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户史明吧 关注:1,569贴子:6,456
  • 6回复贴,共1

【继续谈翻译】ギャル与ガー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的速度大概也就一个月写一篇了尽力而为了。
微信公众号,分享我的一些思考。对翻译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看看的~



IP属地:湖北1楼2017-07-17 10:04回复
    不起眼的翻译经,第三期。这次来谈一谈两个由片假名构成的外来语,ギャル与ガール。
    先翻译一下维基上的日文解释吧。
    ギャル,来源于英语上指的是年轻女性的girl(发音为[gəːrl]ガール),美式英语俗语为gal(发音为[gæl] ギャル)。
    如果单纯的从外来词的本意上来解释,girl(ガール)与gal(ギャル)其实是一个意思,区别紧紧在于英式美式。不过在日语上,由于日本独有的ギャル文化的发展,让这两个词从文化上完全区别开来。
    远的暂且不说,本季新番就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就拿这两部动画来进行说明吧。
    首先是《はじめてのギャル》。

    关于这个标题的翻译方面,台湾角川翻译为《辣妹与我的第一次》,国内视频网站直译为《第一次的辣妹》,有些论坛干脆直接叫作《第一次的gal》。
    除去调侃和图方便省事的意味,最不合适的无疑是把ギャル直接写成英语的gal了。因为在国内,几乎没有ギャル文化,大众对于ギャル文化的认知度极低,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广大汉化组的贡献以及近年某剁手平台艹猫游戏的火热,一提到gal,第一反应多半会是galgame这种游戏类型了。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直接处理成gal,是非常不妥的。而从其他的译名,我们可以看出ギャル通常的译法,就是“辣妹”了。
    辣妹是始于1970年代日本当时身穿新的时尚服装女性之总称,在泡沫经济时期时成为意指年轻女性的词语,原宿是其起源地之一。现在主要是用来称呼穿戴“辣妹服饰”的10~20多岁的女性。头发一般为染成茶色(茶髪)或者浅色系的挑染,身着校服,脚穿泡泡袜和没有鞋带的皮鞋。而如果皮肤染成黑色,那就称之为“黒ギャル”(黑辣妹)。


    IP属地:湖北2楼2017-07-17 10:05
    回复
      2025-08-28 00:28: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具体还可以细分为“原宿系辣妹”和“涉谷系辣妹”。以上就是关于日本辣妹的一些基本印象了。不过由于本文章是讲翻译的,就不在辣妹文化上多做说明了。
      还是继续回到翻译上来吧。再说本季新番的另一部作品,《アホガール》。

      台湾的青文出版社将其翻译为《单蠢女孩》,国内视频网站直译为《笨女孩》。无论是哪种译法,这里的ガール(girl)都直接处理成了“女孩”。可见,区别于经过了文化衍生的ギャル(gal)这个词,日语将ガール(girl)保留了原外来语的意思。
      再举两个其他的例子吧。
      两年前有部在国内上映过的日本电影《ビリギャル》。

      中文译名为《垫底辣妹》。ビリ为“最后一名”的意思,ギャル自然而然翻译成了“辣妹”。讲的故事,正如这标题全名所说,成绩垫底的辣妹,一年里提高了40的偏差值,应届考上庆应大学的故事。
      几年前的新番动画,剧场版也是持续上映很长时间的《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

      标题直接明了,GIRLS und PANZER,中文译名为《少女与战车》。ガール这里处理为了“少女”,所以故事的人物当然是服务于死宅的“萌妹子”,而不是常人看来比较奇葩的“辣妹”了。
      最后,来个满分作文式的收尾吧。这一期我主要想表达的是,每个词语的翻译背后所蕴藏的,可能都会有非常深厚的文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都说,在艺术性翻译方面,机器翻译永远不可能取代人工,因为艺术翻译蕴含的是国家民族的文化、是创作者的灵魂,而不是单纯的词语置换。优秀的翻译,当然不能只背熟词典,搞清楚类似于为什么“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的这种理论问题,对于被认为是一直很轻视理论研究的“对于不能马上变成钱的东西不感兴趣”的中国人来说,也许真的应该更为重视了。


      IP属地:湖北3楼2017-07-17 10:07
      收起回复
        说的简单一些,就是不能简单直译了事,这以后会在新的翻译评测里面专门会讲到·······


        IP属地:上海4楼2020-05-10 12:14
        回复


          IP属地:河北5楼2020-05-12 2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