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以前,中国测量弓拉力的方法和今天不同,具体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应当要折半计算。有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人根据宋元文物一比一复制的神臂弓,每个档次的拉力与宋朝记载拉力相比恰好是二分之一的关系。
明会典有记载,明朝初年制定了军弓拉力的四等标准,分别为四十斤、五十斤、六十斤、七十斤。明朝一斤比今天的一斤重,约合600克。到了明朝后期的《天工开物》,记载说:
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
很明显,一百二十斤已经是古人实战弓拉力的极限了。
中国古代战弓的情况,很多弓友都分析过,那么还有种观点,就是英格兰长弓手都是变态,一个个都是100磅以上的牛人,那么事实果真如此么?还有出土的奥兹冰人弓,据说弓的拉力有160磅……
其实,这些说法,都严重夸大了古代弓的磅数。

英格兰长弓手镇楼。
明会典有记载,明朝初年制定了军弓拉力的四等标准,分别为四十斤、五十斤、六十斤、七十斤。明朝一斤比今天的一斤重,约合600克。到了明朝后期的《天工开物》,记载说:
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
很明显,一百二十斤已经是古人实战弓拉力的极限了。
中国古代战弓的情况,很多弓友都分析过,那么还有种观点,就是英格兰长弓手都是变态,一个个都是100磅以上的牛人,那么事实果真如此么?还有出土的奥兹冰人弓,据说弓的拉力有160磅……
其实,这些说法,都严重夸大了古代弓的磅数。

英格兰长弓手镇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