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ll of the Third Reich》(以下简称Tfotr)是罗盘社于2016出版的以二战后期为背景的欧洲战场全景。
一格约为30英里。单位规模是军和集团军(一点师)
封面的绘图我十分喜欢。

封底

算子版,一共是一版半,数量不多。


游戏中德国的军级单位素质分为ABC三等,在战斗时需要投骰子来决定战斗力,骰点会因为时间和其它因素修正。
2A1

胜利条件
本作一共进行12个回合,最大支持4人游戏,四人游戏时,4名玩家分别控制OKW.OKH.盟军.苏联。胜利都是分开计算的,因此到时候场面~
在四人游戏时
OKW玩家负责指定德军空军单位,增援的配置。OKH玩家负责决定补充点数的使用。
游戏除了突然胜利条件外(占领德国本土4个工厂格)。还有以下条件(3人和4人时计算VP分):
1.1943年的胜利判定阶段,巴黎和工厂任意占领2个则盟军胜利。2.1944年盟军玩家占领柏林·罗马·巴黎。盟军立即获得胜利。3.1944年到1945年的任何时刻,英格兰栏和地中海栏以外的地图上不存在盟军的机械化单位,轴心国立即获胜并且游戏结束。4.1945年的任意回合,在苏维埃国土以外不存在任何1个处于补给状态下的苏军单位,轴心国立即获胜并且游戏结束。5.第12回合结束时没有达成上面任何胜利条件的话,柏林和其它17个胜利格或柏林除外19个胜利格被盟军占领的话,盟军胜利。否则轴心国胜利。
轴心国胜利的话,必须决定OKW和OKH哪位玩家取得了胜利。胜利条件与3人游戏时相同。如果轴心国是因第4项胜利条件获胜,则OKH玩家获得胜利。如果轴心国是因第3项胜利条件获胜,则OKW玩家获得胜利。因盟军没有达成胜利条件而导致轴心国获胜的情况下,支配着最多工厂的轴心国玩家获得胜利。 如果同数则支配除工厂以外最多得分格的轴心国玩家获得胜利。 ( 本质上是个盟苏飙车游戏2333)
单位
单位上,苏军单位多,但是多数战斗力低且全部是1 STEP单位(本作中1 STEP单位无法重建),因此需要用大量的低素质单位当炮灰,不过苏联可以得到东欧投降国家的补充。 盟军单位数量少,但美英的军单位都是2 STEP且战斗力高,还有空军可以骚扰德三,因此可以靠土豪的补给能力维持推进战线。 德军低素质单位就是炮灰,要保存师和AB素质的军级单位(因为可以补充重建)。对空军的分配十分重要(不然会被打出翔)。 苏德的指挥是要靠指挥签,指挥签上有点数(1-4)代表着范围。对于德军来说,每回合总计只能使用7点的指挥签,因此如何分配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战区
游戏中分为东线、西欧、地中海三大战区,单位在战区间的移动是要消耗可以进行转移单位的总值的。盟军在地中海的单位每回合最多有8个向英格兰移动进行支援,但是不能倒过来(因为转移需要时间)。
二五仔
轴心国的小国,除了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都是会因满足了条件投降苏联或盟军的。但是,原本历史上投降苏联的国家,在游戏中被盟军抢先一步导致向盟军投降的话,那么原本会补充给苏联的该国部队就不会出现,在多人游戏中算是一个阻碍苏军的技巧。
战斗
本作采用的是传统的作战比。 该作战斗结算表有个特点,在1:2和2:1之间,有着从+0开始最大+6的战力差列(也就是没有1:1),个人觉得很好的解决了一些奇怪的数字比例运算,使得不会产生有点亏啊18战斗力去打15战斗力最后还是1:1感觉不值得这种想法。另外要发起多格联合进攻,必须确保我方单位ZOC里的其它敌军单位已经被攻击或将要被攻击才行,那么,战术上就会有比较灵活的选择。我是牺牲炮灰用精锐去打开薄弱口?还是炮灰牵制住炮灰用精锐换精锐延缓前进步伐类似于这样的选择。
总结
总的来说,本作美工还算优秀,系统上也有一定特色,流程初看有点繁琐,实际熟练之后比较流畅。算子数量少,比较容易开。多人局会比较欢乐。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比较好的展现了德国后期的颓势。缺点的话,在单位重建问题上有点黑苏,算子数量少,另外规则上有些地方写的太简洁。但是如果想要体验德三后期的苦痛时光且不想太麻烦,该作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喜欢全景的话当然USE)
(有时间写个战报)
截图:
登陆西西里,可以看到德军C素质单位最高战斗力也就师一级的4- -。

美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消灭了德军HG师和14军的堆叠。另一边英国人轻松碾压掉了螳臂挡车的意大利人。

东线库尔斯克,追梦的地方。

遥远的库尔斯克,一步之遥。(指挥签放在城市格会使得指挥范围X2)
梦碎。(那个库尔斯克标记作用是让两格范围内的苏军防守时战斗力X2,如果库尔斯克被打下则最后VP分计算时苏军要-1VP)

冷酷的东线。

谢谢大家观看。
一格约为30英里。单位规模是军和集团军(一点师)
封面的绘图我十分喜欢。

封底

算子版,一共是一版半,数量不多。


游戏中德国的军级单位素质分为ABC三等,在战斗时需要投骰子来决定战斗力,骰点会因为时间和其它因素修正。
2A1

胜利条件
本作一共进行12个回合,最大支持4人游戏,四人游戏时,4名玩家分别控制OKW.OKH.盟军.苏联。胜利都是分开计算的,因此到时候场面~
在四人游戏时
OKW玩家负责指定德军空军单位,增援的配置。OKH玩家负责决定补充点数的使用。
游戏除了突然胜利条件外(占领德国本土4个工厂格)。还有以下条件(3人和4人时计算VP分):
1.1943年的胜利判定阶段,巴黎和工厂任意占领2个则盟军胜利。2.1944年盟军玩家占领柏林·罗马·巴黎。盟军立即获得胜利。3.1944年到1945年的任何时刻,英格兰栏和地中海栏以外的地图上不存在盟军的机械化单位,轴心国立即获胜并且游戏结束。4.1945年的任意回合,在苏维埃国土以外不存在任何1个处于补给状态下的苏军单位,轴心国立即获胜并且游戏结束。5.第12回合结束时没有达成上面任何胜利条件的话,柏林和其它17个胜利格或柏林除外19个胜利格被盟军占领的话,盟军胜利。否则轴心国胜利。
轴心国胜利的话,必须决定OKW和OKH哪位玩家取得了胜利。胜利条件与3人游戏时相同。如果轴心国是因第4项胜利条件获胜,则OKH玩家获得胜利。如果轴心国是因第3项胜利条件获胜,则OKW玩家获得胜利。因盟军没有达成胜利条件而导致轴心国获胜的情况下,支配着最多工厂的轴心国玩家获得胜利。 如果同数则支配除工厂以外最多得分格的轴心国玩家获得胜利。 ( 本质上是个盟苏飙车游戏2333)
单位
单位上,苏军单位多,但是多数战斗力低且全部是1 STEP单位(本作中1 STEP单位无法重建),因此需要用大量的低素质单位当炮灰,不过苏联可以得到东欧投降国家的补充。 盟军单位数量少,但美英的军单位都是2 STEP且战斗力高,还有空军可以骚扰德三,因此可以靠土豪的补给能力维持推进战线。 德军低素质单位就是炮灰,要保存师和AB素质的军级单位(因为可以补充重建)。对空军的分配十分重要(不然会被打出翔)。 苏德的指挥是要靠指挥签,指挥签上有点数(1-4)代表着范围。对于德军来说,每回合总计只能使用7点的指挥签,因此如何分配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战区
游戏中分为东线、西欧、地中海三大战区,单位在战区间的移动是要消耗可以进行转移单位的总值的。盟军在地中海的单位每回合最多有8个向英格兰移动进行支援,但是不能倒过来(因为转移需要时间)。
二五仔
轴心国的小国,除了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都是会因满足了条件投降苏联或盟军的。但是,原本历史上投降苏联的国家,在游戏中被盟军抢先一步导致向盟军投降的话,那么原本会补充给苏联的该国部队就不会出现,在多人游戏中算是一个阻碍苏军的技巧。
战斗
本作采用的是传统的作战比。 该作战斗结算表有个特点,在1:2和2:1之间,有着从+0开始最大+6的战力差列(也就是没有1:1),个人觉得很好的解决了一些奇怪的数字比例运算,使得不会产生有点亏啊18战斗力去打15战斗力最后还是1:1感觉不值得这种想法。另外要发起多格联合进攻,必须确保我方单位ZOC里的其它敌军单位已经被攻击或将要被攻击才行,那么,战术上就会有比较灵活的选择。我是牺牲炮灰用精锐去打开薄弱口?还是炮灰牵制住炮灰用精锐换精锐延缓前进步伐类似于这样的选择。
总结
总的来说,本作美工还算优秀,系统上也有一定特色,流程初看有点繁琐,实际熟练之后比较流畅。算子数量少,比较容易开。多人局会比较欢乐。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比较好的展现了德国后期的颓势。缺点的话,在单位重建问题上有点黑苏,算子数量少,另外规则上有些地方写的太简洁。但是如果想要体验德三后期的苦痛时光且不想太麻烦,该作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喜欢全景的话当然USE)
(有时间写个战报)
截图:
登陆西西里,可以看到德军C素质单位最高战斗力也就师一级的4- -。

美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消灭了德军HG师和14军的堆叠。另一边英国人轻松碾压掉了螳臂挡车的意大利人。

东线库尔斯克,追梦的地方。

遥远的库尔斯克,一步之遥。(指挥签放在城市格会使得指挥范围X2)

梦碎。(那个库尔斯克标记作用是让两格范围内的苏军防守时战斗力X2,如果库尔斯克被打下则最后VP分计算时苏军要-1VP)

冷酷的东线。

谢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