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一、建筑规模及建筑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6510平米,总建筑面积15000平米(其中学生公寓13128平米)。
建设内容为:新建地上6层,地下2层学生公寓楼2栋(坡地建筑)及室外配套工程,其中2-8层学生公寓的建筑面积为13128平米,1层学生自行车(电动车)库面积为1872平米。能满足1264名学生的住宿需求。
二、设计原则
1、运用现代化设计手法,强调校园特色与风格,单体设计与校园总体建筑以及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建筑形态要彼此呼应,形成和谐的整体环境。
2、本项目建设釆用筒子楼形式,以便于同样建筑面积下取得较大的居住面积,同时,也便于建设和管理,并便于在今后条件许可时,对居室居住人数和对象进行调整。
3、学生公寓楼配电、通讯、网络、供水、供热等要规划设计到位,要最大限度的引入环保、节能、计量的应用,强化节水、节电、 节能的意识。
4、卫生间、盥洗室仍为公用,不进居室。
5、本项目每间宿舍设计有阳台,以便于学生晾晒衣物。
6、在平顶层(三层)设计无障碍宿舍和无障碍卫生间。
7、根据建筑特点,本项目一层设计为学生自行车(电动车)库,方便学生存放自行车或电动车。
三、设计方案
1、拟建的2栋学生公寓楼位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西北角,该项目区域地势为坡地,南高北低,坡度在760.78-752.56m之间。本项目占地面积6510平米。每栋楼建筑东西长50.6m,南北宽18.5m。
拟建的2栋学生公寓呈东西向一字排列。两栋楼间距13米。北侧为空地,南侧为水塔公园及水塔,东侧为学生公寓8号楼,西侧为空地。本工程利用坡地地形,高差为8.22m。设计为地上6层,地下2层,其中地上3层为平顶层。建筑南侧3层(平顶层)至8层总高度为21.3米,北侧(1-8层)总高度28.95m。
本项目南侧、东侧与学院路同泉路相连,平顶层(3层)与南侧地面平台相连,便于消防车登高操作。项目北侧与学院西北道路相连,并有消防车回旋通道,道路与校区其他消防通道形成网络,满足消防车通道要求。
2、结构选型
(1)地基处理
根据本学院2004年的《阳泉大学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勘察报告》,针对学院存在大范围的铝矾土采空区,对学校扩建威胁较大,必须进行防治,防治的主要措施有:①避让;②压力注浆充填法;③片石浆砌法;④对采空内必建的建筑物应采用水泥桩基础,桩基深度应穿透 采空区,座在稳定基岩之上。
因此,本项目拟建建筑物采用桩基,工程桩施工前均应进行试桩,具体施工参数应由试桩确定。地基处理结束后进行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2)基础选型
本工程基础釆用柱下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筏型基础。
(2)结构形式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等级为二级。
一、建筑规模及建筑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6510平米,总建筑面积15000平米(其中学生公寓13128平米)。
建设内容为:新建地上6层,地下2层学生公寓楼2栋(坡地建筑)及室外配套工程,其中2-8层学生公寓的建筑面积为13128平米,1层学生自行车(电动车)库面积为1872平米。能满足1264名学生的住宿需求。
二、设计原则
1、运用现代化设计手法,强调校园特色与风格,单体设计与校园总体建筑以及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建筑形态要彼此呼应,形成和谐的整体环境。
2、本项目建设釆用筒子楼形式,以便于同样建筑面积下取得较大的居住面积,同时,也便于建设和管理,并便于在今后条件许可时,对居室居住人数和对象进行调整。
3、学生公寓楼配电、通讯、网络、供水、供热等要规划设计到位,要最大限度的引入环保、节能、计量的应用,强化节水、节电、 节能的意识。
4、卫生间、盥洗室仍为公用,不进居室。
5、本项目每间宿舍设计有阳台,以便于学生晾晒衣物。
6、在平顶层(三层)设计无障碍宿舍和无障碍卫生间。
7、根据建筑特点,本项目一层设计为学生自行车(电动车)库,方便学生存放自行车或电动车。
三、设计方案
1、拟建的2栋学生公寓楼位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西北角,该项目区域地势为坡地,南高北低,坡度在760.78-752.56m之间。本项目占地面积6510平米。每栋楼建筑东西长50.6m,南北宽18.5m。
拟建的2栋学生公寓呈东西向一字排列。两栋楼间距13米。北侧为空地,南侧为水塔公园及水塔,东侧为学生公寓8号楼,西侧为空地。本工程利用坡地地形,高差为8.22m。设计为地上6层,地下2层,其中地上3层为平顶层。建筑南侧3层(平顶层)至8层总高度为21.3米,北侧(1-8层)总高度28.95m。
本项目南侧、东侧与学院路同泉路相连,平顶层(3层)与南侧地面平台相连,便于消防车登高操作。项目北侧与学院西北道路相连,并有消防车回旋通道,道路与校区其他消防通道形成网络,满足消防车通道要求。
2、结构选型
(1)地基处理
根据本学院2004年的《阳泉大学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勘察报告》,针对学院存在大范围的铝矾土采空区,对学校扩建威胁较大,必须进行防治,防治的主要措施有:①避让;②压力注浆充填法;③片石浆砌法;④对采空内必建的建筑物应采用水泥桩基础,桩基深度应穿透 采空区,座在稳定基岩之上。
因此,本项目拟建建筑物采用桩基,工程桩施工前均应进行试桩,具体施工参数应由试桩确定。地基处理结束后进行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2)基础选型
本工程基础釆用柱下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筏型基础。
(2)结构形式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等级为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