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DWIN2游戏掌机采用了intel core m3-7y30处理器,8g内存+128g ssd固态硬盘,运行win10系统。单从硬件性能方面来说,是当前硬件性能最强的掌机,没有之一,在win平台掌机领域暂时也没有竞争对手,一定要说的话,只有GPDWIN自己的1代掌机可以与其做对比。
本人有幸抢购到了gpdwin2的内测版,结合手上的gpdwin1作个对比评测,看看2代有哪些改进与不足。
01.机身外观对比
gpdwin1是全黑色机身设计,我照片里这个1代是6月的铝合金外壳版,相比1代之前的磨砂塑料外壳,A面的铝合金外壳还是不错的,显得比较有质感,1代让我想到了初代小米手机“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这个口号,整体比较简洁,大方。

外壳A面对比,左1代右2代
而gpdwin2外观变化比较大,外盖采用了银白色金属+黑色塑料的撞色设计,据说这次是外包给红点奖设计团队做的设计,其设计理念参照了英伟达神盾掌机的外观设计,A面外壳的黑色部分支持自定义替换个性化外壳。不过这个外观设计目前还是颇受争议的,不少人都觉得丑,不如1代简洁好看。而gpd官方本身的底气很足,认为gpdwin2真机很耐看。对我而言,个人还是比较倾向简洁的一体化设计,比较大方低调,对于gpdwin2的默认外壳,我只能说看久了也就习惯了。至于以后可以替换的那些炫酷图案外壳,可能会适合比较年轻的人群。

机身厚度对比,左1代右2代
从机身对比图片可以看到,gpdwin2的机身比1代要略大一些,厚度有所增加,重量也要略重一些,gpdwin2这个掌机性能怪兽也只有偏大的机身才能驾驭。好在只是大了一点点,不对比直接单用的话,2代和1代拿在手里和放在口袋里的尺寸和重量感受都差不多。
左右两个侧面和1代一样,没有任何按键,在内测机发现侧面有机器开模的印记,后来得知有些人拿到的内测机在那个开模印记处有硅胶防滑垫。我这个是没有防滑垫的,不知道以后的正式版会不会有。个人认为在机身侧面的防滑垫不是一个很有必要的设计,夏天容易捂出手汗,这种尺寸的机器双手握持时是几乎不可能因为滑动而脱手的。

底面对比,左1代右2代
gpdwin2的底面也是有重大变化,最明显的是取消了1代的手动三档风扇调节按钮,2代的风扇经过改良,设计成了自动风扇无需手动调节,会根据机身发热程度自动调节风扇大小。实测下来,平时待机及轻度使用风扇基本不转,玩大型游戏时风扇会满载,满载风扇噪音和1代的风扇开到最大档的声音差不多,个人感觉完全可以接受,不是那种吵到不能忍的噪音,而且会被游戏声音掩盖。
散热开口在底面后背侧面都有,实测下来散热比1代明显有改进,手部握持的部位只是温热,没有1代那种发烫的感觉,这个gpd官方也有发视频贴用测温枪实测过,高负荷满载内部温度70多度,但外壳温度不超40度,保证了游戏时的良好握持体验。
底面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出现了ssd固态硬盘槽,支持自己替换更大容量的ssd,具体的扩展性的放在后面的篇章说。




1代在135度角后依然支持任意角度调节,2代只能直接135度或180度
屏幕开合角度方面,1代和2代差不多,都能做到180度完全平开。2代有些许不同在于,当开启到135度角时,再打开就直接跳到180度角,不能像1代那样调节出这两个角度之间的任意角度。这一点不如1代,在双手握持玩游戏时,我比较习惯玩游戏时用比完全平开的180度角略小一点的角度,135度角对我来说有些过于倾斜了。而放在桌面上用时135度角就没啥问题了。
本人有幸抢购到了gpdwin2的内测版,结合手上的gpdwin1作个对比评测,看看2代有哪些改进与不足。
01.机身外观对比
gpdwin1是全黑色机身设计,我照片里这个1代是6月的铝合金外壳版,相比1代之前的磨砂塑料外壳,A面的铝合金外壳还是不错的,显得比较有质感,1代让我想到了初代小米手机“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这个口号,整体比较简洁,大方。

外壳A面对比,左1代右2代
而gpdwin2外观变化比较大,外盖采用了银白色金属+黑色塑料的撞色设计,据说这次是外包给红点奖设计团队做的设计,其设计理念参照了英伟达神盾掌机的外观设计,A面外壳的黑色部分支持自定义替换个性化外壳。不过这个外观设计目前还是颇受争议的,不少人都觉得丑,不如1代简洁好看。而gpd官方本身的底气很足,认为gpdwin2真机很耐看。对我而言,个人还是比较倾向简洁的一体化设计,比较大方低调,对于gpdwin2的默认外壳,我只能说看久了也就习惯了。至于以后可以替换的那些炫酷图案外壳,可能会适合比较年轻的人群。

机身厚度对比,左1代右2代
从机身对比图片可以看到,gpdwin2的机身比1代要略大一些,厚度有所增加,重量也要略重一些,gpdwin2这个掌机性能怪兽也只有偏大的机身才能驾驭。好在只是大了一点点,不对比直接单用的话,2代和1代拿在手里和放在口袋里的尺寸和重量感受都差不多。
左右两个侧面和1代一样,没有任何按键,在内测机发现侧面有机器开模的印记,后来得知有些人拿到的内测机在那个开模印记处有硅胶防滑垫。我这个是没有防滑垫的,不知道以后的正式版会不会有。个人认为在机身侧面的防滑垫不是一个很有必要的设计,夏天容易捂出手汗,这种尺寸的机器双手握持时是几乎不可能因为滑动而脱手的。

底面对比,左1代右2代
gpdwin2的底面也是有重大变化,最明显的是取消了1代的手动三档风扇调节按钮,2代的风扇经过改良,设计成了自动风扇无需手动调节,会根据机身发热程度自动调节风扇大小。实测下来,平时待机及轻度使用风扇基本不转,玩大型游戏时风扇会满载,满载风扇噪音和1代的风扇开到最大档的声音差不多,个人感觉完全可以接受,不是那种吵到不能忍的噪音,而且会被游戏声音掩盖。
散热开口在底面后背侧面都有,实测下来散热比1代明显有改进,手部握持的部位只是温热,没有1代那种发烫的感觉,这个gpd官方也有发视频贴用测温枪实测过,高负荷满载内部温度70多度,但外壳温度不超40度,保证了游戏时的良好握持体验。
底面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出现了ssd固态硬盘槽,支持自己替换更大容量的ssd,具体的扩展性的放在后面的篇章说。




1代在135度角后依然支持任意角度调节,2代只能直接135度或180度
屏幕开合角度方面,1代和2代差不多,都能做到180度完全平开。2代有些许不同在于,当开启到135度角时,再打开就直接跳到180度角,不能像1代那样调节出这两个角度之间的任意角度。这一点不如1代,在双手握持玩游戏时,我比较习惯玩游戏时用比完全平开的180度角略小一点的角度,135度角对我来说有些过于倾斜了。而放在桌面上用时135度角就没啥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