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吧 关注:4,517贴子:288,329

【清明节】广东人的清明习俗--“村村乡乡例不同”(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9-04-06 15:47回复
    转自:
    http://dailynews.dayoo.com/guangzhou/200903/25/53872_5545962.htm
    2009-03-25 14:20 来源: 广州日报


    3楼2009-04-06 15:48
    回复
      现代清明节不仅是先人祭奠日还是家人团聚日 专家称内涵变化是自然演进结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临近清明,许多广东人家纷纷出门购物,准备各式祭品。祭祖扫墓,历来是广东人所重视的传统。
       在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现代文明渗透的今天,广东人的清明习俗是否发生了变化?俗话说,“各处乡村各处例”,在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清明节。
       本报记者在广州、梅州、佛山等地区采访专家和不同年龄的市民,根据他们的解读和回忆向读者奉上广东缤纷的清明传统习俗,以及这些传统习俗的历史变迁。
       文/记者 周祚(署名除外)


      4楼2009-04-06 15:51
      回复
        【广州习俗】
         清明当天要“行清”
         传统的广州人向来重视清明扫墓,有在正清当日“行清”的习俗。荔湾区50多岁的李建伟一家就为清明的祭祖做着全家总动员。据他介绍,清明节是他们这个40多口人的大家族每年的欢聚日子。“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审核)“行清”则是一族人一起约定那一天齐齐去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7楼2009-04-06 15:55
        回复
          金猪祭祖是寓意红皮赤壮、鸿图大展


          9楼2009-04-06 15:59
          回复
            太公分猪肉永不落空
             越秀区的公务员何志倩是60后生人,每年清明节她都要带上儿女们去市火葬场拜祭爷爷奶奶。她说,她们一般都选择清明前的周末去拜祭,这样可以错开高峰期。“家里对清明哪天拜祭没有特别的选择,只要大家有空就行了。”
             何姨说,她们两家7口人,一般会围在祭台前分食那些水果糕点的祭品,凡参与“行清”的大人小孩都会吃上一节青青脆脆的清明甘蔗,寓意欢欢喜喜甜甜蜜蜜,通常买一只烧猪,会在拜祭后,分成各家一大块,猪头猪肉都会搭配均匀,不论贫富,一家一份,永不落空。分猪肉有一个名堂,那就叫做祖宗是不管本族人贫富大小,都会平均分配给大家,并没偏心。


            10楼2009-04-06 16:00
            回复
              太公分猪肉


              11楼2009-04-06 16:00
              回复
                民间有吃荞菜的习惯
                 杨婆婆说,她明天打算去市场买荞菜准备好,因为听说荞菜已经涨价了,她说,这是广州人的老风俗了。广州人祭祀完了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会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来吃,还有不嫌麻烦的人家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杨婆婆还说,在清明前一天,她会去买一串新鲜的柳枝,插在门上,这样子就可趋吉避灾。


                12楼2009-04-06 16:01
                回复
                  荞菜


                  13楼2009-04-06 16:02
                  回复

                    清明祭祖时,家人要分甘蔗吃,而且不能没吃完就扔掉。 骆昌威 摄


                    15楼2009-04-06 16:03
                    回复

                      有些地方传统习俗不准女子上山祭祖,现在这一陋习早已改变。 骆昌威 摄


                      16楼2009-04-06 16:03
                      回复
                        ================================================
                        【南粤清明祭祀风俗大扫描】


                        17楼2009-04-06 16:04
                        回复
                          “恩平烧”,是恩平烧饼的简称。它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制作历史。


                          19楼2009-04-06 16:19
                          回复
                             梅州习俗
                              客家人清明节不扫墓
                              客家人的扫墓时间过去不在清明,而是在农历二月或九月。据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介绍,客家人在千年迁徙过程中,背上祖先的骸骨,一起辗转漂泊,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再将骸骨擦洗干净,装入“金罂坛”,选风水宝地,择吉日良辰,然后下葬,以祈祖先能福荫子孙后代。
                              朱迪光说,客家人祭祀祖先,每年春节的大年三十必定要拜祭天地和列祖列宗,感谢一年来的赐福保佑。祭祀祖先还有春秋两祭,但不是清明祭祀。原因:一是清明节处于三荒四月时候,贫穷的客家人连祭祖的三牲(鸡、猪肉、鱼)也难于办齐,更不要说其他祭品的操办;二是清明正值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家家户户忙于插秧,一旦季节错过,收成就有问题。因此,客家人的祭祖,又叫挂祖,或叫做酾地,都在农闲的农历一月和九月,九月秋收后又有牲礼可祭祖。


                            20楼2009-04-06 16:21
                            回复
                              南海习俗
                               新坟头三年“行正清”
                               因为先人通常都是葬在山上,所以南海北部地区的人多形象地称扫墓祭祖为“拜山”。“烧味是拜山必不可少的东西,烧猪、烧鹅、烧肉,越多越好,另外米饭、米酒、苹果、山饼、甘蔗等食品也不能少,很多人都会在山上祭祖完毕后吃起了上述食品。”南海官窑方志办的陈炳松老师告诉记者。
                               陈老师说,南海多数地区其实并不流行在清明节当天祭祖。“除非是新山坟,按规定新山坟头三年都要在清明当日拜祭,俗称‘行正清’,三年之后就不要求清明当日祭祀了,但一定是在清明开始后一个月内。”
                               佛山人一般是定在周末祭祖,所以清明后一个月内的所有周末都是佛山的扫墓高峰期。


                              21楼2009-04-06 16: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