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述本文之前,首先要明确几个基本概念和上榜排序标准:
第一:本文所谓的中国邮票的发行主体是自清政府至现在100多年正统政权正式发行的邮票(即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包含地方割据政权发行的邮票(如伪满洲政府、汪伪政府及港澳台和解放区等)。
第二:本文所指的邮票概念,包含邮票套票、小型张、小本票及大、小版张等,暂时不包含邮资封、片等。
第三:本文的上榜排序,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具象内容进行综合确定的,可能会与目前许多票品的市场价格关系不大(当然,市场价格也是决定上榜排序的一个因素),其标准如下:
1、 该票品的文化内涵及影响,占比40%:指该品种邮票所代表和承载的时代文化气息浓度以及在邮政史上同题材的发行序次(同题材第一次发行总是更具有收藏价值),主要使用的年限;集邮者及一般民众对其的认知程度等。
2、 发行量及稀有程度,占比20%:不解释。
3、 印刷的板式和工艺水准,占比15%:指邮票的制作纸张、印刷着色、板式等硬件条件。
4、 设计的精美程度和集邮者的认同度,占比15%:指邮票的设计内容和艺术表现水准。
5、 目前的市场价格及在同题材系中的影响等,占比10%:不解释。
通过上述标准进行综合测定后,产生出我个人认为的最值得收藏的100套中国邮票。我会在介绍每套票品时,详细阐述上榜和排序缘由,当然,具体的排序会有一些个人主观色彩,仅为一家之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顾忌到邮票的大众收藏品属性,上榜的票品不包含那些特殊、珍稀的未发行品种和错票品种,因为这些已经不属于大众收藏品的范畴,绝大多数集邮者是无法收藏的,探讨这些票品毫无意义。
第一:本文所谓的中国邮票的发行主体是自清政府至现在100多年正统政权正式发行的邮票(即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包含地方割据政权发行的邮票(如伪满洲政府、汪伪政府及港澳台和解放区等)。
第二:本文所指的邮票概念,包含邮票套票、小型张、小本票及大、小版张等,暂时不包含邮资封、片等。
第三:本文的上榜排序,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具象内容进行综合确定的,可能会与目前许多票品的市场价格关系不大(当然,市场价格也是决定上榜排序的一个因素),其标准如下:
1、 该票品的文化内涵及影响,占比40%:指该品种邮票所代表和承载的时代文化气息浓度以及在邮政史上同题材的发行序次(同题材第一次发行总是更具有收藏价值),主要使用的年限;集邮者及一般民众对其的认知程度等。
2、 发行量及稀有程度,占比20%:不解释。
3、 印刷的板式和工艺水准,占比15%:指邮票的制作纸张、印刷着色、板式等硬件条件。
4、 设计的精美程度和集邮者的认同度,占比15%:指邮票的设计内容和艺术表现水准。
5、 目前的市场价格及在同题材系中的影响等,占比10%:不解释。
通过上述标准进行综合测定后,产生出我个人认为的最值得收藏的100套中国邮票。我会在介绍每套票品时,详细阐述上榜和排序缘由,当然,具体的排序会有一些个人主观色彩,仅为一家之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顾忌到邮票的大众收藏品属性,上榜的票品不包含那些特殊、珍稀的未发行品种和错票品种,因为这些已经不属于大众收藏品的范畴,绝大多数集邮者是无法收藏的,探讨这些票品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