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工艺
所有浮世绘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画师作画,雕工雕版,拓印工拓印。虽然是商业化的流程,但绝大多数画作上只会留下画师的名字,极少有同时属三个工匠的名字作品留存。
画师作画:在纸上画出黑白的线条。
雕工雕版:将画师所绘画纸直接覆盖于木板上开始雕刻,雕完后画质也已经随木屑而掉落。雕刻完画作的线条后,雕版师需要将木板还给画师,让画师一一标注色彩的填充。当然色彩越少,制作过程越简单。之后再送到拓印公处。
拓印工拓印:技术已经失传。现在的方法得益于分色技术的应用,在江户时期并不存在。
制作过程
颜料:晚期到明治时代才开始有蓝色的加入,色彩变得艳丽而庸俗。江户时代大部分画作都只用黄、红来上色。
除了颜色外,还有一种雕版技法叫“空拓”:所留部分没有色彩,但是会在纸张上留下凹凸的痕迹。
雕刻最难的地方不是细到一毫米可以刻三根的发丝,而是看似最简单的鼻子。鼻子的线条要流畅、一气呵成,任何弯曲、抖动都会毁掉整幅画作。
发丝的雕刻
明清版画和西方美术的影响
由于其表现主题流于大众,浮世绘本身在日本并没有得到很高的评价。然而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来自日本的浮世绘受到了巴黎人狂热的追捧,整整影响了一批西方画家,对1867到1950年间的西方艺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显著受到影响的西方艺术家:
梵·高:临摹了许多浮世绘
惠斯勒:直言上帝的艺术已经通过希腊雕塑和日本浮世绘全数传给了世人。
莫奈:家中有且只有大量的浮世绘作品,让夫人穿和服当模特。
莫奈所绘其夫人身着和服
作者:Di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974503/answer/1307802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次-「板橋」渓斎英泉作
伊勢利版: https://pic1.zhimg.com/v2-c01c85fc75d981c8e3161d8d6803d080_r.jpg
板橋宿,位于现東京都板橋区本町。画面通过一系列人物描绘,充分表现了江户四大宿之一的板橋宿的繁荣喧嚣。画作中央靠左是一对穿着讲究的武家的夫妇,后面跟着他们的仆人。仆人背着行囊,还负责和过来招揽生意的轿夫搪塞。走在前面的夫人似乎也听到了对话,忍不住稍微转了转头。右边的茶屋里有两个客人,店头马夫在给马换草鞋。画作最左端的道标表示板橋宿的入口。道路沿途是旅馆。而后面森林里的气派建筑是加賀藩的宅邸。 马鞍下的“吉”,在后来的伊勢利版被改成了“林”字屋標。人们衣服的颜色,地面的渲染色,右边的树也被修改。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保永堂・竹内版。 海外收藏情况:検索結果: '渓斉英泉 itabashi'
第二次-「蕨」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伊勢利版: https://pic2.zhimg.com/v2-03e0eb8194dfa228928c69900f404f9d_r.jpg
蕨宿,位于现埼玉県蕨市。描绘了蕨宿附近宽广的河域上渡船的景象。这条河就是现在仍然蜿蜒于东京北部的荒川。因为防卫的原因,江户时代荒川上没有桥,来往江户只能坐船。画作中众多乘客乘坐一条船渡河,头上有白鹭飞过。河对面似乎还有等着坐船的旅者和牵着马的马夫。远处沿岸是农家。
保永堂・竹内版对岸的树木的叶子是深色的,后来的伊勢利版颜色变浅,并去掉了竹内版的印章,及「渡場」的「場」字。天空的晕染也从黄色变成蓝色。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保永堂・竹内版。 海外收藏情况:検索結果: '渓斉英泉 warabi'
第三次-「浦和」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錦樹堂伊勢利版: https://pic1.zhimg.com/v2-10969961bdad1e41e03f89138fe9a368_r.jpg
浦和宿,位于现埼玉県埼玉市浦和区。描绘了从蕨宿到浦和宿途中的贩卖名物“焼き米”的茶屋。右边丘陵上似乎有鸟啼叫了一声,引得路上的武士和仆人目光齐刷刷地转了过去。再往远方是一座拱桥,拱桥对岸就是浦和宿了。左边远处的山峰是浅間山,山顶还在喷发中。视线拉回来左边的近景是驼着货物的马和马夫,还有在后面努力打扫马粪的小孩。 马鞍上的标识随出版社不同而变化,“竹”代表保永堂(初版),“林”代表錦樹堂伊勢利版。另外伊勢利版的浅間山颜色被改变。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保永堂・竹内版。 山田书店有售初版(竹内版),售价25万日币(约2万人民币)。英泉「支蘇路ノ驛 浦和宿浅間山遠望」 还有售後摺(再版)的版本,售价6万5千日元(约3千多人民币)。英泉「支蘇路ノ驛 浦和宿浅間山遠望 」 海外收藏情况:検索結果: '渓斉英泉 urawa'
第四次-「大宮」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伊勢利版: https://pic1.zhimg.com/v2-b539c76795f92230f123624d5eb8eb3c_r.jpg
大宮宿,位于现埼玉県埼玉市。画作描绘了早春的景色,左边的石碑叫做青面金剛像,年迈的农夫带着背竹笼的孙子正在慢慢走过石碑。画作右方是刚刚离开大宫宿出发的旅人。远处可以看到富士山。 伊勢利版中,轿夫衣服和最右的旅人的行囊的颜色被改变。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保永堂・竹内版。 山田书店有售初版(竹内版),售价20万日元(约1万多人民币)。英泉「木曾街道 大宮宿冨士遠景」 海外收藏情况:検索結果: '渓斉英泉 omiya'
第五次-「上尾」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伊勢利版: https://pic1.zhimg.com/v2-e35d2f44aa651964d4020602e9c2310c_r.jpg
上尾宿,位于现埼玉県上尾市。画作描绘了丰收的季节农民劳作的景象,农夫农妇们使用簸箕在精选大米。他们身后的房屋似乎是一间茶屋。画面左边是刚刚起身离开茶屋的武士和随从。还有一个背着厚重行囊的人应该是刚准备进店休息的商人。大概因为快要到祭典的日子了,神社里面有好多奉納幟(供奉神明的长条旗)。中间有一条旗写的是出版社名字,不同版本名字当然也不同。 本来劳作的农民、茶屋和神社是不可能这样同时出现的,实际上立場茶屋和加茂大明神的真实位置关系并不是紧连的而是隔了一点距离。这幅画的构图是作者费尽心思想要把三个主题同时表现而精心安排的。 后来的伊勢利版里看不见左手边远处的山,画作上半部分的晕染法使用的颜色不同,中央的树木和屋顶的颜色也不同。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竹内版。 山田书店有售初版(竹内版),售价25万日元(约2万人民币),颜色保存良好,十分珍贵。英泉「木曾街道 上尾宿賀茂之社」 海外收藏情况:渓斉英泉: Ageo — 木曽街道 上尾宿 - Japanese Art Open Database
第六次-「桶川」渓斎英泉・(伊勢利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桶川宿,位于现埼玉県桶川市。质朴的民家前有一位农妇正在磨麦子,农夫则正在房间里抽烟做片刻休息。旅人在向农妇询问道路。远方是桶川宿以北广阔的平原。 本来该画作只有被删除了作者名字的後摺(再版)的版本,2006年有“英泉画”三字的初版首次在美国被发现。保永堂・竹内版(上图版本)农妇的脸有一部分是红的,后来的伊勢利版红色消失,天空的颜色被修改,旅人的風呂敷(包裹行囊的布)也从蓝色变成红色。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伊勢利版。 海外收藏情况:渓斉英泉: No. 7, Okegawa Station: View of the Plain (Okegawa shuku, kôgen no kei), from the series The [Sixty-nine Stations of the] Kisokaidô
第七次-「鴻巣」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伊勢利版: https://pic3.zhimg.com/v2-bef5a44b4903961209c07081c503b436_r.jpg
鴻巣宿,位于现埼玉県鴻巣市。描绘了鴻巣宿景色寂寥的乡间小路,只有朴树星星点点地分布着。背着满是货物的扁担赶路的商人和苦行僧在土路上来来往往。背景是宏大的雪之富士,在同一地点真实看到的富士山会比画作中小一点,不过也算是适当的夸张手法。左右的山脉分别是丹沢和秩父群山。 保永堂・竹内版的道路和右边的山是黄色的,后来的伊勢利版变成绿色。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竹内版。 海外收藏情况:渓斉英泉: Distant View of Mt. Fuji from Fukiage (Station#8)
第八次-「熊谷」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伊勢利版: https://pic3.zhimg.com/v2-62ac316313fb7a1b6fe17ff73217192e_r.jpg
熊谷宿,位于现埼玉県熊谷市。画作左边是茶屋,中间是流淌的荒川,右边是绵延的熊谷堤。远景是秩父群山。右边的道标上写着“右おしげうだ道 左深谷”,路标旁边是権八地蔵菩萨。骑马的人把马拴在一旁,坐在茶屋里悠闲地享用着店主端来的茶水。这家茶屋据说叫做“みかり屋”,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画中有一个叫做“宝泉寺駕籠”的轿子,是富豪等人使用的民间(公家武家以外)最高级的轿子。 伊勢利版天空的青色和白云的对比更鲜艳明亮,马鞍下的“竹”字被改成了自家的“林”字屋標。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竹内版。 山田書店有售初版(保永堂・竹内版)的原画,售价28万(约2万人民币),色彩保存的异常完好鲜艳,非常有价值。英泉「岐阻道中 熊谷宿 八丁堤ノ景」 海外收藏情况:渓斉英泉: Kumagaya the Eight Chö Embankment (Station#9)
第九次-「深谷」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伊勢利版)ホノルル美術館
伊勢利版: https://pic3.zhimg.com/v2-4e2dd9750c34bfcf39d67f30a8ad7502_r.jpg
深谷宿,位于现埼玉県深谷市。渓斎英泉本来以画美人画闻名,这幅画中他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画中喧闹的旅馆里,飯盛女(为客人盛饭的女子)被神态各异地描绘出来。左边女子手提的灯笼上印有出版社的屋標。 在保永堂・竹内版里,右边的剪影只有人,后来的伊勢利版却追加了一条狗(完全不明白意义在哪里= =),并且重新调整了剪影的房子和人的浓淡,飯盛女的和服的颜色(也许是自己的固定观念太深,总觉得后版没有了剪影和远处深色房屋群的渲染,少了好多意境)。但是灯笼上的“竹”字屋標并没有更改(好难得!除此之外的画作绝对都是修改了等于嵌入广告的竹字商标),只是删除了出版社的红印章。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竹内版。








所有浮世绘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画师作画,雕工雕版,拓印工拓印。虽然是商业化的流程,但绝大多数画作上只会留下画师的名字,极少有同时属三个工匠的名字作品留存。
画师作画:在纸上画出黑白的线条。
雕工雕版:将画师所绘画纸直接覆盖于木板上开始雕刻,雕完后画质也已经随木屑而掉落。雕刻完画作的线条后,雕版师需要将木板还给画师,让画师一一标注色彩的填充。当然色彩越少,制作过程越简单。之后再送到拓印公处。
拓印工拓印:技术已经失传。现在的方法得益于分色技术的应用,在江户时期并不存在。
制作过程
颜料:晚期到明治时代才开始有蓝色的加入,色彩变得艳丽而庸俗。江户时代大部分画作都只用黄、红来上色。
除了颜色外,还有一种雕版技法叫“空拓”:所留部分没有色彩,但是会在纸张上留下凹凸的痕迹。
雕刻最难的地方不是细到一毫米可以刻三根的发丝,而是看似最简单的鼻子。鼻子的线条要流畅、一气呵成,任何弯曲、抖动都会毁掉整幅画作。
发丝的雕刻
明清版画和西方美术的影响
由于其表现主题流于大众,浮世绘本身在日本并没有得到很高的评价。然而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来自日本的浮世绘受到了巴黎人狂热的追捧,整整影响了一批西方画家,对1867到1950年间的西方艺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显著受到影响的西方艺术家:
梵·高:临摹了许多浮世绘
惠斯勒:直言上帝的艺术已经通过希腊雕塑和日本浮世绘全数传给了世人。
莫奈:家中有且只有大量的浮世绘作品,让夫人穿和服当模特。
莫奈所绘其夫人身着和服
作者:Di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974503/answer/1307802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次-「板橋」渓斎英泉作
伊勢利版: https://pic1.zhimg.com/v2-c01c85fc75d981c8e3161d8d6803d080_r.jpg
板橋宿,位于现東京都板橋区本町。画面通过一系列人物描绘,充分表现了江户四大宿之一的板橋宿的繁荣喧嚣。画作中央靠左是一对穿着讲究的武家的夫妇,后面跟着他们的仆人。仆人背着行囊,还负责和过来招揽生意的轿夫搪塞。走在前面的夫人似乎也听到了对话,忍不住稍微转了转头。右边的茶屋里有两个客人,店头马夫在给马换草鞋。画作最左端的道标表示板橋宿的入口。道路沿途是旅馆。而后面森林里的气派建筑是加賀藩的宅邸。 马鞍下的“吉”,在后来的伊勢利版被改成了“林”字屋標。人们衣服的颜色,地面的渲染色,右边的树也被修改。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保永堂・竹内版。 海外收藏情况:検索結果: '渓斉英泉 itabashi'
第二次-「蕨」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伊勢利版: https://pic2.zhimg.com/v2-03e0eb8194dfa228928c69900f404f9d_r.jpg
蕨宿,位于现埼玉県蕨市。描绘了蕨宿附近宽广的河域上渡船的景象。这条河就是现在仍然蜿蜒于东京北部的荒川。因为防卫的原因,江户时代荒川上没有桥,来往江户只能坐船。画作中众多乘客乘坐一条船渡河,头上有白鹭飞过。河对面似乎还有等着坐船的旅者和牵着马的马夫。远处沿岸是农家。
保永堂・竹内版对岸的树木的叶子是深色的,后来的伊勢利版颜色变浅,并去掉了竹内版的印章,及「渡場」的「場」字。天空的晕染也从黄色变成蓝色。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保永堂・竹内版。 海外收藏情况:検索結果: '渓斉英泉 warabi'
第三次-「浦和」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錦樹堂伊勢利版: https://pic1.zhimg.com/v2-10969961bdad1e41e03f89138fe9a368_r.jpg
浦和宿,位于现埼玉県埼玉市浦和区。描绘了从蕨宿到浦和宿途中的贩卖名物“焼き米”的茶屋。右边丘陵上似乎有鸟啼叫了一声,引得路上的武士和仆人目光齐刷刷地转了过去。再往远方是一座拱桥,拱桥对岸就是浦和宿了。左边远处的山峰是浅間山,山顶还在喷发中。视线拉回来左边的近景是驼着货物的马和马夫,还有在后面努力打扫马粪的小孩。 马鞍上的标识随出版社不同而变化,“竹”代表保永堂(初版),“林”代表錦樹堂伊勢利版。另外伊勢利版的浅間山颜色被改变。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保永堂・竹内版。 山田书店有售初版(竹内版),售价25万日币(约2万人民币)。英泉「支蘇路ノ驛 浦和宿浅間山遠望」 还有售後摺(再版)的版本,售价6万5千日元(约3千多人民币)。英泉「支蘇路ノ驛 浦和宿浅間山遠望 」 海外收藏情况:検索結果: '渓斉英泉 urawa'
第四次-「大宮」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伊勢利版: https://pic1.zhimg.com/v2-b539c76795f92230f123624d5eb8eb3c_r.jpg
大宮宿,位于现埼玉県埼玉市。画作描绘了早春的景色,左边的石碑叫做青面金剛像,年迈的农夫带着背竹笼的孙子正在慢慢走过石碑。画作右方是刚刚离开大宫宿出发的旅人。远处可以看到富士山。 伊勢利版中,轿夫衣服和最右的旅人的行囊的颜色被改变。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保永堂・竹内版。 山田书店有售初版(竹内版),售价20万日元(约1万多人民币)。英泉「木曾街道 大宮宿冨士遠景」 海外收藏情况:検索結果: '渓斉英泉 omiya'
第五次-「上尾」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伊勢利版: https://pic1.zhimg.com/v2-e35d2f44aa651964d4020602e9c2310c_r.jpg
上尾宿,位于现埼玉県上尾市。画作描绘了丰收的季节农民劳作的景象,农夫农妇们使用簸箕在精选大米。他们身后的房屋似乎是一间茶屋。画面左边是刚刚起身离开茶屋的武士和随从。还有一个背着厚重行囊的人应该是刚准备进店休息的商人。大概因为快要到祭典的日子了,神社里面有好多奉納幟(供奉神明的长条旗)。中间有一条旗写的是出版社名字,不同版本名字当然也不同。 本来劳作的农民、茶屋和神社是不可能这样同时出现的,实际上立場茶屋和加茂大明神的真实位置关系并不是紧连的而是隔了一点距离。这幅画的构图是作者费尽心思想要把三个主题同时表现而精心安排的。 后来的伊勢利版里看不见左手边远处的山,画作上半部分的晕染法使用的颜色不同,中央的树木和屋顶的颜色也不同。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竹内版。 山田书店有售初版(竹内版),售价25万日元(约2万人民币),颜色保存良好,十分珍贵。英泉「木曾街道 上尾宿賀茂之社」 海外收藏情况:渓斉英泉: Ageo — 木曽街道 上尾宿 - Japanese Art Open Database
第六次-「桶川」渓斎英泉・(伊勢利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桶川宿,位于现埼玉県桶川市。质朴的民家前有一位农妇正在磨麦子,农夫则正在房间里抽烟做片刻休息。旅人在向农妇询问道路。远方是桶川宿以北广阔的平原。 本来该画作只有被删除了作者名字的後摺(再版)的版本,2006年有“英泉画”三字的初版首次在美国被发现。保永堂・竹内版(上图版本)农妇的脸有一部分是红的,后来的伊勢利版红色消失,天空的颜色被修改,旅人的風呂敷(包裹行囊的布)也从蓝色变成红色。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伊勢利版。 海外收藏情况:渓斉英泉: No. 7, Okegawa Station: View of the Plain (Okegawa shuku, kôgen no kei), from the series The [Sixty-nine Stations of the] Kisokaidô
第七次-「鴻巣」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伊勢利版: https://pic3.zhimg.com/v2-bef5a44b4903961209c07081c503b436_r.jpg
鴻巣宿,位于现埼玉県鴻巣市。描绘了鴻巣宿景色寂寥的乡间小路,只有朴树星星点点地分布着。背着满是货物的扁担赶路的商人和苦行僧在土路上来来往往。背景是宏大的雪之富士,在同一地点真实看到的富士山会比画作中小一点,不过也算是适当的夸张手法。左右的山脉分别是丹沢和秩父群山。 保永堂・竹内版的道路和右边的山是黄色的,后来的伊勢利版变成绿色。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竹内版。 海外收藏情况:渓斉英泉: Distant View of Mt. Fuji from Fukiage (Station#8)
第八次-「熊谷」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蔵
伊勢利版: https://pic3.zhimg.com/v2-62ac316313fb7a1b6fe17ff73217192e_r.jpg
熊谷宿,位于现埼玉県熊谷市。画作左边是茶屋,中间是流淌的荒川,右边是绵延的熊谷堤。远景是秩父群山。右边的道标上写着“右おしげうだ道 左深谷”,路标旁边是権八地蔵菩萨。骑马的人把马拴在一旁,坐在茶屋里悠闲地享用着店主端来的茶水。这家茶屋据说叫做“みかり屋”,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画中有一个叫做“宝泉寺駕籠”的轿子,是富豪等人使用的民间(公家武家以外)最高级的轿子。 伊勢利版天空的青色和白云的对比更鲜艳明亮,马鞍下的“竹”字被改成了自家的“林”字屋標。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竹内版。 山田書店有售初版(保永堂・竹内版)的原画,售价28万(约2万人民币),色彩保存的异常完好鲜艳,非常有价值。英泉「岐阻道中 熊谷宿 八丁堤ノ景」 海外收藏情况:渓斉英泉: Kumagaya the Eight Chö Embankment (Station#9)
第九次-「深谷」渓斎英泉作・(竹内版)埼玉県立歴史と民俗の博物館/(伊勢利版)ホノルル美術館
伊勢利版: https://pic3.zhimg.com/v2-4e2dd9750c34bfcf39d67f30a8ad7502_r.jpg
深谷宿,位于现埼玉県深谷市。渓斎英泉本来以画美人画闻名,这幅画中他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画中喧闹的旅馆里,飯盛女(为客人盛饭的女子)被神态各异地描绘出来。左边女子手提的灯笼上印有出版社的屋標。 在保永堂・竹内版里,右边的剪影只有人,后来的伊勢利版却追加了一条狗(完全不明白意义在哪里= =),并且重新调整了剪影的房子和人的浓淡,飯盛女的和服的颜色(也许是自己的固定观念太深,总觉得后版没有了剪影和远处深色房屋群的渲染,少了好多意境)。但是灯笼上的“竹”字屋標并没有更改(好难得!除此之外的画作绝对都是修改了等于嵌入广告的竹字商标),只是删除了出版社的红印章。中山道広重美術館藏有竹内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