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安置吧 关注:276贴子:852
  • 0回复贴,共1

不弃事少离家近,怎得军强家国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By:凯旋网
“钱多事少离家近”,是很多人对工作的期许和愿望。
有的时候,为了“事少”、“离家近”,钱少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钱和事的多少以及离家远近,对于某些人而言,是可以选择的,是可以取一个平衡值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只是这个“大部分人”里面,从来都不包括军人。
1
军人生来为打仗。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军人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试想,一群时刻准备打仗的人,一群始终讲究服从的人,一群永远为人民服务的人,如何能够在“钱和事的多少以及离家远近”上面有选择和取舍呢?
从来都没有!
建军90年了,中国军人依然是牺牲、奉献、坚守的代名词,这一点固然有其职业属性的原因,但是也与无数军人个人的职业道德、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息息相关。
否则,面对战事、面临危险、面对任务时,一定不会有那么多军人不顾自己的安危,视死如归,逆向而行!

2
晓阳是我的师弟,今年毕业分配,家是帝都(北京)的。
此人品学兼优,军事素质过硬,军校四年期间,多次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军事比武,都有上佳表现,因此在大三学年结束时就荣立三等功。
如此优秀的军校学员,在毕业综合素质排名上面自然不会落后。
综合排名第一的晓阳没有选择相对舒适的某基地,也没有去离家较近的帝都郊区单位,而是选择了边疆。
被我问及选择边疆的动机时,晓阳拿出一副面对熟人时放荡不羁的面貌来,“师兄,我这在繁华都市待了太久了啊,也要去大伙口中落后、偏僻、艰苦的地方看一看、待一待,否则,您说我这人生也太不完整了吧!”
面对我的疑问,晓阳虽说可以如此调侃。
但夜深人静,当他面对无眠的自己时,却情不自禁地认真起来。
在即将离家、奔赴边关的前夜,晓阳无眠,凌晨3点在朋友圈写下这么一段话——
好像写完这一段之后,他又想起了一句话,于是将之公布于评论区,这句话是——

3
李大哥已经是某军属侦查营的营长,在驻地安家,费尽艰辛,将妻子的工作调到了驻地,一家三口好不容易团圆了。
然而,一纸移防命令,李大哥又将去到千里之外,正如当初毕业分配一般,李大哥又得离曾今的恋人、今日的妻子而去,只是,此刻,李大哥抛下的还有可爱的孩子和刚刚团聚的小家。
面对如此“变故”,要说心里一点想法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李大哥也承认。从军14年,婚后6年,才结束14年的异地恋、6年的夫妻分居,而今终于团聚了,小窝还没暖热,就又要面对分离,也难怪李大哥慨叹“天意弄人”!
只是,李大哥深知此次换防的重大意义,也知道自己只是军队这场调整改革当中最普通的一员。但与此同时,自己也是一个侦察营的营长,若自己都不能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又如何去要求自己的下属呢?

4
在经历近一个月的失联之后,李大哥终于发了朋友圈——

简单的表述,告诉关心自己的人“一切安好,却也任务繁重。但是,依然没有忘记学习,放弃提升自己。”
李大哥只是200万军人中的普通一员,没有关辉事迹,未曾获得多少荣誉和表彰。
只是,他从排长、连长、作训参谋、营长,一步一步,踏踏实实,不叫苦累,不诉委屈,为青春年少时心底升起的家国情怀,为成为军人之后的肩头责任,为了远方若隐若现的万家灯火,放弃了“事少离家近”,只为那“军强家国安”!

5
令人觉得惊奇的是,晓阳和李大哥素未相识的两个人,后来告诉我,他们去单位报到和换防的途中,手机里播放的歌曲都是《青春热血》,而且都是单曲循环......
听到这个细节,我不由得明白了军人的放弃与获得——
不弃事少离家近
怎得军强家国安
我的耳边也回荡起《青春热血》的旋律——
青春热血,挺起男儿的尊严;
青春热血,挺出英雄的伟岸;
青春热血,流淌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即使倒下,也要朝着胜利的方向,勇往直前!
-END-
今日作者

有偿(日常)征稿:征稿规则2.0
投稿邮箱:81kx@81kx.com
小编微信&电话:15010221753


1楼2017-08-07 16: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