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鱼看星星吧 关注:12贴子:2,389
  • 6回复贴,共1

【转】白鳍豚在呼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0-21 16:18回复
    (原文作者:刘文俊,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白鳍豚的命运令人忧虑。
    这种仅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80余种鲸类动物中最濒危的一种。世界鲸类学家曾经做出如下断言,如不强化保护措施,白鳍豚很可能在25年内灭绝。近年来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白鳍豚在长江灭绝的时间还可能提前,这一严峻现实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切关注。
    早在2000多年前秦汉期间写成的“尔稚”一书中就记载着白鳍豚“江中多有之”。以后,唐代的陈藏器、宋代的孔武仲、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郝懿行和方旭等许多学者都对白鳍豚有详细的调查和记述。17世纪中叶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更把白鳍豚化做美丽善良的白秋练,演绎出一段美丽动听的爱情故事。可见古代白鳍豚分布之广。过去长江渔民都要烧香磕头,求拜长江女神白鳍豚保佑他们渔获丰收,如果有人胆敢伤害女神白鳍豚,必将船毁人亡。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白鳍豚的作用。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0-21 16:36
    回复
      进入二十世纪,白鳍豚命运多舛,屡遭到人类活动的伤害。据不完全统计,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仅长江中游就捕杀白鳍豚100余头。中国科学家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调查结果表明,长江白鳍豚共有400余头。到1986年已减少到300头。到1990年仅有200头。1995年仅剩下不足100头。1997年11月,农业部组织53艘渔政船,共300余人,分成22个调查组,在长江上进行历史空前规模的白鳍豚调查。为时7天的考察表明,全长江共发现13头白鳍豚;1998年和1999年用同样方法,对重点江段和湖区进行白鳍豚调查,共发现白鳍豚4头和5头。由于长江太大,尽管我们不可能把白鳍豚全部看到,但这么大规模的考察,仅看到这几头白鳍豚,可以肯定,长江里的白鳍豚的确不多了。
      不仅如此,在我们近年的调查中发现,仅1999年在九江江段看到过1头小白鳍豚,其他均是大个体的白鳍豚,这表明长江白鳍豚种群已经老化衰退。长江中有限的白鳍豚,互相隔离分散在大约1400公里的长江里,难以找到配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近亲交配,无法保持遗传多样性,长此下去,白鳍豚的前途是令人担忧。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0-21 16:37
      回复
        白鳍豚是以鱼为食的,长江鱼类资源的枯竭是白鳍豚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进入二十世纪,随着捕鱼技术的改进,机械化捕鱼水平提高,捕捞强度增加,再加上目前长江普遍使用、屡禁不止的不法渔具渔法,包括迷魂阵、电打鱼、炸鱼和毒鱼等,使长江鱼类资源迅速枯竭。不仅如此,有害渔具还对白鳍豚造成直接伤害,据统计,长江普遍使用的滚钩误伤的白鳍豚约占已知死亡原因的白鳍豚标本的近50%。电、毒、炸鱼对白鳍豚的生存也构成了巨大威胁。此外,长江航运事业的迅速发展,船舶数量的成倍增加,大大缩小了白鳍豚的活动空间;船舶的噪音污染,严重干扰了以回声定位为生的白鳍豚的生活;船舶的螺旋桨直接伤害白鳍豚。
        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对白鳍豚造成巨大威胁。长江中下游有大小湖泊1133个,是鱼类生长的良好场所,湖泊入江口历来是白鳍豚摄食和栖息的好地方。目前除鄱阳湖和洞庭湖以外,所有的湖泊已全部建坝建闸,从而切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使鱼产量迅速减少,同时使白鳍豚失去了大量的生活场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成和现在正在兴建的三峡工程,大大改变了长江的环境,许多白鳍豚赖以生存的大洄水区消失;河床变浅也会大大减少白鳍豚的生存空间,使白鳍豚的分布范围进一步缩小。工业废水、农田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也会对白鳍豚生存造成威胁。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0-21 17:00
        回复
          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专家的建议,为保护白鳍豚做了大量工作。1992年在安徽铜陵建成白鳍豚养护场,1995年在湖北建成2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但由于管理体制不统一,人力和财力分散,未见成效。
          在新世纪里,保护白鳍豚的有效途径是把长江里孤立分散的少数白鳍豚尽可能多地捕捉起来,把它们相对集中地迁地保存到湖北省石首市的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里,因为这里有21公里长,约3万亩水面,水质洁净,鱼类资源丰富,人类活动少,没有工业污染。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饲养着世界上惟一的1头活体白鳍豚已经21年了,这给我们保存白鳍豚这一濒危物种带来新的希望,因为它使我们获得体细胞成为可能,如果我们能培养白鳍豚体细胞并传代成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这就为我们保存白鳍豚增加了一项新的途径。
          白鳍豚在告急,不允许我们再等待,希望有关部门能下大决心,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把保护白鳍豚工作切实抓好。
          《湖北日报》2001年2月02日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0-21 17:01
          回复
            鱼哥还关心这个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10-21 20: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