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8,386贴子:74,757,243

不仅是洞朗,印度你还我国土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1年东章瀑布地区和多果尔草场被印军强占,面积37平方公里.
2014年印军生吃中印双方提布列争议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还越过无争议国界拆毁了中国200米公路,逼中国只能向西绕道修边防公路,但中国军队没有高层指示也不敢进入争议区.

  错那县城的海拔是4370米,比“世界高城理塘”还高,理塘的海拔是4200米。理塘人民在他们的城门上写着“世界高城理塘”,他们很聪明,没有加“最”字。要我说错那也该修个城门,写上“世界高城错那”的字样,多少可以提高一些错那的知名度。
不过,错那和理塘虽然海拔上只差170米,景色上差距可就大了。理塘有树,有草原。错那却光秃秃的,只有雪山。按气象专家的说法,错那属于典型的高山气候,寒冷干燥。大自然只给了错那一个雪世界。
  西藏军区某边防团驻守在此。这个部队1959年进驻此地,负责守卫近200公里的边境线。条件非常艰苦,任务十分艰巨。六年前发生的那场著名的“东章对峙”,或者叫“东章反蚕食斗争”,就发生在这个地区。
  东章位于错那县东南部,属著名的麦克马洪线东段,面积37平方公里草场丰饶。但在1962年那场自卫还击作战之后,这里仍不稳定,对方不断向前蚕食,与我方发生争端。
  1999年7月,错那牧民在东章草场放牧时,在ML山口,遭到了对方巡逻兵的阻拦。为了保卫边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边防某部即派出一支小分队前往该地区执行巡逻任务。在执行巡逻任务时,我们的巡逻小分队与对方的巡逻部队遭遇了,双方于是发生武装对峙,长达3个月(准确说是82天)之久。
  所谓武装对峙,用我理解的话来说,就是我军官兵在边境武装巡逻时,与对方官兵在边境争议地区遭遇了。双方都声明,脚下的土地是自己国家的领土,要求对方退出。但双方都不退出,于是就僵持在那里。军事上的术语就叫对峙。
  保卫国家领土,捍卫主权完整,在这个时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面对面的,是具体而又艰巨的。
  当时我军与对方发生对峙的小分队,一边向上级报告,一边纹丝不动地坚守在原地。那个时候,绝没有谦让一说,绝没有“退后一步天地宽”一说,也绝没有先退回去以后再商量的可能,就只有“坚守”这个惟一的选择。谁退让,谁就意味着放弃,对方就会占领该地,或曰蚕食对方的领土。
  过去,这样的对峙也发生过,但从没有持续那么长的时间,也没有在那么高的海拔点上:4785米。4785是什么概念?已经到了雪线以上,到了鸟也难以飞临的山顶。不仅缺氧,还缺粮缺水,无房无电,更无人烟。我们的官兵就在那个山口驻扎下来,搭起帐篷,并用石头垒好工事,日夜坚守着,日夜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和官兵们一起坚守的,还有八个藏族民兵,和六个组织牧民来此地放牧的地方干部,共计20余人。


1楼2017-07-31 09:42回复
    当然,印军也同样没有退缩,就地坚守,也搭起了帐篷,垒起了工事。他们也在尽他们的职责,履行他们的义务。
      什么是国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国界是遏制人类贪欲的界线。是一个国家民族主权的底线。可惜人类的贪欲永难遏制,至少在当下很难遏制的。那么,只有靠武力来控制,来防范来抵御了。
      除了山口的对峙外,我部队又在距山口50米远的地方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并派出部分兵力,登上了ML山口的我方山顶,居高临下地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
      对峙期间,官兵们的一日三餐,都由SY的连队保障。在山下做好后,再背上山去。一支勇敢而又吃苦耐劳的背山队由此诞生,那些背山工大多是藏族同胞。他们一天要背上背下跑四次,有不少路段都坡陡路滑,没有任何可抓拿借力的东西,路面除了碎石还是碎石,一不留神就可能踩滑。非常危险。从SY到ML山口,再顺利也得走两个小时。每天跑四五次有时五六次,藏族同胞们都毫无怨言。
      我想起了王将军给我讲的一段话,他说,我之所以那么热爱西藏,一是因为我一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在西藏,二是藏族人民感动了我,藏族人民是太好的老百姓了!他们淳朴,善良,热情,忠厚,让我一生难忘。我们作战时,藏族同胞就背东西沿途保障我们。他们自己带来的干粮糌粑吃完了,宁可饿肚子,也不碰一下背在背上的干粮,那里有压缩饼干,压缩面条,一拿出来就可以吃的。但他们说那是给解放军打仗用的,不能动。他们抬伤员时,生怕伤员硌着,脱下自己的羊皮袄铺在担架上,上山的时候,为了不让伤员难受,前面的蹲着走,后面的举着抬。真的是太好了。你敬他一尺,他必敬你一丈。
      东章对峙期间,由于路途远而险,无论多热的饭菜,无论用什么保温筒,送上去都是凉的。而且由于极度缺水,官兵们的饮水问题也无法解决,部队只好改送稀饭,用稀饭里的水保证官兵们的身体需求。
      这都不算什么。吃凉饭凉菜,喝稀粥,睡潮湿被褥,洗不成脸刷不成牙,这些都没什么。毕竟,后方在尽全力提供保障。关键的问题是,官兵们每天都面临着战争,也许稍不留意,仗就打响了,一旦打响,他们是真正的第一线,他们与对方——随时可能成为敌人的对方,是面对着面脸盯着脸啊。
      但没有人害怕。一天又一天,他们坚守着。他们知道自己代表的是什么,是国家,是军队,是人民。
      


    2楼2017-07-31 09:42
    回复
      2025-08-22 16:56: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7平方公里的多果尔草场的丢失
      提起印军的蚕食,当地牧民都愤愤不平。在浪波乡,很多牧民都谈到多果尔草场。那是一座牧草茂盛、坡度柔缓的边境山,当地牧民夏季经常去那儿放牧,按当地牧民的说法,以前羊群可以放到那边山脚下,后来印军在山上建了个房子派几个兵一守,那边的山坡就去不了了,羊只能放到山顶,再过几年,印军又在这边山脚下垒了一圈石头当工事,天天有兵把守,再去多果尔,中方的牧民已经没有地方可以放牧了。


      3楼2017-07-31 09:42
      收起回复
        信儒学,得心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7-31 09:43
        回复
          哨站在东章以西,SY在东章以北,在此也驻了二团一个连。东章中方通了公路上山顶,印军至今还是人背马驮,但阿三还是赢了,中方丢了牧场,文中那位成都军区的负责军官还好意思跟臧民喝酒。
          SY-----桑垭,在错那县浪波乡(兰普乡)乡政府附近

          桑垭:


          5楼2017-07-31 09:43
          回复
            多果尔草场的可能位置:

            东章曲或浪波河在这个瀑布峡谷处的这个山口就是ML山口(莫林山口?)
            提起印军的蚕食,当地牧民都愤愤不平。
            在浪波乡,很多牧民都谈到 多果尔草场。那是一座牧草茂盛、坡度柔缓的边境山,当地牧民夏季经常去那儿放牧。
            按当地牧民的说法,以前羊群可以放到那边山脚下,后来印军在山上建了个房子派几个兵一守,那边的山坡就去不了了,羊只能放到山顶。
            再过几年,印军又在这边山脚下垒了一圈石头当工事,天天有兵把守,再去多果尔,中方的牧民已经没有地方可以放牧了!


            6楼2017-07-31 09:43
            回复
              浪波边防派出所
              重点管控的方向有两个:除了达旺方向,还有一条东章通道,在地理上与“肖”牧场和“棒”山口也就一山之隔。
              “肖”和“棒”山口都属于浪波派出所的管辖范围。
              “东章-3656 巡逻路”
              东章瀑布在藏族人心目中是个圣地,到这里来参拜的信众很多,以前,浪波河上有座桥,中国老百姓都可以过河到瀑布下亲手接取圣水,但2001年,印军把桥拆了,还在河边设了一个哨点,从那以后,中方的活动就只能止步于我们的脚下了。目测从瀑布到我们跟前的距离应该有1公里多,就是说,在拆桥之后,印方生生向前推进了1公里多。


              7楼2017-07-31 09:44
              回复
                ML或4785山口、多果尔或东章草场猜测


                ML山口和37平方公里草场猜测


                东章对峙最后的胜利者是阿三啊,现在他们的哨所就在东章瀑布附近.


                8楼2017-07-31 09:44
                回复
                  2025-08-22 16:50: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美军地图在东章瀑布这里的麦线划的是一条直线:

                  东章瀑布这条河标注为错那曲
                  看下面的图,前面两图是西侧印军的哨所就在山顶,海拔4850m;最后一图是在东章瀑布西侧,可以看到印军的哨所(海拔4320m)及中印双方通往山顶的路。

                  印军的哨所,海拔4850m


                  印军的哨所,海拔4320m
                  这些丢失的土地,不打是肯定拿不回来的.


                  9楼2017-07-31 09:44
                  回复

                    东章瀑布

                    徒步在满目翠色的峡谷滩地、珍珠抖落般的山涧小溪、斗艳怒放的各色野花。
                    更有如玉带高悬的高山飞瀑。
                    东章瀑布,行走在浪波边境线上,不但可以领略高山峡谷原生态景观外,还可以体验"达桑洞藏"和水葬台的重生与入死。
                    印度强占我东章瀑布,多果儿草场共37平方公里土地.


                    11楼2017-07-31 09:45
                    回复
                      东章瀑布附近的麦拉山口(Mera Pass;ML山口)
                      那场著名的“东章对峙”,或者叫“东章反蚕食斗争”,就发生在这个地区。
                        东章位于错那县东南部,属著名的麦克马洪线东段,面积37平方公里草场丰饶。但在1962年那场自卫还击作战之后,这里仍不稳定,对方不断向前蚕食,与我方发生争端。
                        1999年7月,错那牧民在东章草场放牧时,在ML山口,遭到了对方巡逻兵的阻拦。
                      为了保卫边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边防某部即派出一支小分队前往该地区执行巡逻任务。在执行巡逻任务时,我们的巡逻小分队与对方的巡逻部队遭遇了,双方于是发生武装对峙,长达3个月(准确说是82天)之久。

                      错那县浪波乡东章瀑布东边的Thang La (pass):




                      12楼2017-07-31 09:45
                      回复
                        2014年印军强占提布列地区
                        下面是印度时报今日凌晨发表的文章的机器翻译:
                        印中对峙结束,军队撤出拉达克
                        TNN2014年9月27日,02.56



                        13楼2017-07-31 09:46
                        回复
                          这次印军又充满胜利感,阿三认为每次都是中国先眨眼了,自己便宜多些。这次中方对策难以理解之处是为什么不针对阿三在争议区修路发难?阿三竭力阻止中方修路,可中方对印度修路竟置若罔闻,这是搞啥子名堂!



                          14楼2017-07-31 09:47
                          回复
                            呵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7-31 1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