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吧 关注:3,097贴子:24,797
  • 12回复贴,共1

傅抱石画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湘君江涉


1楼2005-10-27 23:48回复
    松下观瀑图
    纸本设色,1947年
    90×46cm
    上海朵云轩藏 
    《松下观瀑图》作于"丁亥"(1947)年,属傅抱石中年时期的作品。
    高士观瀑,是傅抱石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的《听泉图》、《不辨泉声抑雨声》等作品,显示出他描绘瀑布的杰出才能。而《松下观瀑图》则应属于其探索时期的作品,"抱石皴"未完全成熟。
    "抱石皴"为傅抱石在传统山水画皴法基础上,融汇、活用了各种传统皴法,归集于"破笔散峰"的运用而独创的一种皴法。有研究者指出,"抱石皴"是"用草书笔法作皴"。另外,古人只有中锋 和侧锋两种笔法,变化是有限的,侧锋作皴易凝滞,傅抱石创造性地把笔锋散开,实际上等于无数中锋。傅抱石破笔散锋在皮纸上写、涂、抹、推、拉、压、簇、转、扫,毫无禁忌,大胆落笔,再加上画面局部的小心收拾,使得其作品大处气势奔入,小处又精细耐年。
    渲染,也是傅抱石山水技法中一大特色。他吸收了日本画的渲染技法,并坚持认为:"他们的方法与材料,则还多是中国的古法子,尤其是渲染,更全是宋人的方法。"他的方法是用色层层渲染,多者积至八九层。浓重渲染法的大胆运用,把线、皴与点统一成面与体。此图中山体与树丛的渲染即为层层积染,而瀑布两旁石壁的渲染法则明显地流露出外来影响。
    图中山道上两位观瀑士人形象奇古,超凡脱俗,为此画点睛之笔。若无此二人,此画构图不免涣散;有此二人,则全幅皆活。
    尽管已有明显个人面目,但比起后期精品《待细把江山图画》来,此图仍保留着探索的痕迹。但正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傅抱石从师古中脱化的努力。作为一名富有史学见识的画家,傅抱石此作是学问、见识、才华与悟性的结合。尽管这种结合在一时之间还稍觉勉强,但已足以让人看出其清醒的超越意识和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6楼2005-10-28 10:58
    回复
      2025-08-26 17:24: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虎溪三笑图
      纸本水墨设色
      167×41
      江苏南京博物院藏 
      东晋时名僧慧远在庐山组织莲社,名士宗炳与诗人陶渊明均曾参与。慧远平日送客不过虎溪,然而在与宗、陶二人告别时,交谈甚契,不觉送过虎溪,守山虎大声吼叫,三人不觉相视而笑。这就是"虎溪三笑"的典故。《世说新语》、《莲社高贤传》均有关于他们的记载。在绘画史上,这一题材也颇受欢迎,傅抱石就多次画过。
      《虎溪三笑图》落款:"傅抱石蜀中作。"可知这是他20世纪40年代初在重庆金刚坡所作。此图树石用笔奔入,人物刻画精致,正是傅抱石"大胆落笔,小心收拾"创作观的具体体现。


      http://www.artchinanet.com/artlife/fubaoshi/zuopin/images/hxsxt_2.jpg


      7楼2005-10-28 10:59
      回复
        夕阳欲下故迟迟
        成扇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钤印:抱石、癸卯
        题识:夕阳欲下故迟迟。乙藜先生久未承教,驰想无量。今日得此,邮呈法正并乞惠乞。一九六三年八月三日抱石南京
        背面:沈尹默行书。 
        此扇作于1963年,是画家由南京寄赠老友乙藜(钱昌照)的。"夕阳欲下故迟迟"是钱昌照先生的诗句。
        傅抱石与钱昌照40年代结识,诗书互答,交谊深厚,这把扇即是他们友谊的见证。当年,钱昌照先生将自己的新作诗文寄予傅抱石,不久,便收到傅抱石依诗创作的小扇。
        画面虽不盈尺,但山水、人物兼具,体现了傅抱石画作气势磅礴、小中见大的特点。典型"抱石皴",意韵淳厚。此作品是傅抱石晚年佳作之一。



        http://www.artchinanet.com/artlife/fubaoshi/zuopin/images/xyyxgcc_2.jpg


        8楼2005-10-28 10:59
        回复
          东山携妓图
          镜心 设色纸本
          甲申(1944年)作
          钤印:抱石之印、轨迹大化
          题识:甲申端午延二日于重庆西郊新喻傅抱石。

          http://www.artchinanet.com/artlife/fubaoshi/zuopin/images/dsxjt_2.jpg


          9楼2005-10-28 11:01
          回复
            访石图
            1941年

            http://www.artchinanet.com/artlife/fubaoshi/zuopin/images/fst_2.JPG


            10楼2005-10-28 11:01
            回复
              丽人行1944年61.7×219cm

              以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乐府诗《丽人行》为题创作的这幅作品,是傅抱石先生的名作。作品表现了权倾一时的杨贵妃家族三月三外出郊游的盛况。"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无疑,傅抱石在作品中所指是显面易见的。
              全画分为五组,每组人物多有不同,并以不同的树木相隔,表现了作者的匠心。在一幅有37人之多的人物画中,傅抱石用不见首尾的安排,表现了一个合于主题的更为宏大的场景。而在技法的运用上,以树木的浓阴衬托人物,在这种高妙的黑白对比中,"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人物突出,而主题更加鲜明。


              11楼2005-10-28 11:02
              回复
                九老图
                1952年
                169×57cm

                http://www.artchinanet.com/artlife/fubaoshi/zuopin/images/jlt_2.JPG


                12楼2005-10-28 11:03
                回复
                  2025-08-26 17:18: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屈子行吟图qzxyt
                  1953年
                  61.6×88.3cm

                   
                  http://www.artchinanet.com/artlife/fubaoshi/zuopin/images/qzxyt_2.JPG


                  13楼2005-10-28 11:04
                  回复
                    九歌图云中君
                    1954年
                    36.2×47.5cm
                    中国美术馆藏

                    http://www.artchinanet.com/artlife/fubaoshi/zuopin/images/jgtyzj_2.JPG


                    14楼2005-10-28 11:05
                    回复
                      风雨归牧童fygmt
                      1955年
                      90×57cm


                      http://www.artchinanet.com/artlife/fubaoshi/zuopin/images/fygmt_2.JPG


                      15楼2005-10-28 11:07
                      回复
                        平沙落雁
                        1955年
                        41.3×61.7cm

                         http://www.artchinanet.com/artlife/fubaoshi/zuopin/images/psly_2.JPG


                        16楼2005-10-28 11:08
                        回复
                          西陵峡
                          1960年
                          69×101cm
                           
                          http://www.artchinanet.com/artlife/fubaoshi/zuopin/images/xlx_2.JPG


                          17楼2005-10-28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