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白一只,实验室里我是第一个做线虫的,好些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导师也是刚开通这个课题,对线虫也不是很了解,基本靠自己查文献。
1.我们在做一些化合物对线虫的寿命影响,判断这些基本都是要数寿命的嘛,但因为对于化合物的浓度不确定,所以前期都是在试浓度范围,但是导师觉得这样进度太慢了,等一波线虫都死亡要等20天以上,才能确定一个较大的范围。导师叫我读文献找一个类似于细胞OD50的那种方法,找一个快速确定药物对线虫寿命影响的方法,但是我没找到,想问问看大神们有没有方法
2.在数寿命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挑针很容易吧培养基挑破,然后虫子就会钻到里面去,下次就挑不上来了
每次计数总会有一些虫子找不到了,可能是我用的培养皿太大了?我一般用养细菌的那种小皿,直径五六厘米?
每次转板时候,感觉挑针对线虫也会造成一些伤害,因为有时候一次挑不上了,就一只戳它- -,也怪我技术不到家
目前想到的就这么些了
1.我们在做一些化合物对线虫的寿命影响,判断这些基本都是要数寿命的嘛,但因为对于化合物的浓度不确定,所以前期都是在试浓度范围,但是导师觉得这样进度太慢了,等一波线虫都死亡要等20天以上,才能确定一个较大的范围。导师叫我读文献找一个类似于细胞OD50的那种方法,找一个快速确定药物对线虫寿命影响的方法,但是我没找到,想问问看大神们有没有方法
2.在数寿命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挑针很容易吧培养基挑破,然后虫子就会钻到里面去,下次就挑不上来了
每次计数总会有一些虫子找不到了,可能是我用的培养皿太大了?我一般用养细菌的那种小皿,直径五六厘米?
每次转板时候,感觉挑针对线虫也会造成一些伤害,因为有时候一次挑不上了,就一只戳它- -,也怪我技术不到家
目前想到的就这么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