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吧 关注:178,532贴子:4,773,348

野外分辨动物足迹教材:认清是敌是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龙梭野外生存知识库 总第419篇
---野外分辨动物足迹教材:认清是敌是友---
本文转自《怀斯曼生存手册》,作者英国SAS皇家特种部队教官怀斯曼。生存界的权威,没有争议。
以下图示的各类足迹,不包含遗留的皮屑,多数图为某类家族中的代表动物。
足迹图片左下角的“1”代表右前脚,“2”代表右后脚。
猫科动物


IP属地:天津1楼2017-11-11 09:14回复
    包括家猫和老虎,体型相差很大,但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生长在除澳大利亚和南极大陆之外的各大洲,但在任何地方分布都不多。它们习惯于夜间活动,躲避人类,颇有几分神秘色彩。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可能还会见到万兽之王--狮子,但很少见到猫科动物。它们全都是潜在的食物来源--但不可捕杀稀少的大型猫科动物。可能会遇到已腐烂的大型猫科动物捕杀后吃剩下的猎物尸体残骸--但要当心:其主人可能就在附近。猫科动物的肉可能难以消化,要彻底煮熟。但小型猫科动物的鲜肉味道很不错,与兔肉差不多。它们的肌腱坚韧有力,是弓弦的好材料。
    陷阱设置:强而有力的弹性陷阱平台或带诱饵套索。动物的内脏杂碎可以用作诱饵,其他的诱饵如动物血块或肉类也可用。猫科动物行动敏捷,很可能会跳出套索,要提前防止这一点。
    足印:行走时脚趾着地,前四趾印大小相当,后一趾印稍大些。行走时脚爪缩回(猎豹例外)。粪便呈长条形,越靠近尖端越细,但通常它们会自觉地隐蔽好排出的粪便。尿味很浓、刺鼻。

    猫科动物常见脚印


    IP属地:天津2楼2017-11-11 09:15
    回复
      2025-07-30 20:58: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野狗类

      狐狸与野狗分布范围很广,从沙漠不毛之地到严寒的北极地带都有分布。但在新西兰岛,马达加斯加以及其他一些岛屿上没有此类动物。狼,现今绝大多数生长在北美洲和中北亚的野外。
      灵敏的嗅觉使得犬科动物极难被跟踪,但好奇心会趋使它们踏上陷阱。模仿四脚动物爬行可以吸引它们--也许认为是潜在的美味呢。在远东地区狗肉是美味佳肴,不过吃肉时需要用力咀嚼。处理肉类时要除去肛腺。
      陷阱设置:对付狐狸要提供诱饵,设置套索陷阱。尽可能不要让它们嗅出人的气味。
      踪迹:行走时四肢着地,前足每只有四趾,而且有四道爪痕--外侧两趾印小于内侧的。粪便为长条形,至尾端渐细,其中可能还有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如动物毛皮、碎骨或昆虫外骨骼等。狐狸的粪便臭味刺鼻--但在松软之地它们会主动用沙土掩盖。


      IP属地:天津3楼2017-11-11 09:17
      回复
        熊类

        生活于北美、北欧及亚洲部分地区的一种独居性猛兽,喜好多林地区(北极熊例外)。体形强健、奔跑迅猛的熊类可能会光顾你的露营地。大多数熊类都会爬树。熊要杀死一个人易如反掌,对它们要避而远之。如果设置陷阱可以捕捉它们,那将是营养富足的美食。但是依靠临时拼凑的简易武器就想捕猎它们是非常愚蠢的,只会带来一场悲剧。熊肉要彻底煮熟以防寄生虫。绝不要食用北极熊的肝脏--它含有足以致命的高浓度的维生素A。
        陷阱设置:可选用落石式或弹性四脚套陷阱,但后者必须选用最牢靠的材料--熊能撕碎大多数常见的四脚套。必须尽可能置其于死地或者使之完全丧失反抗能力--否则受伤的熊将会对狩猎的人造成极大的威胁。
        踪迹:熊掌留下的印迹长约30厘米,宽18厘米,前端有五爪,趾间靠近,爪印清晰。后足印后端渐细,易被误作人的脚印。熊几乎可以捕食一切动物,可以追捕猎物,将猎物撕成碎片,也可轻巧地踏翻蚁穴,寻找食物。

        熊类脚印


        IP属地:天津4楼2017-11-11 09:18
        回复
          水獭类

          平时很难见到它们,也很少陷入陷阱。主要生活在水边或沿着河岸的洞穴里,好奇心很强,因此沿着河岸布置弹性四脚套索,并选用新鲜鱼类作诱饵可能会捉到它们。
          踪迹:五趾着地,网状,近乎圆形,长7.5厘米,宽6厘米。在某些地方,常在岩石上,能很有规律地见到它们留下的细长条形粪便,略有鱼腥味。


          IP属地:天津5楼2017-11-11 09:19
          回复
            黄鼠狼类

            黄鼠狼、貂、白鼬以及臭鼬等都具有几分神秘色彩--但在北半球的偏远地区,它们很可能是荒野中求生者重要的食物来源。当心它们那锐利的牙齿。
            陷阱设置:弹性四脚套索或落石式陷阱。放置一些诱饵,比如鸟蛋或动物内脏等。
            踪迹:不明显,除非是在松软之地。五趾及五爪相互分得很开。趾上的毛发会带来污渍。跳跃式前行,使得前后脚印部分重叠。黄鼠狼的脚印在这一类动物中是最小的。


            IP属地:天津6楼2017-11-11 09:20
            收起回复
              狼獾

              生长在北半球的偏远地区,体型矮胖而结实、类似獾形的食肉目
              鼬科动物。主要靠觅食动物尸体腐肉为生,但是可以很容易拖倒一头
              驯鹿。数量很稀少。除非你拥有锋利的武器,否则别去惹它。
              陷阱设置:弹性大的四脚套索或诱饵绳套阱--如果在苔原地区你
              能幸运地找到合适的诱饵。
              踪迹:足印平均长8厘米,宽7厘米。五趾,有强有力的爪子,
              掌上的毛皮会使印迹模糊不清。


              IP属地:天津7楼2017-11-11 09:20
              回复
                獾类
                生长在北美洲、非洲、东欧至印度尼西亚一带。体型矮胖而粗壮,常在夜间活动。严冬时会冬眠。在它们经常活动的固定路线以及经常排泄之地设置陷阱。如果被陷阱夹住,被困的獾会变得异常凶猛,别轻易靠近。幼獾肉味与猪肉一样鲜美。
                陷阱设置:选用夹腿套阱,诱饵可随意摆放。也可用落石式陷阱或诱饵绳套阱,但都必须布置得相当巧妙而且坚固结实。
                踪迹:五趾,有清晰爪印。有时足印可能与小熊的相混淆。步长约50厘米。粪便类似狗粪,但地上会有浅挖的痕迹。地表被挖出的树根以及破坏的蚁穴可能会是獾类动物所为。


                IP属地:天津8楼2017-11-11 09:22
                回复
                  2025-07-30 20:52: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猴猿类

                  所有的热带地区几乎都有分布,通常群居生活在树上。即便被小猴子咬伤,也会留下一块疤痕。它们十分机灵,难以捕捉--在敌人还没靠近之前,就会发出警惕的嚎叫--但它们喜欢冒险,富有好奇心,这很有利。肉相当鲜美。
                  陷阱设置:活动的或带有诱饵的尖矛陷阱,四脚套索或诱饵绳套阱。诱饵可选用它们爱吃的水果或其他能唤起强烈好奇感的东西。
                  踪迹:极为活跃,很少会掩藏,多数喜欢喧闹。


                  IP属地:天津9楼2017-11-11 09:22
                  回复
                    野牛

                    野牛常群居生活,而且生存地区必须有水。北美、非洲及南亚地区分布着北美野牛和其他野牛。野水牛生长在欧美,存量极少,受国家保护。澳洲北部的野外也生活着一些从其他大洲引进的水牛。荒野之中有时也能见到走失的家畜牛类,尤其是在非洲地区。野牛会带来极大的危险--尤其是离群独居的狡猾的老公牛。
                    陷阱设置:只能选用最强硬结实的四脚套索陷阱、弹簧阱或落石式陷阱。如果仅仅捕捉幼仔,就不必这样。
                    踪迹:两道清晰深陷的蹄印,前端狭窄,后部大而圆。排泄物类似于常见家畜牛类,是很不错的燃料。


                    IP属地:天津10楼2017-11-11 09:24
                    回复
                      野绵羊/野山羊

                      野绵羊常常小群生活在一起,主要在北美和欧洲部分地区的高山草原上,北非很少分布,从阿拉伯地区到中亚高原也能见到它们。相当警觉敏捷,喜欢生活于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使得你无法靠近。
                      欧洲和北非几乎见不到野山羊,它们主要生长在亚洲的高原地带。脚步稳健更甚于野绵羊。肉味很鲜美。
                      陷阱设置:在其常常经过的地方设置四脚套索或弹性四脚套陷阱。在岩石地带利用天然的障碍有助于设置落石式陷阱,但不要寄予太大的希望。
                      踪迹:两点分开的纤细偶蹄印,绵羊的蹄尖总是外张,有时山羊的也是如此,但山羊蹄前端更圆而钝些,比后端狭窄些。如图所示,左侧是家畜绵羊的蹄印,右侧是野生小羚羊的。它们排泄的球状粪便类似于家畜绵羊的。


                      IP属地:天津11楼2017-11-11 09:25
                      回复
                        鹿类/羚羊鹿类

                        生活在除澳洲大陆以外所有大陆的森林地带。从北部驯鹿到只有45厘米的热带鹿类都有。羚羊和瞪羚生长在东非至亚洲印度一带,体型大小变化不大。有一种叉角羚,生活于北美大陆。它们性情温顺、害羞,远离人类居住之地,过着群居生活。鹿类有着敏锐的听觉和嗅觉,多数在黎明及傍晚时分外出活动。除非是在荒漠地区,否则绝不会在离水源很远的地方活动。鹿肉味美,还可熏烧后保存。鹿皮尤其珍贵,鹿角则是相当有用的工具。
                        鹿角可用来制作武器,抵挡其他大型猛兽的攻击,而且刺或戳时都很有威力。
                        陷阱设置:对付小型动物可用四脚套索陷阱或落石式陷阱,更大型的可用弹性陷阱、尖刀阱或落石式陷阱。诱饵可选用动物的内脏--好奇心会驱使它们上当。
                        踪迹:两个长方形的偶蹄印。驯鹿则是明显的圆形蹄。如图所示,上面部分是牡鹿前后蹄印,下面部分是驯鹿的前蹄印。注意驯鹿偶蹄中的肉爪。行走类动物前后蹄相互重叠,奔跑类前后蹄间常有间隔。排泄物呈长方体形到圆球形不等,通常成堆。在温带地区,到了冬季它们的粪便会更轻一些,富含更多的纤维质。幼树的茎上有它们留下的擦疤、啃咬留下的伤疤等破损记号。


                        IP属地:天津12楼2017-11-11 09:26
                        回复
                          野猪类

                          野猪以及其他猪类的体形变化很大。多数皮肤上生有刺毛,但都有着猪的体形。长鼻,两颗獠牙或其他类型的大牙在嘴部两侧各一颗。它们以家庭为单位群居生活于森林地带--但非洲野疣猪例外,它们更喜欢待在大草原上。尽管野猪没有鹿那样警觉,可是仍难以接近猎捕,除非是在热天里它们躺下来避暑时你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留意倾听猪类打鼾声。育种期的雄猪和护仔的野猪几乎不需多少外界刺激就会应战,单个人会很容易被它们击倒。被獠牙咬中会严重受伤,尤其是经常会伤在靠近大腿的股动脉处,极其危险。猪肉味道鲜美,冬季时节会含有大量脂肪,但肉必须充分煮熟,以防寄生虫。
                          陷阱设置:结实的弹性四脚套索、落石阱、尖刀阱,布置在猎物经常出没的必经之道上。猪的食性很杂,一切易得的食物都可用来作诱饵。
                          踪迹:偶蹄印,有点类似于鹿科动物。在松软之地,短边趾印与鹿类明显相区分。幼仔的点蹄更多。粪便经常不成形,但不会是细长条形,通常都很松软。乱糟糟的地面上有扒出的树根,泥泞之地有狭长形的动物打滚后留下的污渍,都说明了它们曾出没于此地。疣猪类有着很大、类似地洞的穴。


                          IP属地:天津15楼2017-11-11 09: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