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家形象比喻下

关于“1.8焦耳/平方厘米的能量有多大呢?”这个问题,我整理了多个来源的用户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
对于ID为“章彦博”网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纷纷点赞支持,他是这么回答的:
这类问题,最好是要给读者一个可以想象的解释,若是能够亲自试验,亲自感受,则更好。焦耳/平方厘米,意思是,物体撞击对象之后,将能量释放到对象之中。同时呢,要除以撞击截面的面积。这样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出撞击所产生的损伤情况。1/2 * 质量 * 速度的平方 / 截面面积。我们以玻璃弹珠做例子吧,玻璃的密度,大约在2.5 * 10^3 千克每立方米左右。一个玻璃弹珠直径大约两厘米,算过来,质量是10克左右。其截面面积,则是3.14平方厘米。那么要求达到1.8焦耳每平方厘米,它的速度,就要求是三十二米每秒——即近一百千米每小时的时速。在这里,就意味着,要从五十五米高,即近二十层楼的高度,将弹珠扔下来。它的杀伤力,是不言而喻的。我相信读者们也是不愿意去尝试的。换做一些更轻更小的材料,所需要的速度更高,但单位面积的能量,是相似的。这一点我觉得需要实验来研究,看看是不是单位面积能量相同,对象就会受到相同的损伤。
名为“大山山1”网友的回答厉害了,瞬间收获了132个赞,引来147名网友的围观讨论:
焦耳的目的是为了不至于伤害眼睛,有段时间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用玩具枪对射,造成很多眼睛永久性失明的事件。因此有关部门把枪的能量定为1.8。不过没有做到分级管理,而是一个标准到底。建议1.8焦耳,以下为玩具可以随意购买。1.28至8焦耳,只限成年人购买和使用。超过8焦耳,为仿真枪,禁止任何人购买和使用。违者构成刑事犯罪。最后为制式手枪,对于购买和使用者判以重罪。这样分级管理,更科学一些,可以保留1.8焦耳的这个标准,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
用户名为“乡土生活园艺”的网友的回答,吸引了围观群众的83个赞和26个交流讨论:
焦耳能量,热,功的国际复合单位。把0.1kg的东西从1米高的地方落下,动能就是1焦耳。我国规定,弹丸的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08焦耳/平方厘米时,一律视为枪支,具体和动能与弹丸横截面的比值有关系。您问这个能量有多大,可以用通俗解释,1.8焦耳,足以能把一个人的眼珠打爆了,如果是易拉罐距离近的话也可以打穿了。有些玩具枪还是比较危险的,儿童玩耍时要适当制止和管教。希望这些解释可以帮到您,有个初步认识,详细还请参阅专业知识。新年快乐!

名为“sturmtiger”的网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彻:
我们先搞明白1.8焦耳是什么概念!克水以时速6米/秒运动时的动能就是1.8焦耳。这个能量我们感觉应该不算大,并不能对人体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是问题出在有个“比动能”!当”比动能“出现时,能量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了,反而是接触面积成为了焦点!焦耳每平厘米是指当一个物体打中你时,它的动能要除以和你身体的接触面积得出的值是1.8时就超标了!比如说,当你站立并拿着一支绣花针,针尖向下自由落体运动,当针尖接触地面的一瞬间,这个比动能就已经远远超过1.8焦耳每平方厘米了!只有1.6焦耳每平方厘米!完全没有超出我们的枪支规定的标准!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当初专家制定这个标准的目地,是为了保护我们脆弱的眼睛不被刺穿,至于人会不会被一下子砸死,那不是他所关心的!
名为“_CM-1”的网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彻:
动能在0.16-1.8焦耳每平方厘米或外形颜色与真枪一致,或者有真枪的构件(如枪管、枪机、机匣等)之一,就属于仿真枪。焦耳每平方厘米是什么概念?动能E=1/2mv^2 面积大家都会算。香港对于2焦耳法定威力的描述是6mm bb弹,射击汽水罐 侧面穿双面打不进第二个罐子,底面射穿顶部留下一点凹痕。但这是2J不是2J/cm^2,用后者作为单位有点偷换概念之嫌。以6毫米BB弹为例。重量 初速 枪口动能 焦耳/平方厘米。克20M/S0.04焦耳0.16焦耳/平方厘米。克16M/S0.04焦耳0.16焦耳/平方厘米。克70M/S0.5焦耳1.75焦耳/平方厘米。克60M/S0.5焦耳1.75焦耳/平方厘米。

关于“1.8焦耳/平方厘米的能量有多大呢?”这个问题,我整理了多个来源的用户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
对于ID为“章彦博”网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纷纷点赞支持,他是这么回答的:
这类问题,最好是要给读者一个可以想象的解释,若是能够亲自试验,亲自感受,则更好。焦耳/平方厘米,意思是,物体撞击对象之后,将能量释放到对象之中。同时呢,要除以撞击截面的面积。这样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出撞击所产生的损伤情况。1/2 * 质量 * 速度的平方 / 截面面积。我们以玻璃弹珠做例子吧,玻璃的密度,大约在2.5 * 10^3 千克每立方米左右。一个玻璃弹珠直径大约两厘米,算过来,质量是10克左右。其截面面积,则是3.14平方厘米。那么要求达到1.8焦耳每平方厘米,它的速度,就要求是三十二米每秒——即近一百千米每小时的时速。在这里,就意味着,要从五十五米高,即近二十层楼的高度,将弹珠扔下来。它的杀伤力,是不言而喻的。我相信读者们也是不愿意去尝试的。换做一些更轻更小的材料,所需要的速度更高,但单位面积的能量,是相似的。这一点我觉得需要实验来研究,看看是不是单位面积能量相同,对象就会受到相同的损伤。
名为“大山山1”网友的回答厉害了,瞬间收获了132个赞,引来147名网友的围观讨论:
焦耳的目的是为了不至于伤害眼睛,有段时间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用玩具枪对射,造成很多眼睛永久性失明的事件。因此有关部门把枪的能量定为1.8。不过没有做到分级管理,而是一个标准到底。建议1.8焦耳,以下为玩具可以随意购买。1.28至8焦耳,只限成年人购买和使用。超过8焦耳,为仿真枪,禁止任何人购买和使用。违者构成刑事犯罪。最后为制式手枪,对于购买和使用者判以重罪。这样分级管理,更科学一些,可以保留1.8焦耳的这个标准,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
用户名为“乡土生活园艺”的网友的回答,吸引了围观群众的83个赞和26个交流讨论:
焦耳能量,热,功的国际复合单位。把0.1kg的东西从1米高的地方落下,动能就是1焦耳。我国规定,弹丸的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08焦耳/平方厘米时,一律视为枪支,具体和动能与弹丸横截面的比值有关系。您问这个能量有多大,可以用通俗解释,1.8焦耳,足以能把一个人的眼珠打爆了,如果是易拉罐距离近的话也可以打穿了。有些玩具枪还是比较危险的,儿童玩耍时要适当制止和管教。希望这些解释可以帮到您,有个初步认识,详细还请参阅专业知识。新年快乐!

名为“sturmtiger”的网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彻:
我们先搞明白1.8焦耳是什么概念!克水以时速6米/秒运动时的动能就是1.8焦耳。这个能量我们感觉应该不算大,并不能对人体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是问题出在有个“比动能”!当”比动能“出现时,能量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了,反而是接触面积成为了焦点!焦耳每平厘米是指当一个物体打中你时,它的动能要除以和你身体的接触面积得出的值是1.8时就超标了!比如说,当你站立并拿着一支绣花针,针尖向下自由落体运动,当针尖接触地面的一瞬间,这个比动能就已经远远超过1.8焦耳每平方厘米了!只有1.6焦耳每平方厘米!完全没有超出我们的枪支规定的标准!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当初专家制定这个标准的目地,是为了保护我们脆弱的眼睛不被刺穿,至于人会不会被一下子砸死,那不是他所关心的!
名为“_CM-1”的网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彻:
动能在0.16-1.8焦耳每平方厘米或外形颜色与真枪一致,或者有真枪的构件(如枪管、枪机、机匣等)之一,就属于仿真枪。焦耳每平方厘米是什么概念?动能E=1/2mv^2 面积大家都会算。香港对于2焦耳法定威力的描述是6mm bb弹,射击汽水罐 侧面穿双面打不进第二个罐子,底面射穿顶部留下一点凹痕。但这是2J不是2J/cm^2,用后者作为单位有点偷换概念之嫌。以6毫米BB弹为例。重量 初速 枪口动能 焦耳/平方厘米。克20M/S0.04焦耳0.16焦耳/平方厘米。克16M/S0.04焦耳0.16焦耳/平方厘米。克70M/S0.5焦耳1.75焦耳/平方厘米。克60M/S0.5焦耳1.75焦耳/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