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吧 关注:176贴子:644
  • 0回复贴,共1

河长制引领护城河改造不断提速 市民游客共享生态文明新成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一河清水的映照中,西安城墙益发显得坚实厚重;城墙根下,郁郁葱葱的环城公园里,人们吹拉弹唱、健身游戏,享受着美好的都市清闲……这几日,伴随着西安市护城河及环城公园综合改造工程(朱雀门-西门段)的开园,市民游客又多了一个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河长制引领
护城河改造提质增效
  西安的护城河古城墙有着悠久的历史,腰带般环绕城墙并为之增色。不仅如此,它还承担着城市防洪和部分排洪功能。因此,改造提升护城河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也关系到城市的防汛安全。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护城河朱雀门至西门段改造工程圆满完成。而推动护城河改造工程不断提速的,是西安城墙管委会全面落实“河长制”的各项举措。在“河长制”的引领下,今年以来,曲江新区在全区范围抽调精干人力驻扎现场,与陕建集团、中国水电集团十五局、省水利电力设计院等大型专业集团紧密协作,迅速掀起了建设大会战的热潮。在施工过程中,参建队伍全力克服防汛、度汛等不利因素,积极协调解决交通组织及淤泥外运等困难,在不影响城市交通、保障城市防汛的前提下,比预计工期提前完工,高标准完成了河道改造、水体净化、交通改善、绿化提升、智能管理等建设任务,全面实现了提升品质、增强功效的建设目标。
华丽转身
新增6.4万平米水面碧波荡漾
  “清水绕城的护城河,曾几何时,也是古城人民期待的梦,护城河几度清淤几度污染,时至今日,河水碧波荡漾,终于实现了华丽转身。”护城河的变化,古城人民有目共睹。
  为了让护城河抹去长期以来的“脏”与“臭”,让她重焕生命力,此次朱雀门至西门段改造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点,在树立资源友好型城市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据了解,整个河道水体优先引入再生水水源达23万立方米,占比80%以上,引入丰富的水生植物12种,具有立体、综合的生态自净功能,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改善了护城河水质。作为当前引入再生水最多、净化工艺最新的生态工程,护城河改造鲜明地代表了我市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先进做法。同时,本次改造还与城市管网、城市交通高度结合,改造后的截污系统更加完备,扩容后的箱涵过水量更大,为城区基础设施再上新台阶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如今,新增的6.4万平米水面碧波荡漾,新添的14万平方米绿地生机盎然,城市绿肺作用与湿地净化效应在这里双双凸显,为广大市民游客营造了一处亲水、绿色、健康的休闲观光带。
配套提升
市民休闲游憩好去处
  冬日暖阳的映照下,漫步在改造一新的护城河畔,随处可见吹拉弹唱、吼着秦腔、悠然自乐的西安市民。家住含光门里的李忠堂老人告诉记者,只要天气好,他都会到环城公园里转转,听听秦腔,看看下棋,和其他老人聊聊天,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的确,这里已经融入了西安人的生活,代表着西安城市最有韵味的一面。
  改造提升后的环城公园,相比以前增加了多项服务设施,提升了服务水准。建设单位在改造中以细节为本,坚持标准至上,园区配建了5处5A级景区标准的洗手间,新种植1300余株乔灌木,园区座椅、果皮箱一次性配套安装到位,为市民创造了更加舒心的家园环境。同时,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河道管理、防汛管理中广泛应用,更好地保障了城市的汛期安全。
  赏河流碧波荡漾,看绿水潺潺百花齐放。如今,以护城河及环城公园综合改造工程(朱雀门-西门段)建成为标志,护城河的整体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近半。按照工程整体设计,护城河改造还会继续加快推进。未来,护城河环城一周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工后,将形成“环城生态圈”,全面改善城市环境,实现清水绕城流,碧波映城垣的盛景,演绎出一水护城,碧带环郭、清水长流、绿树成荫的动人画卷。


1楼2017-12-16 17: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