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本科生培养方面,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2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研究生培养方面,有11个一级学科和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工程硕士领域,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和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教学案例推广中心。目前,学校与芜湖市人民政府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与美、英、法、德、意、韩、泰等国和台湾地区的近20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通知》的有关精神执行,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录取原则,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
1.我校对进档考生其专业的具体安排是:对于报考我校的考生,按照“分数优先”的方式进行录取,即先按考生实考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队,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
2.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⑴安徽省考生专业录取原则:按安徽省艺术统考投档规则录取。⑵省外考生专业录取原则:使用生源省份专业统考成绩,认可生源省份投档规则,按照专业统考成绩优先录取。如果投档成绩是综合分,则按综合分优先录取。考生录取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总分(不含政策加分)排序录取。
3.中外合作办学的考生,进校后应与我校签订承诺出国学习的相关协议,若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国,按我校相关规定支付相应违约金叁万元;其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考生,英语高考成绩原则上应在75分以上。
4.我校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学校均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5.英语专业的英语高考成绩原则上应在110分以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英语高考成绩原则上应在95分以上。
6.我校录取新生时各专业对身体的要求详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7.我校对录取新生的男女比例无特殊要求。
☆江苏省理科类考生的另一门选测科目为化学或生物,必测科目等级及综合素质评价要求须达到江苏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
六、颁发证书:本科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由安徽工程大学颁发国家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历证书;符合安徽工程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安徽工程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七、学费标准:均按照安徽省物价局、安徽省财政厅和安徽省教育厅核准的标准执行。收费标准如有变更,以安徽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最新收费标准执行。
八、联系方式:咨询电话0553-2871043,网址
http://www.ahpu.edu.cn九、其它须知:
1.奖学金(各类奖学金的奖励面达38%)
⑴ 国家级奖学金:根据国家下拨的指标评定。如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人。
⑵ 优秀学生奖学金:根据学生德、智、体全面考核结果评定,特等奖2200元/年/人,一等奖900元/年/人,二等奖600元/年/人,三等奖400元/年/人。
⑶ 其他专项奖学金由用人单位根据专业和人才需求设立。安徽合力奖学金63.4万元/年;“英才培养计划”鑫龙本科生奖学金30万元/年;美欣达奖学金2万元/年;辉恒奖学金1.5万元/年;瑞德奖学金1万元/年;宇邦奖学金1.5万元/年;发酵95校友奖学金0.6万元/年;虎煌奖学金2.8万元/年;先驱者网络科技奖学金1万元/年;安徽凡美装饰家居设计奖学金2万元/年。
2.困难学生的资助(校内各类资助项目的资助面达32%)
⑴ 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可以向生源所在地教育局或农村信用合作社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贷款,每生每年最高可贷款人民币8000元,在校期间学生不需支付利息。贷款还款最长期限为毕业后10年。
⑵ 勤工助学:我校利用校内筹措经费建立勤工助学基金,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积极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岗。每月根据工作情况支付勤工助学报酬。
⑶ 助学金:根据核定指标和条件评定,奖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3000元/年/人。
⑷ 困难补助:我校每学期拨出一定数额的学生困难补助专款,给予临时性、突发性灾害造成意外困难的学生适当补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⑸ 学费减免:学校给予孤儿学生学费减免。
3.毕业生就业
学校大力开拓就业市场,强化校、政、企合作,牵头组织成立皖南地区高校就业联盟和芜湖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联盟,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科技创新项目、创业实体项目、学科专业特色为着力点,与芜湖市各级政府、开发区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校依托专业优势搭建各类学生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实施就业创业帮扶计划,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层次与质量,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近年来,学校传统优势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校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的就业市场定位,毕业生省内就业占50%左右,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省外就业占35%左右,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等占15%左右。学校连续8年获得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表彰,其中近5年连续为标兵单位,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学校被评为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首批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