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同龄的女孩子并不多,李铁梅每次从村公所旁边的小讲堂下课回家顺路的只有崔杏花。她们俩挎着小背包,分食着中午剩下来的午饭——半块烤红薯,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在路边摘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寻思着编一个花冠。过罢秋收,也不用背着小篓去拾谷粒,也不用去打猪草,正是小孩子们疯玩的季节。
“噗、噗、噗……”几下拍打麦克风的声响,紧跟着:“喂、喂……”黑木线杆子上大喇叭的声响又和往常一样,突然的响了起来,随着一声清嗓子的咳嗽声,村长在大喇叭里翘着舌头,学着新话念了起来:“村民同志们,村民同志们,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玉和的二小子——二狗子……”
村里会计小声的打断了村长的话,“村长,念大名,念大名,叫……叫……”伸头,看了一眼村长手里的通知书,快速的补充道“叫李柏动”
“啊……啊……”村长含糊了两句,很快就理顺了语序,继续念了下去,“玉和家的李柏动考上了海军了!这是咱们大美村今年征兵走的第一个,还是考试考上的,是志愿兵!大家都要向……啊……啊……”村长又忘了李柏动的大名,只得含糊下去“玉和家的二小子这种认真学习,积极向元老院靠拢的精神学习,也预祝玉和家的二小子为元老院再立新功!”
说完了顺溜无比的常用词,村长喝了口水,然后又开始絮絮叨叨的讲起来了村里其它的事情。不过线杆子下面刚刚还在仰头专心致志听着的两个小姑娘缺已失去的兴趣。
“是恁二狗哥吧?咋还得考试叻?”杏花奇怪的问
“上个月俺爹带着俺仨一起去博铺看圣船了,俺大哥和二哥看见那边有海军贴的招兵榜,回来后就说想去当海军,开圣船。俺娘和俺奶都不让,后来俺二哥自己跑去揭了招兵榜。他回来说考试了,我也不着为啥还得考试,就听二哥说可容易。”铁梅原来的杏仁眼完成了两道月牙,连说带比划的讲着二哥的故事。
杏花索性坐在田埂上,一边埋头编起来了花冠,一边详细的打听着:“上回去恁家的俩伏波军是为这事不?咋劝恁娘和恁奶奶叻?”
铁梅自然不愿意让娘和奶奶落下后进的形象:“么有,么有,伏波军一进门说俺二哥考试通过了,俺娘和俺奶奶都可愿意叻。伏波军都可亲叻,还给了我块大白兔。”说着,铁梅好像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从书包里翻出来一个小本本,翻了几页,里面夹着一片蓝白的包装纸,上面印着一只红眼睛的肥兔子。她把小本本伸到杏花面前,炫耀着:“大白兔那味可香叻,可浓可浓,就像……就像……”铁梅歪着脑袋想了半天,没有相似的,只能用着重的语气下了定语:“反正就是,可香可香!可浓可浓!”
杏花看着印有大白兔的包装纸,用舌头舔了舔嘴唇,回味着自己吃过的甜东西,然后仰头看着铁梅,“跟蜂蜜一样?上会俺哥掏了个马蜂窝,让我尝了,可甜叻。”
“不是,比那个香。”铁梅花飞快的否定了,大白兔糖的味道是她吃过最香、最浓的,比其他的一切都好吃。
“是不是澳洲彩糖那样,俺爹去东门市给我买过来过”
两个小姑娘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哪种糖最好吃,最香……
等到铁梅回到家,原来围了一院子的乡亲已经散了。娘正拿着一把小笤帚把一地的烟蒂、花生壳聚拢成一堆。正堂屋里,奶奶坐在八仙桌一侧,抱着小弟弟专心致志看着旁边桌子上的一块小铁片。爹用鞋底子磕了磕烟袋锅子,又填满了一锅烟丝,对着桌上的油灯点着了烟,舒服的吐了一口烟雾,这才对着站在下脚地的二哥说:“二狗啊,你去当兵……”
二哥估计是刚领了入伍通知书,心气比较足,立刻就打断了爹的话:“爹,我都快十七了,刚刚村长过来都喊我的大名。”
爹的脸立即就黑了:“啥大名!啥大名!我是恁爹,你是我儿,我想叫你啥,都叫你啥!你今年十七……今年十七,都是七十了,我还是恁爹!”喘了口气,想了下词,接着训斥道:“你到这吃了两顿好东西迷了心了吧!咋?翅不朗长硬了会飞了?你个兔崽子……”
“哇……哇……”奶奶怀里的小弟弟哭了,奶奶哄着小弟弟,见机插嘴:“柏动,咋跟恁爹说话呢?玉和,你别吓唬孩子,你看把臭孬吓的。碧枝,碧枝,你进来看看,孩儿是不是饿了,哄不住叻。”
母亲张碧枝这时已经小跑的回到了堂屋,接过来孩子,哄了几下,解开怀,奶起来孩子。臭孬的小手在虚空中抓了几抓,小腿弹动了几下,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满意的闭上眼,专心致志的喝起来了奶。
铁梅在里屋放好了书包,挑开门帘伸出小脑袋,先看了看蔫头耷脑站在下脚地的二哥,又看了看站在爹身边一起陪绑的大哥。看到大哥的目光飘来,她快速的冲大哥做了个鬼脸,捂着嘴躲回了里屋。
经过这一闹腾,屋子里的气氛缓和了不少,李玉和的脸也黑不起来了,闷头又抽了几口烟,磕了磕烟袋,把烟袋杆子放在了桌上,这才继续说:“柏动啊,你这一去当兵,就是个大人了,爹娘不能跟到你身边给你出主意,凡事自己得有个心眼。到那了,多听首长们的话,手脚勤快点,多干事,少说话……”
爹这一通大道理把李伯动说的有些不耐烦,这分明就是以前都交待过的,又拿出来说了一遍,不过吸取了刚才的教训,他不敢再多嘴,可满心里都想着那天在博铺看到的穿白色军装,背着枪站岗的海军。不过那个海军的脸已经变成了自己,站的地方也变成了圣船的船头。嘿,多威风,多神气!
突然间,爹的一声长叹,打断了他的靡想。
“唉~你说你非要去当啥海军,那大海多大!咱们一家从山东老家过来的时候在大船上你也见过,可不是村口那小河岔,你们几个小屁孩子随便就脱个稀膊肚就进去洗澡的。这都是南边这些人才去当海军的,人家都水性好,能在水里凫几天几夜。你到船上了一定要站稳抓好,可别把你掉海里面,那可是连捞都不好捞叻。”
“噢。”李伯动应付着,心里混没有把父亲的担心当成一回事。
兴许是说多了李伯动,刚刚打好的腹稿已经用完,李玉和又扭头看着身边正对着李伯动投射出妒忌目光的大儿子李伯亮:“狗娃啊……”才说了一个名字,李玉和就感觉到不能厚此薄彼,急忙假装着咳嗽了几声,掩盖过去,喘了口气,这才说,“伯亮啊,这次不让你去考试,不是恁爹恁娘偏心,你心思眼没有伯动活泛,学了没有他快。我前两天打听了,马上天地会就要弄啥培训班,到时候你也进去好好学学。那也是真本事。恁弟去当兵,吃了粮也得仰仗着你给他们种出来。你要是真学得好了,说不定也能当个天地会教员,到时候也是吃香了,喝辣了。凡事都得要靠你自己用功,自己不掏力,光眼气别人,一点用都么有。”
“哎。”李伯亮赶紧收回目光,低头答应。
李玉和又转向李伯动,这才发现,二儿子正从着在里屋里伸出小脑袋的闺女做鬼脸呢。“伯动!你又弄啥叻?站么个站相,都你这样,人家伏波军也不要你,到时候把你退回来,你丢人不丢人?”
“行了,行了,去当兵了肯定有人管教他。你也别在这生这气了,他在你跟永远都是小孩子气。”母亲抱着小弟弟打着圆场,“伯动,你去当兵,吃了穿了都是公家管了。娘给你做了几件贴身穿的衣裳,首长们最讲究干净了,记得得常洗常换,别跟在家里一样不知道个腌渍干净,把自己打扮的利利亮亮的,别让人家嫌弃你。”
说着母亲将孩子递给了奶奶,转身从里屋拿出来个小包袱,交给了李伯动,捧起了李伯动的脸,借着桌上的油灯,仔细的端详着,嘴里碎碎念着:“明天就得走了,明天就得走了,咋怎急叻,咋怎……”说着说着,眼里泛起了泪光。
李玉和一看自家娘们要哭,赶紧打断:“中了,中了,这还有正事叻。”他在怀里掏摸几下,拿出一把钱,“伯动,你过来,家也没有别叻,这有十块钱你拿上,万一吃不饱,买点啥填填。”
李柏动忸怩了半天,看看钱又看看爹,不敢接。李玉和又加重语气:“拿住!兜里有钱,心里不慌,省着点花,有啥需要的再给家里捎个信。”
看到儿子接过钱,李玉和这才舒下了心,交待着:“收好了啊,恁娘给你缝叻衣裳里面专门有个暗兜。放严实点。”说着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头,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到那了,记得多给恁娘恁奶奶写信,有啥作难的就告诉家里。等回来有出息了,别忘了恁哥和家里的弟弟妹妹们。”说着说着,李玉和眼前浮现出儿子穿着白色的军装,英俊挺拔的面容。
或许是感觉到自己的一时失态,他扭头看了看自己的母亲,“娘,你还有啥要说了没有?”
老太太只是看着自己的二孙子在笑,当然,就现在屋子里的光线老太太并不能分得清孙子的五官。但是她就是看着孙子在笑,她的二孙子长大了,能顶门立户了。
“噗、噗、噗……”几下拍打麦克风的声响,紧跟着:“喂、喂……”黑木线杆子上大喇叭的声响又和往常一样,突然的响了起来,随着一声清嗓子的咳嗽声,村长在大喇叭里翘着舌头,学着新话念了起来:“村民同志们,村民同志们,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玉和的二小子——二狗子……”
村里会计小声的打断了村长的话,“村长,念大名,念大名,叫……叫……”伸头,看了一眼村长手里的通知书,快速的补充道“叫李柏动”
“啊……啊……”村长含糊了两句,很快就理顺了语序,继续念了下去,“玉和家的李柏动考上了海军了!这是咱们大美村今年征兵走的第一个,还是考试考上的,是志愿兵!大家都要向……啊……啊……”村长又忘了李柏动的大名,只得含糊下去“玉和家的二小子这种认真学习,积极向元老院靠拢的精神学习,也预祝玉和家的二小子为元老院再立新功!”
说完了顺溜无比的常用词,村长喝了口水,然后又开始絮絮叨叨的讲起来了村里其它的事情。不过线杆子下面刚刚还在仰头专心致志听着的两个小姑娘缺已失去的兴趣。
“是恁二狗哥吧?咋还得考试叻?”杏花奇怪的问
“上个月俺爹带着俺仨一起去博铺看圣船了,俺大哥和二哥看见那边有海军贴的招兵榜,回来后就说想去当海军,开圣船。俺娘和俺奶都不让,后来俺二哥自己跑去揭了招兵榜。他回来说考试了,我也不着为啥还得考试,就听二哥说可容易。”铁梅原来的杏仁眼完成了两道月牙,连说带比划的讲着二哥的故事。
杏花索性坐在田埂上,一边埋头编起来了花冠,一边详细的打听着:“上回去恁家的俩伏波军是为这事不?咋劝恁娘和恁奶奶叻?”
铁梅自然不愿意让娘和奶奶落下后进的形象:“么有,么有,伏波军一进门说俺二哥考试通过了,俺娘和俺奶奶都可愿意叻。伏波军都可亲叻,还给了我块大白兔。”说着,铁梅好像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从书包里翻出来一个小本本,翻了几页,里面夹着一片蓝白的包装纸,上面印着一只红眼睛的肥兔子。她把小本本伸到杏花面前,炫耀着:“大白兔那味可香叻,可浓可浓,就像……就像……”铁梅歪着脑袋想了半天,没有相似的,只能用着重的语气下了定语:“反正就是,可香可香!可浓可浓!”
杏花看着印有大白兔的包装纸,用舌头舔了舔嘴唇,回味着自己吃过的甜东西,然后仰头看着铁梅,“跟蜂蜜一样?上会俺哥掏了个马蜂窝,让我尝了,可甜叻。”
“不是,比那个香。”铁梅花飞快的否定了,大白兔糖的味道是她吃过最香、最浓的,比其他的一切都好吃。
“是不是澳洲彩糖那样,俺爹去东门市给我买过来过”
两个小姑娘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哪种糖最好吃,最香……
等到铁梅回到家,原来围了一院子的乡亲已经散了。娘正拿着一把小笤帚把一地的烟蒂、花生壳聚拢成一堆。正堂屋里,奶奶坐在八仙桌一侧,抱着小弟弟专心致志看着旁边桌子上的一块小铁片。爹用鞋底子磕了磕烟袋锅子,又填满了一锅烟丝,对着桌上的油灯点着了烟,舒服的吐了一口烟雾,这才对着站在下脚地的二哥说:“二狗啊,你去当兵……”
二哥估计是刚领了入伍通知书,心气比较足,立刻就打断了爹的话:“爹,我都快十七了,刚刚村长过来都喊我的大名。”
爹的脸立即就黑了:“啥大名!啥大名!我是恁爹,你是我儿,我想叫你啥,都叫你啥!你今年十七……今年十七,都是七十了,我还是恁爹!”喘了口气,想了下词,接着训斥道:“你到这吃了两顿好东西迷了心了吧!咋?翅不朗长硬了会飞了?你个兔崽子……”
“哇……哇……”奶奶怀里的小弟弟哭了,奶奶哄着小弟弟,见机插嘴:“柏动,咋跟恁爹说话呢?玉和,你别吓唬孩子,你看把臭孬吓的。碧枝,碧枝,你进来看看,孩儿是不是饿了,哄不住叻。”
母亲张碧枝这时已经小跑的回到了堂屋,接过来孩子,哄了几下,解开怀,奶起来孩子。臭孬的小手在虚空中抓了几抓,小腿弹动了几下,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满意的闭上眼,专心致志的喝起来了奶。
铁梅在里屋放好了书包,挑开门帘伸出小脑袋,先看了看蔫头耷脑站在下脚地的二哥,又看了看站在爹身边一起陪绑的大哥。看到大哥的目光飘来,她快速的冲大哥做了个鬼脸,捂着嘴躲回了里屋。
经过这一闹腾,屋子里的气氛缓和了不少,李玉和的脸也黑不起来了,闷头又抽了几口烟,磕了磕烟袋,把烟袋杆子放在了桌上,这才继续说:“柏动啊,你这一去当兵,就是个大人了,爹娘不能跟到你身边给你出主意,凡事自己得有个心眼。到那了,多听首长们的话,手脚勤快点,多干事,少说话……”
爹这一通大道理把李伯动说的有些不耐烦,这分明就是以前都交待过的,又拿出来说了一遍,不过吸取了刚才的教训,他不敢再多嘴,可满心里都想着那天在博铺看到的穿白色军装,背着枪站岗的海军。不过那个海军的脸已经变成了自己,站的地方也变成了圣船的船头。嘿,多威风,多神气!
突然间,爹的一声长叹,打断了他的靡想。
“唉~你说你非要去当啥海军,那大海多大!咱们一家从山东老家过来的时候在大船上你也见过,可不是村口那小河岔,你们几个小屁孩子随便就脱个稀膊肚就进去洗澡的。这都是南边这些人才去当海军的,人家都水性好,能在水里凫几天几夜。你到船上了一定要站稳抓好,可别把你掉海里面,那可是连捞都不好捞叻。”
“噢。”李伯动应付着,心里混没有把父亲的担心当成一回事。
兴许是说多了李伯动,刚刚打好的腹稿已经用完,李玉和又扭头看着身边正对着李伯动投射出妒忌目光的大儿子李伯亮:“狗娃啊……”才说了一个名字,李玉和就感觉到不能厚此薄彼,急忙假装着咳嗽了几声,掩盖过去,喘了口气,这才说,“伯亮啊,这次不让你去考试,不是恁爹恁娘偏心,你心思眼没有伯动活泛,学了没有他快。我前两天打听了,马上天地会就要弄啥培训班,到时候你也进去好好学学。那也是真本事。恁弟去当兵,吃了粮也得仰仗着你给他们种出来。你要是真学得好了,说不定也能当个天地会教员,到时候也是吃香了,喝辣了。凡事都得要靠你自己用功,自己不掏力,光眼气别人,一点用都么有。”
“哎。”李伯亮赶紧收回目光,低头答应。
李玉和又转向李伯动,这才发现,二儿子正从着在里屋里伸出小脑袋的闺女做鬼脸呢。“伯动!你又弄啥叻?站么个站相,都你这样,人家伏波军也不要你,到时候把你退回来,你丢人不丢人?”
“行了,行了,去当兵了肯定有人管教他。你也别在这生这气了,他在你跟永远都是小孩子气。”母亲抱着小弟弟打着圆场,“伯动,你去当兵,吃了穿了都是公家管了。娘给你做了几件贴身穿的衣裳,首长们最讲究干净了,记得得常洗常换,别跟在家里一样不知道个腌渍干净,把自己打扮的利利亮亮的,别让人家嫌弃你。”
说着母亲将孩子递给了奶奶,转身从里屋拿出来个小包袱,交给了李伯动,捧起了李伯动的脸,借着桌上的油灯,仔细的端详着,嘴里碎碎念着:“明天就得走了,明天就得走了,咋怎急叻,咋怎……”说着说着,眼里泛起了泪光。
李玉和一看自家娘们要哭,赶紧打断:“中了,中了,这还有正事叻。”他在怀里掏摸几下,拿出一把钱,“伯动,你过来,家也没有别叻,这有十块钱你拿上,万一吃不饱,买点啥填填。”
李柏动忸怩了半天,看看钱又看看爹,不敢接。李玉和又加重语气:“拿住!兜里有钱,心里不慌,省着点花,有啥需要的再给家里捎个信。”
看到儿子接过钱,李玉和这才舒下了心,交待着:“收好了啊,恁娘给你缝叻衣裳里面专门有个暗兜。放严实点。”说着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头,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到那了,记得多给恁娘恁奶奶写信,有啥作难的就告诉家里。等回来有出息了,别忘了恁哥和家里的弟弟妹妹们。”说着说着,李玉和眼前浮现出儿子穿着白色的军装,英俊挺拔的面容。
或许是感觉到自己的一时失态,他扭头看了看自己的母亲,“娘,你还有啥要说了没有?”
老太太只是看着自己的二孙子在笑,当然,就现在屋子里的光线老太太并不能分得清孙子的五官。但是她就是看着孙子在笑,她的二孙子长大了,能顶门立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