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吧 关注:4,022贴子:13,863
  • 4回复贴,共1

如何评价作家萧红 的文字?她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地方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18201


1楼2017-07-18 19:41回复
    徐卓尔律师
    86 人赞同了该回答
    --------------------------------------------------------------------
    萧红的书只看过那本《呼兰河传》,确切的说是之前只看过那一章,几年后突然想起来仍然是回味无穷,就整本书都找来看,却觉得其余部分都抵不过那一章。
    《呼兰河传》第三章,写的是她和她的祖父,还有那个花园。整本书,感觉就只有这一章是有颜色的,明亮得像是块砸进死水的石子。《呼兰河传》是萧红去世前两年写的,算是她对自己一生的追忆。我也无意探究那些八卦,不过简单的看看她短暂的一生,也许最明亮的也正是和她祖父在那花园里的日子。她的生活就在那个院子里,那院子就是她的世界——蝴蝶、蚂蚱、青草、被院墙围起来的蓝天白云。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漂泊一生的萧红,末了仍然记得那么清楚。或者她也记不清楚了,她是向往啊。 编辑于 2011-08-2286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知乎用户45 人赞同了该回答
    萧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个人遭遇以及她独特遭遇所给予他对于文字的态度和把握。
    《生死场》已经足够能代表她。
    萧红生平:
    萧红的生平或许可以用这样一个意象来概括:一个总是艰难、笨拙地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到处流浪、漂游,并在一次次临产前被人或处于被人抛弃不顾的状态。
    1911年5月出生,取名“荣华”,大名张乃莹,少年缺乏父母、祖母的爱,唯祖父爱之。
    1927年由家乡呼南镇转到哈尔滨“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初中一年级。被家里许配给汪家少爷汪殿甲,东北法政大学学生(据说因汪吸食鸦片而不爱)。爱恋表哥杜宗虞。
    30年毕业后,萧红与家庭决裂出走(随表哥、汪随后)北京。与汪殿甲同居。
    31年与汪重返哈尔滨,住旅店、怀孕,住了半年汪溜走,被扣。
    32年6月向《国际协报》副刊求助,结识萧军。
    32年8月大水,被副刊主编接到斐馨园家,随即生孩子,弃婴医院中,与萧军同居,生活艰苦,列巴加盐。
    33年底《国际协报》发表小说《王阿嫂的死》。一颗困苦中敏感的心——“家,没有阳光,没有温暖,没有声、没有色,寂寞的家,不生茅草荒凉的广场。”
    33年10月《跋涉》出版。
    1934年6月两萧离开哈尔滨上青岛。同年10月给鲁迅写信,问鲁迅可否帮助看稿(萧红的《生死场》),10月9日接到回信。青岛时期生活较有着落。
    1934年11月因抗日问题被迫离开青岛往上海,到后要求见鲁迅,遭到婉言拒绝。11月30日终见。鲁迅将20元钱借给两萧,与鲁迅结成亲密关系1935年12月出版《生死场》,鲁迅作序。
    36年7月因心情不好,赴日本学习,遭遇感情纠纷(新的恋爱)。
    37年1月重返上海。
    37年10月与萧军离开上海赴武昌,结识端木蕻良。
    38年4月与萧军彻底分手。怀着萧军之子,与端木结婚(举行简单婚礼)。
    39春孩子临出生前,端木去当战地记者。
    40年1月与端木往香港。
    40年12月完成《呼兰河传》,41年在史沬特莱的帮助下住进医院,被注射空气针,再未站立起来。
    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端木又有危险时暂时弃萧红,骆宾基护理。
    42年1月住院,被误诊喉瘤,开刀。19日在纸上写:“我将与蓝天碧水共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42年2月22日去世,25日骨灰葬于香港浅水湾坟地。
    57年8月15日迁葬广州东区银河广州革命公墓。
    ————————————————————————————————————————————
    《生死场》解读:《生死场》写于萧红34年在青岛时,1935年12月作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它被视为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一样,同为表现东北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表现在日寇铁蹄下苦难东北人民的作品。而这更进一步被引申为“民族寓言”,一部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反帝国主义作品。但是这一解读却与萧红作品自身发生了矛盾。此部作品共有17节,第十节(此节为转插节)之前,写的内容与抗日无一点关系,展示的是在一片土地上的农民们千古不变的生活。而其中又以女性身体所遭受的残酷与折磨的描写为最主要内容。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部反映日寇铁蹄下东北人民的作品却要用那样多的笔触去写不相关的内容?而这一问题,又与对萧红作品的“结构散漫”的外表联系起来,被视为是作者结构上的失败。或做其他方式的解释{《批评空间的开拓》P308,胡风的《读后记》,《萧红全集》P146虽然承认“全篇的女性纤细(?)”,但却突出了“非女性”的雄迈,从而将《生死场》与抗战、与民族国家话语相联}。但是正如《生死场》自身所不可掩盖的冲击和刘禾女士的分析:“对于萧红来说,生命并非要进入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大意义圈才获得价值。在女人的世界里,身体也许就是生命之意义的起点和归宿”。所以尽管在《生死场》中,从第七节开始发生了一种时间的变化,形成了一种结构的转折。但是这种转折却并未带来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式的两重天地的转变,所以也无光明箭头的指向。其实作品以金枝上城的经历寓示了一种苦难无法逃脱的死结。所以这“生死场”,日寇来之前如此,来之后也如此,几乎示一个永恒的“生死场”。 ——姚新勇
    与鲁迅的内在气质的临近:
    《生死场》既不是抗战的宣传、民族国家的寓言,也不是纯粹的女性主义所能概括的。无可否认,全书充满了有关女性身体困难的书写,就此而言是从一个女性的感受出发展开的作品。但是这种感受与其说是女性的,毋宁说是泛母性的、泛生命的。
    这里的女性身体作为“生死场”的展开,指向的并不仅是男性对女性的摧残、男权对女权的控制,而含着一种生命生死交替的自然的自生自灭。也就是说,女性身体的苦难,并非是男性/女性这一对立结构的碾压,也不是无处逃遁的男性菲勒斯的先在控制,所以,对它的展开,就不是指向男/女二元对立的拆解,不是指向解放,而是对生死轮回的自然“本相”的展示。(作品中充满了对各种生命:人、动物、植物之间的生命感的沟通与流动)
    正是在这里,体现出了萧红与鲁迅内在气质的临近。编辑于 2012-12-16


    2楼2017-07-18 19:42
    回复
      青衣
      真正能说的都在眼睛里
      24 人赞同了该回答
      ------------------------------------------------------------------------------------------
      论文学评论的恰当范围。
      首先什么是文学。
      文学的本质,我以为是描述人生而为人的痛苦。这当中包含:被天赋折磨的痛苦、被他人折磨的痛苦、被环境折磨的痛苦。基本上我以为后两者也不过是前者的表现形式。天赋不是个褒义词,它代表与生俱来的一切,肤色、国籍、家庭、性别、阶级、取向,决定一个人的爱欲与冲动。天赋无法改变无法逃避,只能与之共处,这种共处就叫做自我认同。文学的表达形式,有时候是提出痛苦的一种类型,比如一个人无法认同自己,包括《耻》、《断背山》、《月亮与六便士》。有时候是找到告慰痛苦的方式,例如《船讯》,仅仅是告慰,不是解决。萧红在我看来就是告慰的高手,她描述连绵不绝的饥饿和萧索,人物的命运在牲畜与田亩的命运中已经呈现。对于宣称没有读过萧红的人,我建议你读读史铁生的短篇,花不了十分钟,他讲的也是告慰。由于人类历史延绵千年,作品堆山填海,很难再提出新的问题。那么作家在比拼什么呢?实际上是比拼描述角色与真实世界之间复杂关系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说,提问的高度也就限定了回答的高度。当角色的困境被准确、生动的描述出来,不再需要作者给出解答,读者已经明白那条真正的金线:痛苦无法解决,问题无法回答,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只有忍耐。基于此,我认为萧红是被划入文学范畴的女作家。对她的评价标准,因此与对故事的评价标准截然不同。
      其次,什么是故事。
      故事是一个或多个人物彼此纠缠的一段经历,它可以是小说、电视电影、话剧、戏剧、一段口耳相传的八卦。不论表现形式如何,它的重点都是高潮和结局。对比故事的起点,例如人物是怎样相遇的,怎样相爱的,为什么被联系在一起,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要重要的多。读者很容易发现,有些好故事的起点简直莫名其妙,但后来的发展却高潮迭起,令人难忘。也就是说,相比于文学的价值在于提出问题并暗示问题不可解,故事的价值恰恰在于回答问题并证明问题可解。由此,故事的作者在比拼的就是回答问题的技巧高下,它通常表现为前期渲染问题的难度。例如婚姻中门第高低差异(电视剧《门第》)、追求一生爱一人而不得(小说《甄嬛传》)、身在敌营如何完成任务(电视剧《潜伏》)、得到人类的尊重并发展自己的文明(电影《猩球崛起》)、在无缘社会中保持着自由和魅力(村上春树)等等。但最终,这些问题会借助曲折离奇的剧情、花样百出的事件、如有神助的人物得到解决。人们很容易代入故事,去体验多样化的人生,因为过瘾。但很少有人愿意生活在文学中,那里很不愉快,且无法重来。一旦你深入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产生的体验,即使是富贵温柔乡的《红楼梦》吧,你愿意做宝玉么?文学的价值在于即使你只读前半本,也深知风流云散是注定。
      认为人生的问题到底是可解还是不可解,评价那些把人生过得很糟糕的人(例如你们眼中的萧红),是否归因于她缺乏人生智慧,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光是文学和故事的区别,同样也是两种人生观的区别。请各自对号入座。
      无须讳言,无论是写文学的还是写故事的作者,都在表达极其私人的感受,并受到自身命运及眼界的限制。活的比较失败的作者被命运玩弄股掌之上,真正信服前述文学的必然性,即困境的不可解,将之贯彻入作品,赋予角色。极少极少严肃文学作家活成了人生赢家,极少极少的这一群,内心体验着巨大的割裂。他知道自己只是,运气好。
      最后,文学评论的恰当范围。
      敬畏,应当是对文学的第一态度,人物一旦成型就自行成长凋零,如同一个活人,无法屈从于作者对主题的要求。他的行动不再存在“正确性”,不再是通向结局的必然道路,而只需要满足“合理性”,即当时当地确实可能想到及可以做到。文学评论的关注点应当在于作者描摹真实世界的能力,让读者借此判断是否符合“合理性”。糟糕的作者给不出环境的限制,人物天马行空无所不为。
      在敬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评论文字的节奏、词汇的准确、氛围的协调、结构的完备、人物的鲜活、对话的生动。这些同样也可以用于评论故事。
      萧红是个好的文学作家,前述可见。她是不是个好的讲故事的人呢?我认为也是的。她的文字简短急促,客观上是写的太多(急于换钱)无暇修改,但也是战乱时代及人物颠沛流离命运的恰当体现,视野辽阔,不光横贯东北广袤的土地更在时间上纵横永恒的乡野,词汇直白有力,萧索凋敝的氛围贯穿始终,因为那本来就是她故乡的样貌。硬要鸡蛋里挑骨头,只能说有些人物写着写着就没了,可那地方什么东西不是活着活着就死了?相比于著名的《呼兰河传》,我更爱《生死场》,人活的和村口一棵树也差不多,在六道轮回之中一块儿迎接命运吊诡。
      -----------------------------------------------------
      至于人家的私生活,关你P事。
      ----------------------------------------------------
      编辑于 2015-07-18241


      3楼2017-07-18 19:43
      回复
        我有一个仙女棒
        你就像黑夜,拥有寂静与群星。
        17 人赞同了该回答
        ----------------------------------------------------------------------
        谢邀。
        在这里想说说“女性意识”。
        萧红的《生死场》是一部让人极不舒服的作品,在里面你可以读到,怀了孕的女人,如同一条赤裸的鱼在炕上挣扎,要分娩;而屋外,猪、狗也在生产——女人,是和母猪没有分别的。
        她写,女性只是一个生育的工具,和牲畜没有什么不同。
        她还写,婆婆和乡邻是如何虐待一个小媳妇儿致疯致死。
        她从来都是冷酷的、直白的、不留情面的。
        女人,命如草芥,命比蛆贱。可偏偏,女人在被欺辱的过程中,渐渐学会了把痛苦施加在同类身上,以致于女人不仅得受到男人的压迫,还要互相残杀。
        但是萧红从来都是认命的,她曾经说,怀着孩子还能有男人要我,大概是福气。
        再看看张爱玲,她说婚姻是交易,可她从不认为婚姻是命运。
        所以再看《呼兰河传》,不难理解“命运”这个概念在萧红身上的作用。原生家庭的无奈,辗转流落的生活,还有爱情生活。她就像那个叙述者萧红一样,始终平静的、直接的理解生活的苦难。
        理解,但是绝不甘心。
        编辑于 2016-02-14171
        陈章鱼
        人丑就该多读书,公众号:章鱼读书
        33 人赞同了该回答.
        -------------------------------------------------------
        (萧红)后来跟萧军又吃了那么多苦,一天天地在家里喝白开水充饥等萧军,而萧军哪天终于挣到钱,带回大列巴(俄式面包),倍儿高兴,坐在她对面津津有味地吃,吃到最后一口:“哎哟,太对不起了,你吃吧。”——他把萧红给忘了。读书时,常会有一些段落,让我看完之后恨自己生人太晚。上边这段,是让我恨得最深的。.
        .发布于 2012-12-16


        4楼2017-07-18 19:46
        回复
          大家怎么看11
          力求客观


          5楼2017-07-18 19: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