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糠的概念
米糠在许多养殖户口语中,只是一个概称,甚至是指包括所有稻谷加工副产物(除碎米外),如果严格进行区分,则应该分为如下几种:
稻谷制米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有稻壳、米糠、碎米等。
一般大型碾米设备工艺加工稻谷时,每100斤稻谷加工成大米时,约得精米70斤、稻壳20斤、米糠(油糠)6斤、碎米4斤。即大型碾米机得到三种副产物:油糠、碎米、稻壳等。油糠经机榨和浸提脱脂后叫米糠粕,如果仅仅是用榨油机榨一下,就叫糠饼。
一般农村用的打米机(直出米机)生产工艺,则100斤稻谷,约得到68~70斤大米、打米糠(也叫直出糠)25~27斤、碎米4~6斤,即直出米机只得到两种副产物:打米糠和碎米;也有的农村打米厂,把碎米直接掺到打米糠中,只得到大米68~70斤,和打米糠30~32斤,即只有一种副产物:打米糠。
其中的米糠为全脂米糠,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腹泻因子之一)、脂肪酶(造成贮存过程中的酸败变质,并造成容易受氧化,加速变质)、含量达12%以上的植酸钙(菲丁:影响钙磷和微量元素的消化吸收)等抗营养因子、以及含量达12%以上的脂肪(影响肉质和造成腹泻的因子之一),所以,饲养上受得较大限制,如果进行加热加工,和榨油浸提脱脂,则得到脱脂米糠,也叫米糠粕,仅仅是机榨的则叫糠饼,则可以消除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酶和脂肪的影响,从而显著提高米糠在养殖业当中的价值。
稻谷加工副产品数量很大,也可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如提取菲丁、以米糠为原料可生产出许多种工业产品和医药产品,如谷维素、牙周宁、植酸钙、肌醇、脂肪酸、油酸、棕榈酸、甾醇、糠蜡、三十烷醇、泥芯油和防腐油等,但这里不进行这方面的叙述,只关注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
米糠是农民手中常见的饲料资源之一,很多养殖户希望能够光喂米糠就能养猪,愿望是好的,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全部用米糠喂猪有很多不妥之处,必须进行营养搭配和加工处理才行,如进行发酵降解处理,提高营养价值和去除抗营养因子,改善消化吸收率等,具体见下面的论述。
下图为加工工艺,和米糠的处理工艺图:具体介绍见后述:
1、稻壳
又叫砻糠,也有的叫大糠、粗糠。它含有多种有用成分,可作燃料或饲料,还可提取多种工业原料;每100斤稻谷加工中,可得约20斤稻壳。
稻壳的营养成分(%)为:水份12%左右、粗纤维35~45%(不同成熟的水稻产生的稻壳粗纤维含量有所差异)、木质素21~26%、粗蛋白质2.5~3%、多聚戊糖16~22%、灰份13~22%、钙0.44%、磷0.09%、消化能和代谢能均为负值。
所以,稻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粗纤维、木质素、多聚戊糖等,占据了80%以上,它们对于单胃动物来说,是消化不了的成分,加上尽管它含有3%的粗蛋白质,但大多为非蛋白氮,且被细胞壁和木质素所包围,几乎不能被动物消化,同时,稻壳含有20%左右的灰份,其中大多为硅酸盐,是影响动物消化吸收的抗营养因子,不利于动物的消化系统,所以,稻壳对于养殖业来说利用价值极低,如果不经处理,是不建议用于养殖业中的,用多了反而影响到与之配合的其他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稻壳粉(又叫砻糠,大糠)用得太多产生的副作用有:如有些用户使用稻壳粉30%以上,再加上如玉米粉、麦麸、豆粕、预混料等来喂猪,结果不太理想,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加入了统糠,影响消化的机理有:
① 因为统糠中的粗纤维会大量吸水和吸附动物分泌的消化液,造成动物消化液的不足,并影响到了其他原料如玉米粉、豆粕和麦麸等的消化利用;
米糠在许多养殖户口语中,只是一个概称,甚至是指包括所有稻谷加工副产物(除碎米外),如果严格进行区分,则应该分为如下几种:
稻谷制米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有稻壳、米糠、碎米等。
一般大型碾米设备工艺加工稻谷时,每100斤稻谷加工成大米时,约得精米70斤、稻壳20斤、米糠(油糠)6斤、碎米4斤。即大型碾米机得到三种副产物:油糠、碎米、稻壳等。油糠经机榨和浸提脱脂后叫米糠粕,如果仅仅是用榨油机榨一下,就叫糠饼。
一般农村用的打米机(直出米机)生产工艺,则100斤稻谷,约得到68~70斤大米、打米糠(也叫直出糠)25~27斤、碎米4~6斤,即直出米机只得到两种副产物:打米糠和碎米;也有的农村打米厂,把碎米直接掺到打米糠中,只得到大米68~70斤,和打米糠30~32斤,即只有一种副产物:打米糠。
其中的米糠为全脂米糠,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腹泻因子之一)、脂肪酶(造成贮存过程中的酸败变质,并造成容易受氧化,加速变质)、含量达12%以上的植酸钙(菲丁:影响钙磷和微量元素的消化吸收)等抗营养因子、以及含量达12%以上的脂肪(影响肉质和造成腹泻的因子之一),所以,饲养上受得较大限制,如果进行加热加工,和榨油浸提脱脂,则得到脱脂米糠,也叫米糠粕,仅仅是机榨的则叫糠饼,则可以消除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酶和脂肪的影响,从而显著提高米糠在养殖业当中的价值。
稻谷加工副产品数量很大,也可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如提取菲丁、以米糠为原料可生产出许多种工业产品和医药产品,如谷维素、牙周宁、植酸钙、肌醇、脂肪酸、油酸、棕榈酸、甾醇、糠蜡、三十烷醇、泥芯油和防腐油等,但这里不进行这方面的叙述,只关注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
米糠是农民手中常见的饲料资源之一,很多养殖户希望能够光喂米糠就能养猪,愿望是好的,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全部用米糠喂猪有很多不妥之处,必须进行营养搭配和加工处理才行,如进行发酵降解处理,提高营养价值和去除抗营养因子,改善消化吸收率等,具体见下面的论述。
下图为加工工艺,和米糠的处理工艺图:具体介绍见后述:
1、稻壳
又叫砻糠,也有的叫大糠、粗糠。它含有多种有用成分,可作燃料或饲料,还可提取多种工业原料;每100斤稻谷加工中,可得约20斤稻壳。
稻壳的营养成分(%)为:水份12%左右、粗纤维35~45%(不同成熟的水稻产生的稻壳粗纤维含量有所差异)、木质素21~26%、粗蛋白质2.5~3%、多聚戊糖16~22%、灰份13~22%、钙0.44%、磷0.09%、消化能和代谢能均为负值。
所以,稻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粗纤维、木质素、多聚戊糖等,占据了80%以上,它们对于单胃动物来说,是消化不了的成分,加上尽管它含有3%的粗蛋白质,但大多为非蛋白氮,且被细胞壁和木质素所包围,几乎不能被动物消化,同时,稻壳含有20%左右的灰份,其中大多为硅酸盐,是影响动物消化吸收的抗营养因子,不利于动物的消化系统,所以,稻壳对于养殖业来说利用价值极低,如果不经处理,是不建议用于养殖业中的,用多了反而影响到与之配合的其他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稻壳粉(又叫砻糠,大糠)用得太多产生的副作用有:如有些用户使用稻壳粉30%以上,再加上如玉米粉、麦麸、豆粕、预混料等来喂猪,结果不太理想,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加入了统糠,影响消化的机理有:
① 因为统糠中的粗纤维会大量吸水和吸附动物分泌的消化液,造成动物消化液的不足,并影响到了其他原料如玉米粉、豆粕和麦麸等的消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