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狼星与詹姆】
曾经看过不少吐槽小天狼星不孝的言论,看完之后我只想说,为你们高兴,你们一定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只有当家庭幸福时,孩子才会想着要孝顺父母。然而如果你的父母亲情淡薄、或者是对你不好,真的是不会想到要孝顺,只会想要早早地摆脱家庭。最多也就是完成赡养责任和义务而已。
虽然我现实中也遇到过小天狼星这样的人(一成年就迫不及待地搬出去了),我还是举另一个例子,那就是张爱玲。张爱玲和母亲的关系也比较疏远。在她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里,曾经描写过一个片段,就是她生病了躺在床上,她母亲在她床边说道:“你为什么不死了好”。
张爱玲的个性大家也很清楚。就是非常凉薄。即使再热爱生活,也掩盖不了她骨子里的凉薄。而她之所以可以以笔为刀剖析人性,对世间多怀有一种怀疑和审慎的态度,实际上也多亏了这份凉薄。为什么凉薄?因为当一个人连父母家人都不相信的时候,还能够相信什么?这也就导致这类人什么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选择保密人这件事上,小天狼星会显得比詹姆更多疑。
你说小天狼星凉薄吗?他在大部分时候,特别是对朋友,都是个真诚热忱的人。不过在打人柳事件里还是能够看出一点他的冷漠与偏执。而当小天狼星提起自己家人的时候,也是完全不认可、完全不将对方视作自己家人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在小天狼星的人生中,亲情这一块,实际上是缺失的。所以我想说小天狼星,他是不完整的。虽然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是自己自觉地斩断了这份联系。
“离家出走?”小天狼星苦笑了一下,用手梳理着他乱蓬蓬的长发,“因为我讨厌他们所有的人。我的父母,疯狂地痴迷纯正血统,他们相信,身为布莱克家族天生就是高贵的……我那个傻瓜弟弟,性情太软弱,居然相信了他们的话……就是他。”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父母是孩子降临在这个世界上最先接触到的人。他们教儿童说话,牵着孩子的手,令他们免于摔倒。因此,父母对孩子们来说,意味着“安全感”。婴儿只要一饥饿、一害怕就会大哭着找父母。而年幼的儿童也是一跌倒了就寻找父母。父母也是你进入学校、乃至社会之前最坚实的支柱和最温暖的港湾。为什么人们在父母去世时,往往会承受锥心之痛,就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将父母视为自己生命的支柱。父母去世就以为着这根支柱倒了。简而言之,父母意味着你的存在感、安全感、归属感。而亲情的缺失,则会让一个人变成没有存在感、安全感、归属感的人。如果父母想要摧毁一个孩子的内心,不需要多少行为虐待和言语暴力。只需要“冷处理”就行。
我们在讨论教育理念的时候有人说过一句话“对小孩子给予再多的爱都是不过分的”。虽然现在中国人的情况是溺爱小孩的例子太多了。但是冷暴力给孩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如果你想伤害一个孩子,根本不需要打他骂他,只需要不关心他,不注意他,不理会他。
小天狼星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的人。用赫敏的话来说,就是“他一直很孤独”。然而,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完全没有支柱,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归属感。于是小天狼星找到了“亲情缺失”的替代,那就是“友情”。用友情来代替亲情,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畸形。
这样就完全可以理解小天狼星对詹姆的执着。因为他和平常人相比,缺失了亲情,于是他就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感情都投注到友情上,以完成他对亲情的一种代替。虽然卢平也很珍惜友情,但他毕竟是一个家庭完整的人,不会像小天狼星这样全心投入。对于卢平来说,詹姆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小天狼星来说,詹姆是他唯一拥有的。
所以当詹姆去世的时候,小天狼星就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就如同平常人经受父母去世、失去生活支柱的感觉一样。他确实将詹姆视为朋友,但是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亲人。因此在十几年后,他还是没能从失去詹姆的打击中走出来,而且一直在哈利身上寻找詹姆的影子。因为独自活在世界上的小天狼星,就如同失去了生活的支柱,就像失去了弗雷德的乔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