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9,092贴子:660,344
  • 4回复贴,共1

明末明军军纪真相,到处烧杀抢掠,不应被掩盖。明亡于军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农民军起义也是没有办法,明末天灾人祸,官员贪污成风,大量腐败。官军纪律非常差劲,尤其以贺人龙、左良玉等是典型的纵兵。。左兵杀我是事实 ,明末很多地方军名为官军,实为兵匪,农民军中一些土匪趁乱烧杀抢掠,官军以剿匪为名的烧杀抢掠不亚于土匪。当然不是所有明军是这样,明军中如孙传庭部、卢像升、洪承畴及大小二曹等等部下纪律较好,战斗力高,如贺人龙、左良玉、李仙凤、左光先等兵,有其独特的战斗力,但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但是烧杀抢掠简直出了名,“宁迎闯王,不予左军。匪尚可活,左军杀我。”还有“匪过如犁,兵过如蓖。”都是当时的情景。官军的军纪败坏也逼得老百姓不得不造反。
不应该只说农民军烧杀,明军军纪差的部队不在少数,同样烧杀抢掠,这也是明末人心迅速失去的原因,,这是事实。
李自成三攻开封的时候,崇祯命其援救开封,左良玉一拖再拖,直到侯洵也苦劝,开封周王苦求,左良玉才勉强率领左军北上参加援救开封的大战,此战至关重要,大军云集,李仙凤、陈永福、刘泽清、虎大威、京营精锐由总督杨文岳督师,(后来的孙传庭出关也是为了参加此战,援救开封,只不过稍晚一点,结果郏县惨败。)加上左军,达30万之众。孙传庭虽然在关内练兵,但如生力军练成,算是预备队,最后时刻杀出潼关,明军必胜。(闯、曹二军不过十多万人,但火炮比官军多。)可以说是明末最后一次大围剿了,此战若败,明非亡不可。崇祯也最后豁出去了,寄希望于此关内最后一战。闯、曹屯兵开封坚城之下,损失甚多,官军本有胜算。杨文岳在朱仙镇下令明日进攻之时,左良玉发现农民军士气非常旺盛而左军自入河南以来连日抢劫,早已无战意,心生畏惧,当晚即疯狂撤退,被农民军发现并追杀,死伤无数,左良玉本人差点被擒,一路飙到襄阳才罢休。
左军疯狂撤退时遇到杨文岳军和虎大威军,左军为逃命不惜杀戮友军,在杨、虎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难逃,左军杀友军真是非常英勇。杨文岳几中流矢。(关键此时农民军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官军已经自相残杀,后来才知道左军要南撤,其他官军不肯让路,于是火并。)当时河南人据此多云明必亡矣!
左良玉一走,大局崩坏,结果是明军惨败,被农民军到处追杀,杨、虎等人如丧家犬般落荒而逃,孙传庭晚来一步,惨败于郏县。
左良玉被李自成打败,左军败军一路逃一路抢劫直到武昌,楚王不让左军入城,左良玉大怒,说我是崇祯亲自封的“平贼将军”,王师特来帮你保境安民,你不同意,那不要怪我。结果左良玉教唆+故意放纵士兵随意烧杀淫掠,血洗武昌城,无数百姓惨遭涂炭,尸体全部扔进长江,四次掠夺妇女,在军中侮辱后即命令妇女们跳江灭迹,不从者杀死推入长江毁尸灭迹。楚王和权贵们吓得战战兢兢,不得不逃出武昌。之后左良玉写奏疏一封,向崇祯汇报说左军清剿湖北农民军大胜,斩首如山,请求封赏。。献奉的首级都是屠戮的无辜百姓,有的下巴溜光,耳朵有孔,明显是女人首级。还有大量老太太的首级。崇祯无法,只能说左军大捷,加封左军诸将,望左军今后再接再厉。
左良玉军在“清君侧”时率军东下与马士英争权,行军途中积攒钱粮,长江两岸沿途无数富户遭到抢劫,左军任意杀戮抢劫,百姓惨死无数,左军低级军官如把总、千总等感觉左良玉即将灭亡,更是借筹款筹粮为名大肆带领手下烧杀抢掠,中饱私囊。(后来左良玉病死,大多数下级军官当了土匪),无数房屋被毁,妇****,部队行到九江驻扎,左兵大砍大杀,江水被染红。这纪律与土匪何异 ?
左军下长江是大事实,还有贺人龙屠临潼,剿白河等等,我只是没用文言文,这样的事实太多了。《明史》贺人龙与左良玉传都频频记载。。
左、贺等动不动说一村一县甚至一个大的地区的农民全部通匪,然后全部斩杀,之后掠走所有财务,连当地县令都得不到分毫。。
另外,贺人龙、左良玉军中始终存在大量抢掠的妇女这是事实吧。连孙传庭都说过的。
贺人龙和左良玉简直是典型中的典型,
战时保存实力为上,
见死不救不听指挥。
纵兵抢劫烧杀敛财,
拥兵自重虚报战功。
。。欺上瞒下,崇祯真没有办法。
使得明庭失尽农民
贺人龙还号称名将,左良玉被崇祯加封平贼将军,名将们的部下给明军做了好榜样,像左、贺这样的烧杀抢掠,焚烧房屋劫掠妇女,排斥异己、扰民害民甚于民军的明朝官军多的是。。打官军之名行兵匪之实。明朝怎能不失尽民心。。。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9-16 11:50回复
    还民众呢 吃饱了就不闹事和猪一样的民众 看鞑清进城 跟狗一样跪舔 贪生怕死 这种刁民除了把天下送给鞑子还能干什么好事


    3楼2017-09-16 19:49
    回复
      2025-08-29 09:16: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左良玉还不是东林党的狗,居然敢联合东林党发动清君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9-19 1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