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大的红豆杉群

天灯洞景观

村民与千年红豆杉合影
早就听说贵州天柱县高酿镇甘洞村寨边有群“神奇”的溶洞,其山头上长着一群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 红豆杉。“红豆杉树下有大小水井20多口,冒出的泉水格外清爽甜蜜,村民喝着这泉水疾病减少,姑娘们喝着这泉水长得水灵灵的,后生小伙喝着这泉水脸儿白皙皙的,寨上多数老人70多岁了还上山下田做农活,人称甘洞为‘长寿村’……”
日前,笔者去到甘洞村,这里离天柱县城24公里,海沷700米,青山连绵,树林茂盛如群龙驾雾腾拱,把村寨遮得若隐若现,满目苍松铺翠,似万竿凌云参天,境内山谷凹凸,灰岩密布,溶洞群就藏于寨子底层、树兜脚下。溶洞群有干洞、水天洞、神仙洞等,大洞小洞,洞顶都有几个天眼,阳光透过天眼,直为洞内照明,故而名曰:“天灯洞”。
干洞位于甘洞村良里坪,洞口位置较高,状如虎口,两根巨大钟乳石当中垂挂,犹如两颗锋利的虎牙,入洞10余米处,有个宽数百平方米的洞厅能容数千人。洞顶有脸盆大小的两个窗口,在洞内抬头一望,如同两个大笼天灯高悬厅堂。正午,阳光直射洞底,潮湿的泥水把光反射到洞壁上一个个形状不同的钟乳石上,呈现出一个天然的五光莹屏:海底世界里万物云集,狂欢舞唱,金光闪闪,恰似一场盛大联欢会喜迎远道而来的贵朋佳宾,盛况让人惊呀,点赞叫声不绝。
洞顶山上是甘洞斗牛场,场子为盆地状,周边岩条围着,约500多平方米宽,这是以前甘洞周边村寨侗家村民斗牛盛会的集结地。洞背是千家寨,传说以前这里坡上坡下,湾内湾外都是房子,一幢连一幢,雨天进寨不湿鞋,人称千家寨。
从干洞出来,行走林间大小弯路10几拐,去到神仙洞(八仙洞),这洞位于甘洞村寨左侧1公里处“狮子望月坡”,洞内景物奇特。天柱县老县志记载:“八仙洞,在城南居仁里甘洞与隆场西南二里许,内有石像仙器,可容数百人”。
在洞内往右侧看,一股凉风扑面而来。村民介绍:这有一条阴河,绿水幽幽,水大时,村里人常用木条扎成木排在此划游,水洞全长1000余米,洞道千曲百折,宽窄不一,最宽处约8米,窄处仅容一人弯腰前进。进人深处,空气稀薄,呼吸困难,游人至此,畏缩不前,迄今无人到过尽头。洞左侧是一个长约100米,宽7米,高30米的大洞厅,洞厅上方有一排四孔天窗,仍与干洞洞顶一样如天灯高挂,四个大小不一的天灯笼一线悬顶照亮厅堂,但天光直射洞内比干洞大笼天灯亮得多,射进洞的光线一日多变,早晨晨光从绿草中返射洞内往往是绿光闪闪;中午太阳直射,在灰岩壁衬映下泛起黄黄光彩;夕阳西下,射进洞厅的光红绿相间,似彩虹、似霓灯……
岩壁和洞顶悬挂的钟乳石似幕帘、蘑菇、葵扇等,光怪陆离,蔚为奇观。
1963年,当地村民于洞外辟土造田,从洞内开渠引水灌溉农田,洞内钟乳石水滴渐少,光彩略减。
然而,在洞外周围斜坡上却长着一片绿油油茂密的红豆杉群,大树带小树,年年生长,树越来越多,面积也在逐步扩大。84岁村民杨光英介绍说,这些红豆杉就长在神仙洞上,十分茂盛,两个成年人牵着手才可抱上的红豆杉至少有近20棵,最大的几棵要三个成年人以上牵着手才围抱得过来。这些红豆杉至今有多少年谁都说不清,小时候,杨光英92的爷爷说他懂事时,这些树都是这么大了,有几棵更大的,树心空了,里面可摆上一张八仙桌。
洞不在深,有天灯则明,“天灯洞”洒满天庭华堂之光、呈现海宫殿之美,让一方百姓饱尝了天地之佳景;“天灯洞”哺育了一片绿油油的红豆杉,护佑了一寨村民健康长寿,甘洞人享受着生态的大福!近年来,当地政府引导村民抓住脱贫攻坚的机遇,为甘洞村红豆杉挂牌保护,利用原始生态的优越条件开发乡村旅游,“天灯洞”正逐渐成为带动全村发展的“致富洞”。
(通讯员 龙胜洲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