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简介
一、郭姓来源
1、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相传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处虞、郑之间,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东、西虢开国君主都是周文王之弟。周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诸侯不满,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周平王灭虢,于是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以郭为氏,虢叔为郭姓的受姓始祖。
2、以居处为氏。 “郭”字原意为外城,即因居住在城外,而以居处为氏。郑樵通志氏族志谓齐公族(源于姜太公)有居于都城外门,有东郭氏、西郭氏、南郭氏、北郭氏。(炎帝)。
3、夏、商时代郭支、郭崇的后裔。可见郭氏早在四千多年前即已存在。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戌纳,本姓成,后冒姓郭氏。又如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再如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太原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淮,魏雍州刺史,车骑将军,封阳曲侯,生奕。配,城阳太守,其婿有裴秀、贾充。镇,尚书郎、昌平侯。镇七代孙祚,后魏左仆射、东光文贞公。曾孙士谦、士伦。士谦玄孙由为驸马。士伦,唐仓部员外、深州刺史。曾孙珍,桂州都督。
华阴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隋大将军蒲城郡公郭荣,太原人,后居华州,生福善,唐兵部侍郎。荣弟宏道,同州刺史,生敬君、广敬。敬君生依仁。广敬左威卫大将军,礼部尚书。广敬生昶,庆州刺史。郭子仪说:荣,父叔进之后。进曾孙通,美原尉,生敬之,天宝中渭、吉、寿三州刺史。生子秀、子仪、子英等11子。
冯翊郡:三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开基始祖为东汉冯翊太守郭孟儒。魏雍州刺史淮孙正,封汾阳子,因官冯翊,居焉。裔孙彦,周兵部尚书。孙福始,唐绥州刺史。
汾阳县: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开基始祖为郭子仪。
京兆郡:即为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开基祖为西魏右仆射郭崇,郭淮八代孙。崇生衍,隋左卫大将军,洪州刺史,封武强公。衍生斌、嗣本、俭。斌为隋武强公,生依宗。宗生袭庆、袭业。业生味丘,申州刺史。丘生液,驸马都尉。液生由峋。袭庆台州刺史,生味先、味贤。味先生景华。味贤生雄、儒华。雄吏部郎中,儒华校书郎。嗣本司农卿,生绍宗、齐宗。绍宗徐州刺史,齐宗司农郎中、怀州刺史。曾孙求商州刺史。俭生敬宗、肃宗。敬宗濮州刺史,曾孙南金,硖州刺史肃宗孙涣,荣州刺史。生佐殷、曙,殷剑州刺史,曙殿中御史。肃宗少子袭承左拾遗。
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
广平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
敦煌郡: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省敦煌市西)。
中山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开基祖为唐中书侍郎、平章事、颖川男郭正一,生忠,通事舍人。
馆陶郡:此支开基祖为唐齐州刺史郭庆善,林宗之后。生元振,兵礼刑三尚书、平章事、代国公。生晟,鸿胪卿、左骁卫将军。生箴,膳、兵员外。
昌乐郡:汉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郭泰之后。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载: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封昌平侯。后汉郭泰,世居介休,人称郭有道,裔孙居魏州昌乐。
阳曲郡:治所在今太原北部定襄县。
颖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开基祖为北齐黄门侍郎平章事郭待举,生秦方。兄子秦初,生润、纳。润起居舍人,纳为给事中,陈留采访使,生贲、谟、霸。纳兄孙监察御史、阳翟公。郭孝恪,颖川阳翟人,封阳翟郡公,生三子,待封,左卫将军、宋州刺史。按:东汉法律世家郭弘、郭躬家族,郭嘉、郭图也是颖川阳翟人,颖川郭氏在汉魏之际已是名门望族。
一、郭姓来源
1、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相传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处虞、郑之间,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东、西虢开国君主都是周文王之弟。周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诸侯不满,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周平王灭虢,于是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以郭为氏,虢叔为郭姓的受姓始祖。
2、以居处为氏。 “郭”字原意为外城,即因居住在城外,而以居处为氏。郑樵通志氏族志谓齐公族(源于姜太公)有居于都城外门,有东郭氏、西郭氏、南郭氏、北郭氏。(炎帝)。
3、夏、商时代郭支、郭崇的后裔。可见郭氏早在四千多年前即已存在。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戌纳,本姓成,后冒姓郭氏。又如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再如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太原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淮,魏雍州刺史,车骑将军,封阳曲侯,生奕。配,城阳太守,其婿有裴秀、贾充。镇,尚书郎、昌平侯。镇七代孙祚,后魏左仆射、东光文贞公。曾孙士谦、士伦。士谦玄孙由为驸马。士伦,唐仓部员外、深州刺史。曾孙珍,桂州都督。
华阴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隋大将军蒲城郡公郭荣,太原人,后居华州,生福善,唐兵部侍郎。荣弟宏道,同州刺史,生敬君、广敬。敬君生依仁。广敬左威卫大将军,礼部尚书。广敬生昶,庆州刺史。郭子仪说:荣,父叔进之后。进曾孙通,美原尉,生敬之,天宝中渭、吉、寿三州刺史。生子秀、子仪、子英等11子。
冯翊郡:三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开基始祖为东汉冯翊太守郭孟儒。魏雍州刺史淮孙正,封汾阳子,因官冯翊,居焉。裔孙彦,周兵部尚书。孙福始,唐绥州刺史。
汾阳县: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开基始祖为郭子仪。
京兆郡:即为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开基祖为西魏右仆射郭崇,郭淮八代孙。崇生衍,隋左卫大将军,洪州刺史,封武强公。衍生斌、嗣本、俭。斌为隋武强公,生依宗。宗生袭庆、袭业。业生味丘,申州刺史。丘生液,驸马都尉。液生由峋。袭庆台州刺史,生味先、味贤。味先生景华。味贤生雄、儒华。雄吏部郎中,儒华校书郎。嗣本司农卿,生绍宗、齐宗。绍宗徐州刺史,齐宗司农郎中、怀州刺史。曾孙求商州刺史。俭生敬宗、肃宗。敬宗濮州刺史,曾孙南金,硖州刺史肃宗孙涣,荣州刺史。生佐殷、曙,殷剑州刺史,曙殿中御史。肃宗少子袭承左拾遗。
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
广平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
敦煌郡: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省敦煌市西)。
中山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开基祖为唐中书侍郎、平章事、颖川男郭正一,生忠,通事舍人。
馆陶郡:此支开基祖为唐齐州刺史郭庆善,林宗之后。生元振,兵礼刑三尚书、平章事、代国公。生晟,鸿胪卿、左骁卫将军。生箴,膳、兵员外。
昌乐郡:汉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郭泰之后。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载: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封昌平侯。后汉郭泰,世居介休,人称郭有道,裔孙居魏州昌乐。
阳曲郡:治所在今太原北部定襄县。
颖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开基祖为北齐黄门侍郎平章事郭待举,生秦方。兄子秦初,生润、纳。润起居舍人,纳为给事中,陈留采访使,生贲、谟、霸。纳兄孙监察御史、阳翟公。郭孝恪,颖川阳翟人,封阳翟郡公,生三子,待封,左卫将军、宋州刺史。按:东汉法律世家郭弘、郭躬家族,郭嘉、郭图也是颖川阳翟人,颖川郭氏在汉魏之际已是名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