁至南京东路160号营业,成为上海最大的体育用品商店。“文化大革命”期间,连长记改名上海体育用品商店。淮海中路门店是729号,后迁651-659号思南路路口东侧。
连宏生故居在合庆镇华星七队67号。列入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宁波路1号长城画片公司营业部。
1924年旅美侨胞梅雪俦、刘兆明、李泽源、程沛霖、李文光等将他们在纽约创办的长城动画片制造公司迁来上海,改名为长城画片公司,在西门路设立办事处,在徐家汇建造摄影棚。次年,公司扩充,迁至徐家汇,改建大型玻璃摄影棚,宁波路设营业部。
长城画片公司初期的制片宗旨,申明决不“为名利而摄制诲淫诲盗的影片,贻害社会,玷辱国家”。并主张在每部影片中提出一个中心问题,以“移风易俗、针砭社会”。如反映妇女职业问题的《弃妇》、恋爱问题的《摘星之女》、婚姻问题的《爱神的玩偶》、非战问题的《春闺梦里人》等。这些问题剧影片,当时颇受进步舆论的好评,被认为“陈义高尚而不失艺术旨趣”,在上海电影界中自成一派,故有“长城派”之称。
长城画片公司还设有卡通片部,1927年,由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涤尘绘制出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同年,梅雪俦与万氏兄弟再度合作,制成动画片《血溅济南》,声讨日本兵制造的“济南惨案”;1927年起卷入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的浪潮,先后拍摄《一箭仇》、《妖光侠影》、《江南女侠》等近20部;1930年因营业不振而歇业。(来自《百度》)
四川中路465号老祥和银楼号,与连长记毗邻
祥和金号成立年代较晚。老上海曾有两家祥和:一家为天津路祥和金号;另一家为四川中路老祥和银楼。这两家实为一个大股东开设,只是一个称“金 号”,另一个称“银楼”。1937年在天元银号内黄金黑市交易中还没有“祥和”名号,但有一家叫“谦泰”的钱庄位列其中,它就是后来“祥和”金号的前身。 1940年8月“中国金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天元银号”黄金交易市场被取代,这时“祥和金号”开始出现,位居经纪人第4牌号。不过,祥和金号在1947年实行金银国有后倒闭。老祥和银楼则继续营业。到1949年老祥和银楼职工全部解散,“生财”即固定资产归还原主谦泰银行。

四川中路是宁波路的起点。两侧旧建筑全部拆除
《指南》:宁波路四川中路一带银行、钱庄密布
网络照片:祥和金号实物
长城画片公司拍摄《大闹摄影场》情形及《大闹画室》剧照(来自网络)
文物网:连长记实物
宁波路2号宝康银行
宁波路4号上海通和商业储蓄银行。1925年5月开业。总经理刘鸿源。1938年停业。
宁波路4号万泰银号、纳来达司洋行(1939年创建。主要业务是出口)。
宁波路6号鼎昌钱庄
◆宁波路9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最早的办公和营业场所,也是中央合作金库上海分库所在地。
民国34年12月7日,经国民政府批准,中央合作金库理事会成立。民国35年11月1日,中央合作金库在南京太平路正式开幕营业。民国36年1月6日在上海设立分库,2月25日总库信托部在上海成立。接着在全国重要城市先后设立了14个分库、21个支库和29个分理。(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金融志》)

网络照片:宁波路9号大门

网络版《解放日报》照片:宁波路9号
宁波路10弄/四川中路499弄慈顺里,旧式里弄。建于1911年前。砖木二层结构。有住宅22幢,建筑面积2296平方米。弄内1号裕中证券号;弄内2号和康钱庄;弄内7号建成棉业公司。
宁波路10号广肇公所,1872年成立。由广州、肇庆两郡同乡创办。公所内,曾经还是糖业公所(北市)所在地。10弄与10号的关系不详。
宁波路20-24号永大银行大楼,显然是永大银行所建。永大银行1935年6月开业。经理杨叔鼎。
赓兴有限公司在此。1931年戴杰弼创办。出口茶叶、肠、棉纱、棉布、丝绸、皮棉。进口生产器材、化工原料、矿砂、纤维。

文物网:永大银行实物
宁波路23号南京兴业银行沪行1944年10月设立。1945年10月停止。
汪伪政府成立后,财政部长周佛海经常需要一些无法公开的特殊经费,以满足军政当局应用。其亲信金雄白便自告奋勇,预备筹备一家特殊银行,必要时可作为周佛海的“外府”,于是南京兴业银行便应运而生。
南京兴业银行开业于1940年6月24日,起初以新建的《中报》报馆楼下作为行址,后设总行于南京中华路67号。在上海咸阳路(1944年迁宁波路,改为分行)、南京中央商场均设立办事处。资本总额100万元,先收50万元,1943年收足;同年10月资本增至中储券500万元,分为5万股,每股100元,实收250万元;至1944年获汪伪财政部第1235号营业执照,并增资至1000万元,分为1万股,每股1000元。董事长兼总经理金雄白,常务董事有王炎生(青帮“通”字辈大佬)等,董事陆逊予等。该行名义上为经营商业银行一切业务,但其实质乃属汪伪政权之秘密银行。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停业。
金雄白(1904-1985),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资深记者兼著名律师,1930年任南京《中央日报》采访主任。1939年追随周佛海参加汪伪政权,历任法制、财经方面多项要职,并任伪《中报》总编辑。1945年抗战胜利后以汉奸罪名被捕入狱,1948年获释,翌年移居香港,此后卜居香港与日本,1973年曾创办《港九日报》,1985年1月5日病逝日本。生平著有《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记者生涯五十年》、《黄浦江的浊浪》、《乱世文章》、《女特务川岛芳子》及《春江花月痕》等。
宁波路27号中华劝工银行仓库。行址南京东路328号。1921年11月开业。总经理刘聘三。1949年尚存。
宁波路27号帆布织造工业同业公会(1948年时未登记),前后负责人有唐世才、穆铭三。
宁波路33号二楼有中兴产物保险公司,建兴产物保险公司。
宁波路35号江苏省农民银行分行。总行创立于1927年,由江苏省政府财政厅长张寿镛提议创设。总行设在镇江。1928年在上海设立分行

江苏省农民银行钱币
宁波路47号210室纳来达司洋行。马亨1939年创办。
宁波路49号道亨银行1943年7月开业。1946年9月停止。广东中山人董仲伟创办道亨银号,后来成为道亨银行。

文物网:道亨银行成立时的开户纪念章
宁波路50号/江西中路368号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民国* 是这里唯一留存旧建筑。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又名:上海银行)创办于1915年6月。由庄得之、陈光甫、李馥荪、王晓赉等人创办。总行设在上海,最初资本额为10万元,实收8万余元,办事人员六七人,是一家规模很小的银行,时人称为“小小银行”。第一届董事会推定庄得之为总董事(后改称董事长),陈光甫为总经理。业务上打出“服务社会”的旗号,强调走入社会、接近工商、以服务取胜。故该行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逐渐为人们所称道,如不厌繁琐,从小处做起,便利顾客,为人所不屑为,时时想新方法,谋取顾客好感等,开银行界风气之先。并在经营方式上采取许多革新措施,如推行银两、银元并用,开办小额储蓄,以1元为起储点,倡导对物信用,提倡铁路押汇,开拓国外汇兑,创办旅行事业等。该行的内部管理制亦比较健全,办事讲求效率,注意服务质量,较早使用机器记帐,并重视人才培养,延揽了一批精明能干、具有现代银行业务知识的人作为骨干。由于总经理陈光甫经营精明,管理严密,业务发展迅速,盈利较多,资本积累亦较快。存款从民国4年底的57万元,到民国15年底已增至3244万元,放款从51万元增至1919万元,分别增加55.24和36.6倍,在全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的存放款金额中排列第五名,资本额亦由最初的10万元,增为民国10年的250万元,比创立时增加24倍,进入大银行行列。在国民政府时期,该行的规模和业务又有长足进展。到30年代初,上海总行已设有储蓄、信托、外汇、证券、农业、盐业、仓库等专项业务部,并在全国重要城镇设立100多个分支机构,职工2775人,存款总额近2亿元,均居私营银行首位。(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金融志》)
上海银行初址在宁波路9号(见上面的照片)。民国6年初期在天目路设立界路办事处,算是民国成立以来最早开设本埠分支机构的一家。
上海银行大楼又称上海大楼,楼内驻有瑞丰洋行、万利洋行(1925年开设);大华保险公司、中国第一信用保险公司、宝丰产物保险公司等办事机构。
楼内有广东四邑旅沪同乡会,负责人关素人等,1946年有会员451名;新会旅沪同乡会,负责人余颜庭、郑志圃、李俊卿、潘志铨,1948年有会员140名;东莞旅沪同乡会,负责人钱乃文、陈寥楚、黄爱华,1947年有会员200名。
上海大楼由通和洋行设计,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1929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6856平方米。现代派风格,外观为深褐色面砖,饰以装饰艺术派特征的白色水平线脚,顶部设有一座两层重檐歇山中国传统样式建筑。
旧址现为浦发银行营业所及民居。

宁波路50号/江西中路368号
宁波路50号大门
江西中路368号前立面

宁波路50号顶部

网络照片:宁波路50号/江西中路368号
文物网: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实物

波路江西中路东望:此路段仅余宁波路50号旧建筑
北京东路、江西中路、四川中路、宁波路、滇池路、天津路一带是老上海的金融街,银行、钱庄、信托公司、银号密布,但都是华资银行。华资银行,1937年已有各类银行83家。这83家银行,按资本性质分:国营6家,省(市)营9家,官商合营6家,民营62家;按机构类型分:总行或总管理处57家,分行、支行、办事处、汇兑处、分庄等26家。
到解放前夕上海的华资达到133家。其中官僚资本的国家银行6家(不包括中央信托局),省、市银行5家,其他官僚资本银行4家,官商合办银行5家,私营银行113家。银行的资料。(各版本来源说法不同。有冲突时,取《上海地方志》)
那时,相当多的银行自己可以发行货币。是世界金融业的奇葩。这些银行的钱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见证,极具收藏价值。
宁波路的老钱庄及银行(包括相关部门。不含信托公司)是主要集中在东段,全路达62家,其中钱庄29家。中西段以绸缎庄为主。宁波路还是公会、公馆众多的地方。宁波路,居然还有27家短命报刊!
宁波路保留了比较多的旧建筑。已经列入上海市风貌保护街坊或初步名单(序号HP-023~27、HP-08~11-Ⅱ、HP-41~44-Ⅱ)。
本文分三集,(一)四川中路到山东北路路段;(二)山东北路到福建中路路段;(三)福建中路的六合路路段。

天地图:宁波路1948年

天地图:宁波路1979年

天地图:宁波路2016年
---------- 四川中路到山东北路路段 -----------
四川中路到山东北路路段银行和钱庄达49家之多!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广东银行是较大的银行,旧址得到保留。
四川中路到江西中路路段的宁波路,仅留存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其他一律拆除。这里有:
宁波路1号连长记体育用品商店
连宏生(1889~1942)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连长记体育用品商店创始人。13岁学木匠,满师后在宁波路自设木匠铺。一次用国产羊肠线替洋人修好一只网球拍,从此扬名,前来修理球拍的人渐多,遂改行专门承接网球架、网球拍修理业务。1910年在原址开设连长记球拍号,前店后场,产销球网、球拍,兼营修理。1912年更名为连长记体育用品号,经营各种体育用品,兼接修理业务,还独家经销英国史雷成厂的网球、网拍。上海解放前,连长记牌网球、网拍远销泰国、印度和南洋群岛。1935年于今淮海中路开设分店——全国体育用品号。1942年在今南京西路与人合伙开设三元运动器具公司。(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1956年,经过公私合营改造,“大陆”、“伟业”、“大公”、“全国”等7家体育用品及渔猎商店并入“连长记”,并迁至南京东路160号营业,成为上海最大的体育用品商店。“文化大革命”期间,连长记改名上海体育用品商店。淮海中路门店是729号,后迁651-659号思南路路口东侧。
连宏生故居在合庆镇华星七队67号。列入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宁波路1号长城画片公司营业部。
1924年旅美侨胞梅雪俦、刘兆明、李泽源、程沛霖、李文光等将他们在纽约创办的长城动画片制造公司迁来上海,改名为长城画片公司,在西门路设立办事处,在徐家汇建造摄影棚。次年,公司扩充,迁至徐家汇,改建大型玻璃摄影棚,宁波路设营业部。
长城画片公司初期的制片宗旨,申明决不“为名利而摄制诲淫诲盗的影片,贻害社会,玷辱国家”。并主张在每部影片中提出一个中心问题,以“移风易俗、针砭社会”。如反映妇女职业问题的《弃妇》、恋爱问题的《摘星之女》、婚姻问题的《爱神的玩偶》、非战问题的《春闺梦里人》等。这些问题剧影片,当时颇受进步舆论的好评,被认为“陈义高尚而不失艺术旨趣”,在上海电影界中自成一派,故有“长城派”之称。
长城画片公司还设有卡通片部,1927年,由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涤尘绘制出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同年,梅雪俦与万氏兄弟再度合作,制成动画片《血溅济南》,声讨日本兵制造的“济南惨案”;1927年起卷入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的浪潮,先后拍摄《一箭仇》、《妖光侠影》、《江南女侠》等近20部;1930年因营业不振而歇业。(来自《百度》)
四川中路465号老祥和银楼号,与连长记毗邻
祥和金号成立年代较晚。老上海曾有两家祥和:一家为天津路祥和金号;另一家为四川中路老祥和银楼。这两家实为一个大股东开设,只是一个称“金 号”,另一个称“银楼”。1937年在天元银号内黄金黑市交易中还没有“祥和”名号,但有一家叫“谦泰”的钱庄位列其中,它就是后来“祥和”金号的前身。 1940年8月“中国金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天元银号”黄金交易市场被取代,这时“祥和金号”开始出现,位居经纪人第4牌号。不过,祥和金号在1947年实行金银国有后倒闭。老祥和银楼则继续营业。到1949年老祥和银楼职工全部解散,“生财”即固定资产归还原主谦泰银行。

四川中路是宁波路的起点。两侧旧建筑全部拆除

《指南》:宁波路四川中路一带银行、钱庄密布

网络照片:祥和金号实物

长城画片公司拍摄《大闹摄影场》情形及《大闹画室》剧照(来自网络)

文物网:连长记实物
宁波路2号宝康银行
宁波路4号上海通和商业储蓄银行。1925年5月开业。总经理刘鸿源。1938年停业。
宁波路4号万泰银号、纳来达司洋行(1939年创建。主要业务是出口)。
宁波路6号鼎昌钱庄
◆宁波路9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最早的办公和营业场所,也是中央合作金库上海分库所在地。
民国34年12月7日,经国民政府批准,中央合作金库理事会成立。民国35年11月1日,中央合作金库在南京太平路正式开幕营业。民国36年1月6日在上海设立分库,2月25日总库信托部在上海成立。接着在全国重要城市先后设立了14个分库、21个支库和29个分理。(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金融志》)

网络照片:宁波路9号大门

网络版《解放日报》照片:宁波路9号
宁波路10弄/四川中路499弄慈顺里,旧式里弄。建于1911年前。砖木二层结构。有住宅22幢,建筑面积2296平方米。弄内1号裕中证券号;弄内2号和康钱庄;弄内7号建成棉业公司。
宁波路10号广肇公所,1872年成立。由广州、肇庆两郡同乡创办。公所内,曾经还是糖业公所(北市)所在地。10弄与10号的关系不详。
宁波路20-24号永大银行大楼,显然是永大银行所建。永大银行1935年6月开业。经理杨叔鼎。
赓兴有限公司在此。1931年戴杰弼创办。出口茶叶、肠、棉纱、棉布、丝绸、皮棉。进口生产器材、化工原料、矿砂、纤维。

文物网:永大银行实物
宁波路23号南京兴业银行沪行1944年10月设立。1945年10月停止。
汪伪政府成立后,财政部长周佛海经常需要一些无法公开的特殊经费,以满足军政当局应用。其亲信金雄白便自告奋勇,预备筹备一家特殊银行,必要时可作为周佛海的“外府”,于是南京兴业银行便应运而生。
南京兴业银行开业于1940年6月24日,起初以新建的《中报》报馆楼下作为行址,后设总行于南京中华路67号。在上海咸阳路(1944年迁宁波路,改为分行)、南京中央商场均设立办事处。资本总额100万元,先收50万元,1943年收足;同年10月资本增至中储券500万元,分为5万股,每股100元,实收250万元;至1944年获汪伪财政部第1235号营业执照,并增资至1000万元,分为1万股,每股1000元。董事长兼总经理金雄白,常务董事有王炎生(青帮“通”字辈大佬)等,董事陆逊予等。该行名义上为经营商业银行一切业务,但其实质乃属汪伪政权之秘密银行。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停业。
金雄白(1904-1985),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资深记者兼著名律师,1930年任南京《中央日报》采访主任。1939年追随周佛海参加汪伪政权,历任法制、财经方面多项要职,并任伪《中报》总编辑。1945年抗战胜利后以汉奸罪名被捕入狱,1948年获释,翌年移居香港,此后卜居香港与日本,1973年曾创办《港九日报》,1985年1月5日病逝日本。生平著有《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记者生涯五十年》、《黄浦江的浊浪》、《乱世文章》、《女特务川岛芳子》及《春江花月痕》等。
宁波路27号中华劝工银行仓库。行址南京东路328号。1921年11月开业。总经理刘聘三。1949年尚存。
宁波路27号帆布织造工业同业公会(1948年时未登记),前后负责人有唐世才、穆铭三。
宁波路33号二楼有中兴产物保险公司,建兴产物保险公司。
宁波路35号江苏省农民银行分行。总行创立于1927年,由江苏省政府财政厅长张寿镛提议创设。总行设在镇江。1928年在上海设立分行

江苏省农民银行钱币
宁波路47号210室纳来达司洋行。马亨1939年创办。
宁波路49号道亨银行1943年7月开业。1946年9月停止。广东中山人董仲伟创办道亨银号,后来成为道亨银行。

文物网:道亨银行成立时的开户纪念章
宁波路50号/江西中路368号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民国* 是这里唯一留存旧建筑。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又名:上海银行)创办于1915年6月。由庄得之、陈光甫、李馥荪、王晓赉等人创办。总行设在上海,最初资本额为10万元,实收8万余元,办事人员六七人,是一家规模很小的银行,时人称为“小小银行”。第一届董事会推定庄得之为总董事(后改称董事长),陈光甫为总经理。业务上打出“服务社会”的旗号,强调走入社会、接近工商、以服务取胜。故该行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逐渐为人们所称道,如不厌繁琐,从小处做起,便利顾客,为人所不屑为,时时想新方法,谋取顾客好感等,开银行界风气之先。并在经营方式上采取许多革新措施,如推行银两、银元并用,开办小额储蓄,以1元为起储点,倡导对物信用,提倡铁路押汇,开拓国外汇兑,创办旅行事业等。该行的内部管理制亦比较健全,办事讲求效率,注意服务质量,较早使用机器记帐,并重视人才培养,延揽了一批精明能干、具有现代银行业务知识的人作为骨干。由于总经理陈光甫经营精明,管理严密,业务发展迅速,盈利较多,资本积累亦较快。存款从民国4年底的57万元,到民国15年底已增至3244万元,放款从51万元增至1919万元,分别增加55.24和36.6倍,在全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的存放款金额中排列第五名,资本额亦由最初的10万元,增为民国10年的250万元,比创立时增加24倍,进入大银行行列。在国民政府时期,该行的规模和业务又有长足进展。到30年代初,上海总行已设有储蓄、信托、外汇、证券、农业、盐业、仓库等专项业务部,并在全国重要城镇设立100多个分支机构,职工2775人,存款总额近2亿元,均居私营银行首位。(来自《上海地方志·上海金融志》)
上海银行初址在宁波路9号(见上面的照片)。民国6年初期在天目路设立界路办事处,算是民国成立以来最早开设本埠分支机构的一家。
上海银行大楼又称上海大楼,楼内驻有瑞丰洋行、万利洋行(1925年开设);大华保险公司、中国第一信用保险公司、宝丰产物保险公司等办事机构。
楼内有广东四邑旅沪同乡会,负责人关素人等,1946年有会员451名;新会旅沪同乡会,负责人余颜庭、郑志圃、李俊卿、潘志铨,1948年有会员140名;东莞旅沪同乡会,负责人钱乃文、陈寥楚、黄爱华,1947年有会员200名。
上海大楼由通和洋行设计,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1929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6856平方米。现代派风格,外观为深褐色面砖,饰以装饰艺术派特征的白色水平线脚,顶部设有一座两层重檐歇山中国传统样式建筑。
旧址现为浦发银行营业所及民居。

宁波路50号/江西中路368号

宁波路50号大门

江西中路368号前立面

宁波路50号顶部

网络照片:宁波路50号/江西中路368号

文物网: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实物

波路江西中路东望:此路段仅余宁波路50号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