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吧 关注:272,148贴子:1,904,381
雷龙 
英文名称:Snakehead 
学名:Channidae 
原产: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国,非洲亦有少量种类分布。一般成鱼体长10-120公分。 
适合水温:18-25℃。 
当部份网友看到这张鱼的图片的时候,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新品种的观赏鱼。这只是国内非常常见的一种较为大型的肉食性鱼类--红利鱼(国内部分地区又称之为:铅笔鱼)。这种观赏鱼在幼鱼期间有着近乎妖艳的体色,所以也误导吸引一部份的水族爱好者去购买饲养它们,但是其饲养的果是往往都会抱怨,因为这种看似柔弱的鱼类可以轻松吞下体长接近其自身体长约1/2(或更大)共同饲养在一起的其他品种的鱼类。而耐心地等待其成熟长大以后,原本华丽的体色也会渐渐蜕化黯淡,完全失去观赏价值……相信这是大多数饲养过它们的水族爱好者共同的经历。 
其实并非如此,红利鱼(Channa micropeltes)隶属的鳢鱼科(Channidae)中的鱼类并非都是这样,其中其实也不乏值得一提的一些种类,本文将粗略地将这些种类介绍给大家! 
鳢鱼科(Channidae)的鱼类因为其头部外形与爬行动物中的蛇类非常相似,因此也被称为蛇头鱼(Snakehead),在港台等东南亚地区又被称为“雷龙”,这类鳢鱼科鱼类具有斗鱼科(Anabantidae)鱼类最大的特征,也就是具有辅助呼吸器官--可以直接从水面呼吸空气的褶鳃,因此常常被一些资料归属为斗鱼科鱼类并一起介绍,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 



1楼2008-12-31 13:35回复
    目前为止,全球大约只有25种鳢鱼科的鱼类,其中只有香蕉雷龙(Channa africana)、非洲雷龙(Parachanna obscura)等3种分布在非洲大陆,其余均分布于亚洲的地区,其中在印度大约有七彩雷龙(Channa bleheri)、庞克雷龙(Channa punctata)、五点雷龙(Channa marulia)、红宝石雷龙(Channa amphibius)、眼睛蛇雷龙(Channa stewarti)、珍珠赤雷龙(Channa asiatics)、七彩海象(Channa pleurophthalma)和红利鱼(Channa micropeltes)等8种出产,占大约亚洲鳢鱼科的鱼类品种的1/4。值得一提的是,原本那些较为大型的雷龙种类在出产地当地是重要的食用鱼来源之一。自1991年,德国热带鱼采集者Heiko Bleher在印度北部的Assam地区采集鱼类时,意外发现了小型雷龙的种类--七彩雷龙(Rainbow Sankenead,Channa bleheri),并将它们立即引进到水族市场,七彩雷龙的出现,在当时甚至一度掀起一股饲养雷龙的热潮。其造成的市场轰动效应,也使得印度这个发展较为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就此踏上世界观赏鱼市场的舞台。随着众多热带鱼采集者远涉重洋,深入印度采集野生鱼类,许多新兴观赏鱼种类被陆续发现,在市场经济销售的推动下,印度出产的野生鱼类也逐步在水族市场打出了知名度。 
    在印度出产的雷龙种类中,那些体型在18-30cm左右的小型种类,体型以及色彩并无多大的差异,但色彩非常丰富,颜色也异常艳丽。而小型雷龙的幼鱼和成鱼的体色是完全不同,完全成熟之后体色会有非常显著的变化,实在无法用文字来表示它们的美丽!而在习性上,这些小型的雷龙习性虽然略具粗暴,但已经完全不同于红利鱼那样的大型雷龙,只要体型差异不大,完全可以和其它种类的鱼类饲养在一起。 
    在选购挑选小型雷龙的时候,应该注意大约有3个种类是不具有腹鳍的,它们分别是红宝石雷龙、蓝宝石雷龙(又称:黄金眼镜蛇雷龙)和东方雷龙,这并非是有生长缺陷或发育畸型,至于什么因素造成它们的腹鳍消退,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合理的说法。 
    在饲养维护方面,小型雷龙对水质较为敏感,这一点并非是指它们的饲养具有难度,而是在水质较差的环境中,它们较难显现美丽的体色。小型雷龙也都有一定的地域领地性,需要考虑在饲养它们的水族箱环境中放置沉木、岩石等隐蔽物体供它们藏生、躲避。它们的食性则偏向动物性的活饵,即使在人工培养的环境里,也较难接受人工饵料。小型雷龙比较活泼好动,也较为喜欢跳跃,这一点在平日的饲养维护时要格外注意防范。


    2楼2008-12-31 13:3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想雷龙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我国北方常见的食用鱼之一黑鱼(见图一)就是这一科的,肉质鲜美常常在有水煮鱼的地方看到它的身影。另外各地鱼市经常能看到的,普及率仅次于地图的铅笔鱼(又名红利鱼,见图2)也是这一科的,怎么样?厉害吧!其实这两种鱼在雷龙中观赏性是比较差的,让我们一同看看其它雷龙的真面目吧! 


      先来介绍一下我国的几种鳢鱼(雷龙)!


      3楼2008-12-31 13:38
      回复
        我国主要分布着四种鳢科鱼,老大便是乌鳢,学名为Channa argus 体重能轻易的达到10斤以上的大家伙,体长可到1米多,上下颌的尖齿是它最厉害的武器。而且早就威名远播,前段时间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黑鱼就是它了。呵呵,老美对它可是心存恐惧的,见而必杀之。繁殖开的话美国的水体里根本没它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生长快,细刺少,是群众喜爱的食品。嘿嘿嘿,国产鱼的后面总会有这么一句的。


        4楼2008-12-31 13:40
        回复
          黑鱼又称乌鳢、乌鱼、蛇皮鱼、食人鱼、火头,财鱼等多种名字。 
            黑鱼产地:黑鱼在我国除西部地区少见外,各地的淡水江河、湖泊、沟塘、池沼中均产。 
            黑鱼形态:黑鱼体圆长,口大牙利,性凶猛,一身黝黑形似蛇皮的图案,身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一对突出、发光的小眼,由于各地水色不同,使黑鱼体色稍有差异。


          6楼2008-12-31 13:43
          回复
            鱼的生活习性:黑鱼属肉食性鱼类,小黑鱼食水生浮游动物,稍大即食小鱼、小虾。大黑鱼以食其他鱼类和青蛙为主,有时还食小黑鱼。黑鱼喜栖于水草茂密的泥底或在水面晒太阳,有的黑鱼还经长藏在树根石逢中来偷袭其他鱼


            7楼2008-12-31 13:43
            回复
              大黑鱼以食其他鱼类和青蛙为主,有时还食小黑鱼。黑鱼喜栖于水草茂密的泥底或在水面晒太阳,有的黑鱼还经长藏在树根石逢中来偷袭其他鱼


              8楼2008-12-31 13:43
              回复
                老二斑鳢(Channa maculata)它的体重和乌鳢比较要轻一些,能到8斤已经算是很大了。自然界中只分布长江以南


                9楼2008-12-31 13:4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斑鳢的形态特征一般体长20厘米,体重500—1000克。体近圆筒状,尾柄粗短。头长、吻短、略平扁。背鳍、臀鳍基部甚长,无硬棘。胸鳍圆,腹鳍小,前位。尾鳍圆形。体黑灰色,腹部灰白,具有众多不规则大小黑斑;头顶部黑斑呈“一八八”状。习惯上称为“两广生鱼”,鱼肉煲汤无腥味。
                  斑鳢与乌鳢的主要区别乌鳢体较长,斑鳢体较短;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斑纹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状。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更似蛇状。
                  杂交鱼以外地(山东、湖南等地)乌鳢为父本、广东斑鳢为母本杂交育繁出子一代杂交种,该杂交种生长速度快,3个月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具有抗逆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在珠三角地区,斑鳢俗称为“港种”,乌鳢俗称为“湖南鱼”,以前两种生鱼杂交繁育出的子一代鱼为“杂交种”。 

                  笔者曾经亲自养过这两种鱼,乌鳢打斗能力很强,单养后领域观念极强,而斑鳢单养后领域观念不明显而且很容易被体型相当的月鳢及鲶鱼pk掉。


                  10楼2008-12-31 13:45
                  回复
                    老三南鳢(Channa gachus )背、臀鳍边缘上带着橙红色,臀鳍还带有白色的色带,在阳光下略有绿色光泽的表现,也为它赢得了绿鳢,白边鳢的其他名字。特别一提的是它有着个特大号脑袋,头宽大于体宽,但却是扁的,另一个名字宽额鳢也由此而来~ 成鱼也不大,在18——20厘米之间我得最爱!


                    11楼2008-12-31 13:45
                    回复
                      月鳢 (Channa asiatica )鳢科鱼虽然大多是凶猛捕食,但对后代却是最负责任的鱼类之一。不象亚洲地区的其他很多大型鱼种产卵后就跑之夭夭。鳢科鱼亲鱼会忠实的守侯在自己浮性卵的下方戒备,不吃不喝的等待守护小鱼的出生,发现危险就会疯狂的攻击入侵者~ 下面的图片就表现了全过程,鱼种为channa punctata(细斑鳢)(暂翻译为圆斑雷龙,主产地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按分布资料看,中国与泰国,缅甸交界地区也有少数分布?)


                      12楼2008-12-31 13:46
                      回复
                        小黑


                        13楼2008-12-31 13:46
                        回复
                          在大自然里,弱肉强食永远是不可能改变的基本生存准则,完美的自然水域中必然有自己的顶级捕食者。在中国原生淡水环境下,鳢科鱼以凶残的个性,令人吃惊的环境忍耐力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
                          鳢科鱼是什么?呵呵,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生鱼,黑鱼。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叫它们雷龙,哈哈哈哈,是不是马上感觉酷了很多? 反正现在鱼市所谓的各种雷龙说白了就是外国鳢科鱼,和我们国内的都是同科的亲戚关系。我的理解是JS为了好推销才想出雷龙这个称呼的 他们在原产地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因为中国没出产,来到了中国才身价暴长的。还是老话:存在就有价值~


                          14楼2008-12-31 13:48
                          回复
                            七星鱼 

                            七星鱼学名叫月鳢,俗称七星鱼、花星鱼、山斑鱼、点秤鱼、中公鱼等(各地叫法有所不同)属硬骨鱼钢、鲈形目、属鳢科、据不完全统计该科鱼大约有30多种,我国鳢有8种。 

                            目前已作为养殖的对象有月鳢、乌鳢、斑鳢三种。 

                            上述三种无论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等都有不同的差异。 

                            月鳢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东各水系中上游山溪和海南岛各水系分布较多,广西、福建、云南和湖南等也有分布。 

                            七星鱼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1.分类地位及分布 
                             七星鱼隶属于鲈形目鳢科。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及湖北省的少数地区。 

                            2.形态特征 
                             七星鱼头大、吻短、口宽、鼻管粗,体披中等大的圆鳞,眼中等大、眼间隔宽凸,背、臀鳍基部长,胸、尾鳍圆形。 

                            七星鱼体型以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七星鱼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


                            15楼2008-12-31 13:4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呵呵,我国的几种主要的雷龙介绍完了,在来介绍一下国外的雷龙吧!


                              16楼2008-12-31 13: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