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詞彙“有風駛盡𢃇”,通常用來比喻某些人在得勢的時候仗勢淩人,不留情面,這是其貶義的一面;其也有褒義的一面,即是指在好時機來臨的時候,充分利用天時地利,獲得最大的利益。
廣州鄰近珠江出海口,舊時航運業發達,開船運貨的人認爲要“有風駛盡𢃇”,指的就是當在航行中遇到順風時,就應當鼓盡風帆、開足馬力,抓緊這個最好的時機向前行進,這就是這句粵語詞彙的來源。
有風使盡𢃇中的 【𢃇】指的是帆 而不是舵。
粤拼:lei5 英文解釋:a sail
在《廣州話俗語歇後語》一書內,看到「有風使盡𢃇」一條,其解釋:「有風便把船帆放盡來用。諷刺人有權力時,便使盡威勢,不留一點餘地」
一直以來,全世界都說沒有「𢃇」這個字,香港政府的常用標準字庫裏,到最近才因電腦技術發達,新造了一個「𢃇」字,它是廣東人自創的簡化字,本字是「㡙」,解作「帷幔」即「帳幕」或「帘布」的意思。
行船時隨風揚起的帷帳叫做「帆」;而「帆」與「翻」近音,遭船家忌諱,遂改用與「利」音相似的「㡙」。由於「㡙」是個少見的古僻字,所以廣東人便發明了「𢃇」字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