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板桥...吧 关注:83贴子:811
  • 7回复贴,共1

我带着故事,你带着酒,走,去宣威迤谷海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远离城市的喧嚣 亲近乡土与乡情
我带着故事 你带着酒 走 去迤谷海子
不同个性的人,对于旅行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如果你是属于比较内向的人,太吵杂或是太热闹的环境,可能对你来说会有点负担。相反的,探索大自然,深度的文化之旅,最好可以远离尘嚣的旅游或许更适合你。
迤谷海子位于宣威板桥街道与沾益区炎方交界处,旧时为宣威安氏土司属地,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和天水一色恍若人间仙境,青山绿水白云渺渺,只有去了才能感受到人神共居的魅力。
迤谷海子那里的人纯朴,那里的景入心,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来迤谷海子一个人发呆,一个人重新认识自己,一个人静心,非常美好。
迤谷海子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淳朴与宁静,趁着人还不多,赶紧去一次!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变得简单起来,在迤谷海子,你可以放下一切。





IP属地:云南1楼2018-01-06 01:03回复
    雁鸣声声
    文丨杜朝能 节选丨南墨
    入冬了,大雁该来了!每年的这个时节,我都这么想。
    记忆中的家乡,深冬时节,广袤的土地里已没有什么农作物了,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但北方的大雁群却在这个时节光临了这块土地。它们三五成群数十成伙,星罗棋布于这块土地上,或觅食,或嬉戏,或翱翔于天地间,“咕哩咕咯”地唱着生命的赞歌。整个严冬,因了它们,我不再感到生活的沉闷,也不再觉得冬天的寒冷。
    在家乡西部低处,有一片地势平坦,土地辽阔,四周被不高的山梁所环绕的湿地,我非常喜欢这片湿地并且一直引以为傲,这便是家乡人俗称的“迤谷海子”。迤谷海子南抵宣天公路,北抵宣威木乃,作为宣威与沾益的“楚河汉界”,使家乡与沾益的山头遥遥相望。年少时我常常站于村头看着对面山头幻想“海子”那边村落的样子。
    “海子”占地上万亩,有水时烟波浩渺,宛若湖泊;无水时平坦辽阔,恰似草原。正是这块草肥水美之地,成了大雁们越冬的乐土。每年入冬之时,这些贵客便从北方“跋山涉水”远道而来。它们用那“咕哩咕咯”的高亢而悠长的欢叫声通知我们冬天来临的消息。它们一路飞翔,一路欢叫,一路预告,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老人们看到总是自言自语:大雁来了,冬天到了。而孩子们总是追逐着它们的影子在地上狂奔欢呼。这些贵客的到来让秋后略显萧条的迤谷海子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大雁是一种很纤美的鸟,全身羽毛洁白闪亮,个子高挑挺拔,身形流畅优美,配上那修长的高脚杆,总让人想起“鹤立鸡群”一词。它们站立时头颅高昂,仪态万方,大有“玉树临风”之感。大雁喜欢热闹、群居。它们往往成群结队,总是悠闲地嬉戏或觅食于海子四周。当它们在觅食、嬉戏时,总有一两只高昂头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似乎在站岗放哨。
    童年的我,非常喜欢欣赏大雁,它们的一举一动、一姿一式都是那么地令我着迷!
    那时的人与大雁和谐相处,所以大雁并不怕人,村子边缘自然也成了大雁的乐土。最让人激动人心的时刻通常是早晨冬日升起之时,家门前那大块黄萝卜地里,总会有几十只大雁三五成群在里面耍乐、觅食。它们姿态各异,有的迈着款款的步伐秀着它们优美的身姿,有的弯着那长长的脖颈整理着自己那洁白美丽的羽毛……清晨温润的阳光把它们的羽毛映衬得雪一般的白,它们的身姿在光影中显得那么高雅、脱俗,宛如仙女一般。
    大雁就在门前的地里,离我这么近!此时,我有一种想冲上去抱一只的冲动,就算抱不了,也能摸一摸它洁白的羽毛,但又唯恐惊吓了它们。
    有时玩耍的小伙伴们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驱动试图想抓住一只,结果可想而知,不等小伙伴们跑出几步,大雁早已高飞。大家唉声叹气,纷纷埋怨对方跑动声音太大让大雁警觉飞走。过后大家又觉得侵扰了雁们宁静的生活,内心开始自责。但是,于我,想摸一摸大雁的愿望还是如此强烈,挥之不去!没想到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竟然在一片树林里发现了一只撞到高压电线上被电击而死的大雁。我们展开它的双翅,有两米多宽。这是我唯一一次抚摸大雁,却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心中不免无限的失落。我们把它埋在了青松脚下。
    最难忘的还是它们飞翔时的情景。起飞时宛如飞机编队,是那么迅捷有力。在头雁发出指令后,众雁两脚往下一弹,双腿合并,极力向后平伸,以45度角凌空拔地而起,一刹那就一个接一个有秩序地飞到远方去了。起飞后的大雁在高空翱翔,队形规范整齐,或成“一”字,或成“人”字,或成“犁头形”,无论何形,每一只都绝对是在一条直线上,让人叹为观止!那一幕幕飞翔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时,我总想为什么禽鸟也会如此有组织、讲规矩呢?今天看来,禽鸟王国的智慧丝毫不逊色于人类呀!
    然而,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雁就再也没光顾我的家乡了,留给迤谷海子人们的只是大雁那挺拔矫健的身姿、美丽洁白的羽毛、悠长悦耳的叫声以及它们遨游天空时所留下的优美身影。而留给我的是童年冬日与雁相伴成长的美好记忆和觅雁不得、赏雁不再的无尽伤感。
    随着迤谷海子生态的恢复,期盼家乡的大雁如会泽黑颈鹤一样“失而复得”,希望有朝一日它们能有机会接受我的诚邀,快乐地挈妻携雏而来,飞到它们曾经栖息过的家园,在它们曾经的乐土上“安居乐业”,鸿鸣声声,直到永远……
    声明:本文节选自《曲靖日报》杜朝能先生文章《雁鸣声声》,版权归原作者杜朝能先生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迤谷南墨删除处理。


    IP属地:云南2楼2018-01-06 01:04
    收起回复
      2025-08-25 16:49: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远离城市的喧嚣 亲近乡土与乡情 宣威木乃迤谷大海子欢迎您!


      IP属地:云南3楼2018-12-09 20:08
      收起回复
        我在找家谱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9-01-12 01:34
        回复
          木乃是个好地方,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9-01-18 02:57
          回复
            我也是木乃人,希望木乃一年比一年好,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9-01-18 0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