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本人手长18CM,主玩《战地》《使命召唤》系列,最近也玩玩《泰坦陨落2》。
本人从《三角洲部队》《半条命:反恐精英1.6》《雷神之锤》开始玩游戏,时至今日也算是一个资深的FPS爱好者了。
本人的游戏握法是400DPI+40CM长度的鼠标垫。扶手高度66CM,桌面高度67CM。本人是肘部固定于扶手以挥动小臂为运动基础的甩臂流,鼠标横向移动15CM左右旋转视角镜头180度。我觉得握法和设备的细节参数都决定影响一个人握感的灵活性和舒适性。
针对于我自身特点属性我选择尝试过大量的鼠标。
罗技G300: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对称设计+多键位本来是玩MOBA的。但是键位倾斜度高根本不适合抓握的点击方式。前低后高又是趴握的人体工学语言。所以这是一个既不能抓也不能趴的奇葩**。
罗技G502:尺寸比较小,宽度窄能提供极高的抓握灵活性。整体握感如果采用半趴半抓是一个握感折中平衡性比较高的鼠标,这款鼠标最适合的是办公+休闲类型的游戏。而竞技类的无论是严格的趴握和抓握都不适合。尤其是侧面的狙击侧键对于抓握玩家影响较小,但是对于趴握玩家会严重影响操控的精准度+灵活性+舒适性。狙击侧键是就最自以为是***射击,所以罗技的新品再也没有这个设计了。
罗技G602:冷门的FPS神器,趴握的人体工学可以算是业界第一。超越我15年游戏生涯所接触过的任何一款鼠标的握感。无论是操控性和舒适度都是业界第一。至于一开始我带有质疑的信号抗干扰能力和所谓的延迟根本不存在。一部分人感觉到延迟可能是由于没有关闭鼠标驱动中的“加速”功能,从而产生了不线性的移动手感。还有报告速率设置到500其实已经非常够用了。而且这款鼠标一副电池用个300小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是一款被埋没的精品中的精品。唯一遗憾的是侧键设计画蛇添足,如果只有两个侧键就是百分百完美的鼠标了。
罗技G900: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款鼠标的存在和MOBA游戏的火热有直接关系。因为以前罗技的旗舰级鼠标都是以FPS为研发倾向的人体工学,所以到了这款鼠标就存在两边倒的评价。趴握的玩家一片谩骂,抓握的玩家一片大赞。由于G900趋近于水平的按键设计和对称而且宽度较窄的设计说明这是一款非常标准的抓握RTS类型鼠标。所以喜欢趴握的FPS不要再去尝试购买了,RTS玩家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充电有点坑爹。哪怕是后期的G903。
罗技G403:这一款鼠标的研发定位虽然是FPS,但是由于屁股的下划线没有触底+宽度过大。导致握感上虎口有顶手的酸痛感,另外无名指也会容易产生疲劳。这是一款失败的作品。远远不如G602的人体工学。但是网络玩家都是买新不买旧,哪怕G102这种东西也是有人买账的。对于这个作品我没什么好说的。
罗技 MX Master 2S:这款鼠标我一直很感兴趣但却没有使用过,从网评和图片来看掌心支撑度很足,前低后高。这种人体工学的设计在趴握来说舒适性应该很强,但是过高的掌心支撑是否顶手,过宽的宽度是否会导致无名指的疲劳感我就不得而知了。很想尝试,但是一直不敢购买。主要原因是侧键不好使用,本人游戏需要使用侧键进行近战攻击。但是这款鼠标的颜值是我最喜欢的类型,科技感十足。
最后对于罗技这个厂商的总结就是,他们拥有最好的按键手感,也拥有颜值最科幻前卫的设计语言,甚至曾经拥有最出色舒适的人体工学。但是企业由于急功近利总是高频率的更新换代自己的产品线,不断的依靠换壳等营销概念来圈钱。最终导致他们一些非常优秀的人体工学设计在极短的产品线营销过程之后就被厂家抛弃。从新款设计理念的浮躁和仓促致使众多老用户粉转路。
纵观雷蛇、赛睿、冰豹这几个牌子,无论人体工学的手感是否适合你。但是至少企业对于自身研发的人体工学充满自信心。一个优秀的人体工学模具是可以用十几年的,他们需要的不是模具造型的千变万化。而是在现有人体工学的基础上大量收集用户的信息反馈,在长达3到5年的产品研发周期中间谨慎的对现有的模具进行改良和升级。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企业对匠人精神的体现和对消费者的负责。
罗技这个品牌有点像兰博基尼,越来越喜欢盲目换壳。而且产品力其实是不断走低的。他们和媒体不断宣传一些玩家根本不需要的资源过剩的东西。诸如激光头,按键手感,滚轮设计,等等。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视玩家们对于其人体工学日渐衰落的问责。
尽管如此罗技这种厂商在商业上一定会获得成功。正如同兰博基尼这种厂商的成功一样。市场上大多数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一个产品核心的产品力。大多数玩家的游戏技术并不那么专业,大多数玩家接触的鼠标并不那么多。所以一个炫酷新潮逼格高名气大的夸张造型,一个图腾性质的灯,更能让大众买家为其充值信仰。说了这么多,最后我还是衷心的希望罗技可以在未来3年内出一款人体工学比肩G602的鼠标。我是真担心再过两年就买不到握感优秀的无线鼠标了。而现在市场上的无线鼠标是什么人体工学尿性老司机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