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四季生态
早春,棕熊从洞中出来 ,由于天气尚寒冷 ,它们多白天活动 , 夜间休息 。但饿急后 ,有时夜晚也到牧场偷食家畜 。平时由于牧场猎犬看的严紧 , 棕熊不易抢夺到家畜 ,故春季的棕熊每天要游荡很远的距离去寻找食物充饥。到了 5、6 月份 ,天气转暖 ,青草出现 ,鼠兔和其它小动物活动频繁后 ,棕熊可取的食物较多, 很少到牧场骚扰 。午间有休息的习惯 。7、8 月份进入夏天 ,各种食物更加丰富 ,这时虻、蚊、蠓等吸血昆虫开始大量出现 , 棕熊就夜间或晨昏活动,白天躲到通风阴凉处休息 ,昼夜活动范围也较小 。9、10 月份进入秋季, 林区各种浆果和果实成熟, 高山草甸和草原地区鼠免等食草小动物也较肥 ,棕熊昼夜采食,以贮膘增脂, 准备冬眠。11 月 , 藏北或高山地区已开始降雪, 寒风凛冽 ,棕熊尽快寻找向阳险峻的山崖或避静的山坡筑洞冬眠;在藏东南有林地区棕熊冬眠略晚,且有垂直向下迁移 ,迁至暗针叶林带选择大树根际 ,枯树洞内或向阳背风的山坡上挖洞,筑巢冬眠 。一个洞穴内通常仅有 1只熊独居,但尚未独立生活的幼熊则与母熊同住一个洞穴内 。冬眠时间为 11 月至翌年 3月,约 5 个月时间。棕熊入眠和出洞的时间,因地而异, 即使在同一地区, 亦因它们的体质状况 、性别 、年龄、冬寒和春暖来临的早晚以降雪和融雪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通常带仔母熊冬眠最长, 强壮公熊冬眠期最短。冬眠时呈半睡眠状态 , 如遇惊扰 ,随时都可惊醒 。被惊醒的棕熊,常不再冬眠 ,到处游荡找食。在 1983 年西藏察隅自然保护区内一只未冬眠的棕熊在林内积雪后找不到食物 , 仅一个冬天伤害了 6头大牲畜 。在林区个别不冬眠的棕熊对家畜的危害较大。1991 年 12 月 17 日 , 一只棕熊闯入藏北**县绒马附近一户牧民的帐篷里,吃了一些肉并咬死一只牧犬,被牧民猎杀,经检查尸体 , 这是一只老年公熊,非常瘦,身体和内脏都没有脂肪储存,故无法继续冬眠。
3.4 食性
由于高原特殊的动物地理生境 , 造就了西藏棕熊以食肉为主, 但也食其它植物,是杂食性动物 , 其食物组成多样 。动物中鱼、蛙 、鸟卵、鼠兔、旱獭以及有蹄兽类和幼崽均是它们捕食的对象, 有机会也抢食狼和猞猁的猎物如藏羚 、藏原羚、岩羊等 。每年冬春季节受雪灾影响 , 藏北一部分有蹄类大型动物要饿死冻死 , 它们的腐尸对棕熊也有很大的引诱力 。也食植物中的青草(主要是双子叶植物)、嫩芽、野果 、各种浆果以及鼠兔贮藏的人参果 、蕨麻委陵菜植物的根茎。受季节的影响和当地生物资源的差异 , 棕熊的食物成分有很大的变化 。早春,棕熊离开洞穴, 首先寻找一些助泻的食物,以排除堵在肛门处的粪栓。1990 年夏季对西藏日土县东北部阿鲁盆地的 15堆棕熊粪便进行了化验 , 其结果是鼠兔的成分占 54.3 %。1993 年 5 月在昌都灌丛草甸地带的 14 堆棕熊粪便内鼠兔的成分占 57%。1995 年 10 月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乃东县丁那沟考察时发现 12 堆棕熊粪便中蔷薇果的成分占 62%。在高原草原和灌丛草甸地区棕熊主要挖食鼠兔和喜马拉雅旱獭, 一只成年棕熊每天要吃掉11—16 只 鼠类 动物 , 估计 一 年要 吃掉2400—3500 只草原鼠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