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允许所有形式的转载扩散,转载注明出处即可。作者:百度广灵吧@time燃
这些天偶然上广灵吧的时候,看到很多很多讨论教育的帖子,有的批评壶泉小学,有的谈论广灵一中。父老乡亲们关注教育是件好事,也早该关注,但我们可以,更理性一点。我把我的观点整理成了以下文字,本意是理性探讨,希望大家回复的时候也能摆事实讲道理。
理性万岁。
于2017年7月5日
1 当下的问题
1.1 一本率低
2016年,山西省高考考生342278人,一本录取40048人,平均每9个人就有1个一本,也就是一本率11%。但广灵高中的一本率,只有3%左右。这差距,体现了广灵的教育水平和山西平均教育水平的差距,有一多半本来有能力上一本的学生,在广灵考不上一本。
1.2 学校不再立德树人
十几年前,家境殷实的家庭,会在孩子升学后宴请各科老师,席间叮嘱“严加管教”、“成才事小,成人事大”、“该打打,该骂骂”。现如今,宴请如故,但叮嘱“不要打孩子,和好好说”、“从小娇生惯养,您多担待”、“我们从小没打过没骂过,您注意方式”的家长越来越多。
近几年,老师体罚学生,家长会找上学校闹事,甚至讹钱。
在学校教育之前的几年家庭教育中,叮嘱孩子“尊师”的家长越来越少,学校中,学生也的确越来越不把尊师当回事。
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多选择明哲保身。一种很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不好书,成绩差,别人顶多说我能力不足。体罚学生被家长闹到学校,没准会丢饭碗”。老师对学生冒犯的容忍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十几年前,教师是懒得管,有大把的学生需要教;今天,教师不敢管,不知道管了会出什么事。
十几年前的学校,立德第一,成绩第二,学生在学校哪怕成绩不好,多少会受些熏陶,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今天,学校不再有立德的功能。
1.3 学生流失严重
在二十年前,教育是广灵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广灵一中和宜兴中学是方圆百里闻名的名校,是教育圣地。在今天,公认广灵是个毁学生的地方,但凡家长有些手腕,有些门路,牙缝里挤出一点钱都会把孩子送出去。
1.4 教师懒惰
关于十几年前的情况,99届某一中前辈这样说:“当时只有一个老教学楼,风气好,不像现在逃学逼得领导搬凳子,老师们真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生们也卖力,有时问个题可以把年轻老师难倒(但年轻老师上进心强,过几天就会找学生解答自己已经攻克了),学校每年都有北大清华的状元。”
现在,教师是个稳定安逸的铁饭碗,每天按时到学校讲课领就可以领工资。备课、写教案、准备课件、批改作业,认真做这些的老师越来越少。能把老师问倒的学生越来越少,问倒之后用一句“高考不考”应付过去的老师,越来越多。
1.5 读书无用论盛行
整个广灵社会越来越觉得,读书不再是唯一的出路、读书和挣钱关系不大、考不上大学照样买房买车。这里限于篇幅,我不想讨论这个问题。正确答案是,学历越高工资越高,高学历低收入和低学历高收入的都是少数。具体数据自行百度。
这种观念越强,前边的四个问题就会越严重,人越不尊重教育,教育就会越差。
教育越差,越出不了人才,人越觉得教育无用。这是个正反馈回路,恶性循环。
最能证明这种观点的两个事实是,广灵的网吧越开越多,开一家火一家,人满为患。广灵初中高中辍学率越来越高。
2 未来的恶果
放任上述五个问题,未来的广灵将会面对的,最可怕的结果是,长期贫穷。
导致这个恶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2.1 产业结构
广灵当前的产业结构有很严重的问题。二十年前,广灵有三大支柱产业:农业、乡镇工业、教育业。新世纪以来,严控污染,工业集中大型化,广灵的乡镇工业被集体关停。近年广灵教育业萎缩严重,已经从曾经的教育圣地,变成怀仁县最重要的生源地。三大支柱产业只剩农业。
简单的说,农田里能出的钱是有限的,就算全都种满,全都丰收,一亩地能出的钱也是有限的。而这部分钱,就是钱的根源,只有这部分是生产,其他的各种商业,都是钱在人与人之间的流通和交换。
正常的产业结构,有农业、矿业、重工业、轻工业可以生钱,商业、服务业实现钱的流通。广灵现在几乎没有任何工业,教育业垮掉后,严重依赖农业的必然恶果就是长期贫穷。
2.2 人才流失
广灵的人才流失现在已经非常严重,未来还会更严重。
简单说就是,在外混的有头有脸的人,不会回来。每年都会有学生考上各种好学校,但每年回广灵教书、回广灵考公务员、回广灵做村官、回广灵考特岗、回广灵做医生的,大多不是好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是难以在城市扎根最终被迫回广灵的人。
人才是城市的血液,而广灵的血液,一茬差过一茬。
人才流失的苦果,也是贫穷。
3 问题的根源
3.1 严重的人才流失
广灵教育走到今天这一步,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才流失。
人是会老的,学者的衰老就是“前所诵记,悉皆遗忘”。这不延缓名师退休,把老教师返聘就能解决的问题,衰老对知识分子来说,就是把年轻时学到的东西,一点点的遗忘,归于尘土。
而广灵几乎没有任何人才引进的措施。
不仅如此,还有诸多限制人才流入的肮脏手段。我的高中某老师曾经在课上说,他入职时,通过了所有笔试面试,在等最终通知时,被索贿二十万。我也曾多次听说,某医生在广灵某医院实习结束,院方想留他,但索贿十余万。
这就是广灵对待人才的态度。
这种态度决定了广灵教师的质量会越来越差,进而注定了广灵教育业的衰败。人才问题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如今,普通专科的毕业生毕业后教幼儿园,师范专科的毕业生毕业后考特岗教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一茬差过一茬,教育的根已经烂掉了。
3.2 教师和家长认识不一致
最典型的问题,体罚。
体罚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工具。因材施教的一层含义就是,有的学生应该体罚,有的学生不应该体罚,取决于学生的类型。所以在优秀的教师手里,体罚是多种教育手段的一种,体罚是为了德育,或为了成绩。
但是对家长来说,不是。“我的孩子我都舍不得打,你居然敢打!”“我的孩子我都舍不得骂,你居然敢骂!”“你竟然侮辱我孩子的人格!”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
很多人说,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了体罚,所以老师不应该体罚。但是要认清楚广灵现在的现状,广灵的人才现状决定了,对于很多广灵的教师来说,体罚不是他们多种教育手段的一种,而是唯一的手段。
理智万岁。希望大家都能静下心来想一想。希望遇到冲突都能好好说话谈一谈。
3.3 经济发展缓慢
广灵是个穷地方。
因为穷,考出去的学生不愿意回来,外地的人才更不愿意进来。
想富起来就得发展产业。广灵很闭塞,不通铁路,不通国道,四面环山,严重依赖汽车运输。这种闭塞的环境决定了,原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成本会很高。广灵也没有矿产,除了南山有贫赤铁矿外,少有资源。自壶流河断流后,也没有适宜的工业水源。
所以广灵很难发展工业和矿业,广灵可能的出路是,旅游业、文化产业、食品轻工业等产业,但走的步履维艰。
3.4 德育缺失
中国传统教育,最核心的一个观念是“孝亲尊师”。这一点有优先于学问,优先于品行,优先于其他一切内容的。孩子生下,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一定一定会教孩子“尊师”,并以身作则,非常尊敬先生。孩子在学校,无论老师教什么,最重要的一定是立德,而立德的核心是“孝亲”。家长教孩子“尊师”,老师教孩子“孝亲”,这是中国教育德育的根本。但现在,家长不再教孩子“尊师”,老师也不再教孩子“孝亲”。
以致如今的学校,学生成才难,成人也难。
以致如今的学校,常有家长上门,讹钱打人。
以致如今的学校,隔三岔五就有学生打老师的视频发到网上。
3.5 教师懒惰
写教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从这些天网上的讨论中能得出的结论是,现在有部分老师不批改作业了。但其实,不备课,不写教案的教师,也不少。
懒惰是人的本性,教师也是人。
但教师这个职业,背负了太过沉重的社会责任,一个教师懒惰,会毁掉一批学生,甚至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4 应该怎么办?
4.1 家长应该怎么办
尊师。
只有两个字,尊师。
具体来说只需要做到三点。
第一点,别闹事,别讹钱,更别打老师。
第二点,在孩子入学前教会孩子“尊师”。
第三点,用行动尊师,只有家长做到尊师,孩子才会真正尊师。
4.2 学生应该怎么办
去能去的最好的地方。
能去太原去太原,能去忻州去忻州,能去怀仁去怀仁,去能去的最好的地方。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事,万万重视。
学生的选择也会倒逼广灵的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想了想,不应该对政府和学校指手画脚,所以后边的还是删去吧。
5 出路
教育的兴衰,也就是三五年的事。怀仁的兴盛,是近三五年的事,一中的衰落,也是近三五年的事。二十年前,宜兴初中的兴盛和衰落,也是三五年的事。现在我们讨论的,壶泉小学的事,也是近三五年的事。
所以不必太担心,只要在人才引进上下点儿功夫,学生和学生家长配合下学校教育,广灵教育重新繁盛只需要三五年的时间。
不过放任问题发展,再衰个三五年,问题可能就打了。
总之拭目以待。
跋:理性万岁。
这些天偶然上广灵吧的时候,看到很多很多讨论教育的帖子,有的批评壶泉小学,有的谈论广灵一中。父老乡亲们关注教育是件好事,也早该关注,但我们可以,更理性一点。我把我的观点整理成了以下文字,本意是理性探讨,希望大家回复的时候也能摆事实讲道理。
理性万岁。
于2017年7月5日
1 当下的问题
1.1 一本率低
2016年,山西省高考考生342278人,一本录取40048人,平均每9个人就有1个一本,也就是一本率11%。但广灵高中的一本率,只有3%左右。这差距,体现了广灵的教育水平和山西平均教育水平的差距,有一多半本来有能力上一本的学生,在广灵考不上一本。
1.2 学校不再立德树人
十几年前,家境殷实的家庭,会在孩子升学后宴请各科老师,席间叮嘱“严加管教”、“成才事小,成人事大”、“该打打,该骂骂”。现如今,宴请如故,但叮嘱“不要打孩子,和好好说”、“从小娇生惯养,您多担待”、“我们从小没打过没骂过,您注意方式”的家长越来越多。
近几年,老师体罚学生,家长会找上学校闹事,甚至讹钱。
在学校教育之前的几年家庭教育中,叮嘱孩子“尊师”的家长越来越少,学校中,学生也的确越来越不把尊师当回事。
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多选择明哲保身。一种很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不好书,成绩差,别人顶多说我能力不足。体罚学生被家长闹到学校,没准会丢饭碗”。老师对学生冒犯的容忍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十几年前,教师是懒得管,有大把的学生需要教;今天,教师不敢管,不知道管了会出什么事。
十几年前的学校,立德第一,成绩第二,学生在学校哪怕成绩不好,多少会受些熏陶,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今天,学校不再有立德的功能。
1.3 学生流失严重
在二十年前,教育是广灵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广灵一中和宜兴中学是方圆百里闻名的名校,是教育圣地。在今天,公认广灵是个毁学生的地方,但凡家长有些手腕,有些门路,牙缝里挤出一点钱都会把孩子送出去。
1.4 教师懒惰
关于十几年前的情况,99届某一中前辈这样说:“当时只有一个老教学楼,风气好,不像现在逃学逼得领导搬凳子,老师们真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生们也卖力,有时问个题可以把年轻老师难倒(但年轻老师上进心强,过几天就会找学生解答自己已经攻克了),学校每年都有北大清华的状元。”
现在,教师是个稳定安逸的铁饭碗,每天按时到学校讲课领就可以领工资。备课、写教案、准备课件、批改作业,认真做这些的老师越来越少。能把老师问倒的学生越来越少,问倒之后用一句“高考不考”应付过去的老师,越来越多。
1.5 读书无用论盛行
整个广灵社会越来越觉得,读书不再是唯一的出路、读书和挣钱关系不大、考不上大学照样买房买车。这里限于篇幅,我不想讨论这个问题。正确答案是,学历越高工资越高,高学历低收入和低学历高收入的都是少数。具体数据自行百度。
这种观念越强,前边的四个问题就会越严重,人越不尊重教育,教育就会越差。
教育越差,越出不了人才,人越觉得教育无用。这是个正反馈回路,恶性循环。
最能证明这种观点的两个事实是,广灵的网吧越开越多,开一家火一家,人满为患。广灵初中高中辍学率越来越高。
2 未来的恶果
放任上述五个问题,未来的广灵将会面对的,最可怕的结果是,长期贫穷。
导致这个恶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2.1 产业结构
广灵当前的产业结构有很严重的问题。二十年前,广灵有三大支柱产业:农业、乡镇工业、教育业。新世纪以来,严控污染,工业集中大型化,广灵的乡镇工业被集体关停。近年广灵教育业萎缩严重,已经从曾经的教育圣地,变成怀仁县最重要的生源地。三大支柱产业只剩农业。
简单的说,农田里能出的钱是有限的,就算全都种满,全都丰收,一亩地能出的钱也是有限的。而这部分钱,就是钱的根源,只有这部分是生产,其他的各种商业,都是钱在人与人之间的流通和交换。
正常的产业结构,有农业、矿业、重工业、轻工业可以生钱,商业、服务业实现钱的流通。广灵现在几乎没有任何工业,教育业垮掉后,严重依赖农业的必然恶果就是长期贫穷。
2.2 人才流失
广灵的人才流失现在已经非常严重,未来还会更严重。
简单说就是,在外混的有头有脸的人,不会回来。每年都会有学生考上各种好学校,但每年回广灵教书、回广灵考公务员、回广灵做村官、回广灵考特岗、回广灵做医生的,大多不是好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是难以在城市扎根最终被迫回广灵的人。
人才是城市的血液,而广灵的血液,一茬差过一茬。
人才流失的苦果,也是贫穷。
3 问题的根源
3.1 严重的人才流失
广灵教育走到今天这一步,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才流失。
人是会老的,学者的衰老就是“前所诵记,悉皆遗忘”。这不延缓名师退休,把老教师返聘就能解决的问题,衰老对知识分子来说,就是把年轻时学到的东西,一点点的遗忘,归于尘土。
而广灵几乎没有任何人才引进的措施。
不仅如此,还有诸多限制人才流入的肮脏手段。我的高中某老师曾经在课上说,他入职时,通过了所有笔试面试,在等最终通知时,被索贿二十万。我也曾多次听说,某医生在广灵某医院实习结束,院方想留他,但索贿十余万。
这就是广灵对待人才的态度。
这种态度决定了广灵教师的质量会越来越差,进而注定了广灵教育业的衰败。人才问题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如今,普通专科的毕业生毕业后教幼儿园,师范专科的毕业生毕业后考特岗教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一茬差过一茬,教育的根已经烂掉了。
3.2 教师和家长认识不一致
最典型的问题,体罚。
体罚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工具。因材施教的一层含义就是,有的学生应该体罚,有的学生不应该体罚,取决于学生的类型。所以在优秀的教师手里,体罚是多种教育手段的一种,体罚是为了德育,或为了成绩。
但是对家长来说,不是。“我的孩子我都舍不得打,你居然敢打!”“我的孩子我都舍不得骂,你居然敢骂!”“你竟然侮辱我孩子的人格!”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
很多人说,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了体罚,所以老师不应该体罚。但是要认清楚广灵现在的现状,广灵的人才现状决定了,对于很多广灵的教师来说,体罚不是他们多种教育手段的一种,而是唯一的手段。
理智万岁。希望大家都能静下心来想一想。希望遇到冲突都能好好说话谈一谈。
3.3 经济发展缓慢
广灵是个穷地方。
因为穷,考出去的学生不愿意回来,外地的人才更不愿意进来。
想富起来就得发展产业。广灵很闭塞,不通铁路,不通国道,四面环山,严重依赖汽车运输。这种闭塞的环境决定了,原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成本会很高。广灵也没有矿产,除了南山有贫赤铁矿外,少有资源。自壶流河断流后,也没有适宜的工业水源。
所以广灵很难发展工业和矿业,广灵可能的出路是,旅游业、文化产业、食品轻工业等产业,但走的步履维艰。
3.4 德育缺失
中国传统教育,最核心的一个观念是“孝亲尊师”。这一点有优先于学问,优先于品行,优先于其他一切内容的。孩子生下,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一定一定会教孩子“尊师”,并以身作则,非常尊敬先生。孩子在学校,无论老师教什么,最重要的一定是立德,而立德的核心是“孝亲”。家长教孩子“尊师”,老师教孩子“孝亲”,这是中国教育德育的根本。但现在,家长不再教孩子“尊师”,老师也不再教孩子“孝亲”。
以致如今的学校,学生成才难,成人也难。
以致如今的学校,常有家长上门,讹钱打人。
以致如今的学校,隔三岔五就有学生打老师的视频发到网上。
3.5 教师懒惰
写教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从这些天网上的讨论中能得出的结论是,现在有部分老师不批改作业了。但其实,不备课,不写教案的教师,也不少。
懒惰是人的本性,教师也是人。
但教师这个职业,背负了太过沉重的社会责任,一个教师懒惰,会毁掉一批学生,甚至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4 应该怎么办?
4.1 家长应该怎么办
尊师。
只有两个字,尊师。
具体来说只需要做到三点。
第一点,别闹事,别讹钱,更别打老师。
第二点,在孩子入学前教会孩子“尊师”。
第三点,用行动尊师,只有家长做到尊师,孩子才会真正尊师。
4.2 学生应该怎么办
去能去的最好的地方。
能去太原去太原,能去忻州去忻州,能去怀仁去怀仁,去能去的最好的地方。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事,万万重视。
学生的选择也会倒逼广灵的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想了想,不应该对政府和学校指手画脚,所以后边的还是删去吧。
5 出路
教育的兴衰,也就是三五年的事。怀仁的兴盛,是近三五年的事,一中的衰落,也是近三五年的事。二十年前,宜兴初中的兴盛和衰落,也是三五年的事。现在我们讨论的,壶泉小学的事,也是近三五年的事。
所以不必太担心,只要在人才引进上下点儿功夫,学生和学生家长配合下学校教育,广灵教育重新繁盛只需要三五年的时间。
不过放任问题发展,再衰个三五年,问题可能就打了。
总之拭目以待。
跋:理性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