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朋友咨询K歌调试什么的,其实这些很简单,给大家扒过来一篇教大家跳线的文章】
【之前不明白跳线的朋友,以后就能自己搞定 还可以帮别人调试了】
【K歌除了跳线,就是搭建Sam机架,其实很多高品质低延迟的效果器,都能通过度娘找到】
【自己找来的效果器,更适合自己,品质也能达到最优】
【如果大家对效果器或是跳线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再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很多人都喜欢在网络上K歌,由此就需要我们的音频接口带有“跳线”功能,但是一些优质的入门声卡并不带有此功能。而带有此功能的某些音频接口又并非理想的选择。所以,我们就需要用到虚拟的跳线软件来帮助我们。
除了宿主软件Samplitude作为效果器的机架和录音工具 ,我们还需要一个虚拟跳线软件——ASIO Link Pro,将Samplitude 的输出 当作YY或者直播软件的输入。这个软件直接度娘就能找到!~
软件运行起来是这样的:

在这里我们需要把“Start ASIO Link Pro minimised”及“Don’t check forupdata”两项打勾。
Ⅰ. 使用前的准备【基本设置】
首先,在安装好这款软件以后,我们的“播放设备”和“录制设备”中,都会出现四个新“设备”,我们需要分别把其中的“Speakers 01”和“Mix 01”设置为系统的默认设备(如下图),播放设备,可以右键win7系统右下角的小喇叭打开:



然后,我们需要检查一下各个设备的采样率和位深度是否一致,方法是右键设备,然后看属性里面“高级”这个页签,一般来说系统会自动将其设置成相同的采样率,但以防万一,我们需要检查一下: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大部分音乐播放器,都是44100采样率的输出,如果Sam建立44100以上的工程,就会造成无法播放,目前我还不能肯定是播放器的问题,只是猜测,如果有完全弄明白的朋友,还请言语。
而ASIO Link Pro 界面及其跳线界面上,都会显示有相应的采样率和位深度。我们在Samplitude里,也要将工程的采样率设置成相同的(这里是设置为48000Hz)。在录音的时候,也需要将录音位深度设置成相同的:
采样率可以在Samplitude “文件”菜单下的“项目属性”→“网格和对齐设置”改变,如果时间线上有素材,素材的速度会遭到更改:

录音时的位深度,可以右键录音按钮(走带控制器上的红点),在录音设置中更改:

最后,还需要将每个扬声器配置为立体声,一共四个,都需要修改

这个是前期设置,只需设置好一次就行,下篇帖子为大家转载正式使用的方法。
【之前不明白跳线的朋友,以后就能自己搞定 还可以帮别人调试了】
【K歌除了跳线,就是搭建Sam机架,其实很多高品质低延迟的效果器,都能通过度娘找到】
【自己找来的效果器,更适合自己,品质也能达到最优】
【如果大家对效果器或是跳线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再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很多人都喜欢在网络上K歌,由此就需要我们的音频接口带有“跳线”功能,但是一些优质的入门声卡并不带有此功能。而带有此功能的某些音频接口又并非理想的选择。所以,我们就需要用到虚拟的跳线软件来帮助我们。
除了宿主软件Samplitude作为效果器的机架和录音工具 ,我们还需要一个虚拟跳线软件——ASIO Link Pro,将Samplitude 的输出 当作YY或者直播软件的输入。这个软件直接度娘就能找到!~
软件运行起来是这样的:

在这里我们需要把“Start ASIO Link Pro minimised”及“Don’t check forupdata”两项打勾。
Ⅰ. 使用前的准备【基本设置】
首先,在安装好这款软件以后,我们的“播放设备”和“录制设备”中,都会出现四个新“设备”,我们需要分别把其中的“Speakers 01”和“Mix 01”设置为系统的默认设备(如下图),播放设备,可以右键win7系统右下角的小喇叭打开:



然后,我们需要检查一下各个设备的采样率和位深度是否一致,方法是右键设备,然后看属性里面“高级”这个页签,一般来说系统会自动将其设置成相同的采样率,但以防万一,我们需要检查一下: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大部分音乐播放器,都是44100采样率的输出,如果Sam建立44100以上的工程,就会造成无法播放,目前我还不能肯定是播放器的问题,只是猜测,如果有完全弄明白的朋友,还请言语。
而ASIO Link Pro 界面及其跳线界面上,都会显示有相应的采样率和位深度。我们在Samplitude里,也要将工程的采样率设置成相同的(这里是设置为48000Hz)。在录音的时候,也需要将录音位深度设置成相同的:
采样率可以在Samplitude “文件”菜单下的“项目属性”→“网格和对齐设置”改变,如果时间线上有素材,素材的速度会遭到更改:

录音时的位深度,可以右键录音按钮(走带控制器上的红点),在录音设置中更改:

最后,还需要将每个扬声器配置为立体声,一共四个,都需要修改

这个是前期设置,只需设置好一次就行,下篇帖子为大家转载正式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