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① 简介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专业,该专业在1972年由当时的中南矿冶学院(全国重点大学)创办,是湖南省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投入和努力,本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被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继续列入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称号。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专业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目前,学科形成了5个学术研究方向。有教授和研究员21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芙蓉学者讲座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湖南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3人,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3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5人。在所有在职正式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56人,国外留学或访问回国人员10人。 ② 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编译原理。 特色课程: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可视化技术、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与应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计算机体系结构、移动应用开发,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 ③ 评价: 前校长是这个专业的,可以说本来是前太子中的太子,专业整体不错,但是人数多,竞争力比较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① 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源于1958年筹建的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 15人。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建设了电机与拖动、现代电力电子系统、轨道交通与电力牵引、新能源发电与电能质量控制等多个实验室;形成了以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技术相结合、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有:电磁场理论、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等;主要专业课程有:电磁场理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学和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等。培养具有电气传动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设计与自动化、机车关键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电能质量控制、复杂机电系统和电力电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能从事电气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铁道电力牵引自动化、高低压电器智能控制装置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设计、运行监控、工程应用、生产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② 主要课程 电磁场理论、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学和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等。培养具有电气传动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设计与自动化、机车关键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电能质量控制、复杂机电系统和电力电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 ③ 评价 电气的大一蛮忙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是不太适合女生吧,电气本身女生也比较少。
【测控技术与仪器】 ① 简介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开办的专业,于2000年9月开始招生。本专业的教学任务主要由信息学院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承担,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拥有院士1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人才计划5人。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培养信息技术领域检测、控制与仪器仪表类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利用技术,掌握电路、测控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现代仪器仪表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现代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② 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理论、微控制器技术、嵌入式系统、智能仪器、虚拟仪器 特色课程: 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测量与控制总线、现代测控系统 ③ 评价 测控的课程安排多一点,但是前景都是不错的。
【自动化】 ① 简介 自动化专业是1958年开办的专业,已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培养和造就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水平自动化应用研究型人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近年来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的欢迎。 ② 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运动控制系统、检测技术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最优控制、嵌入式系统、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系统仿真技术 特色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 ③ 就业方向 自动化专业一直以来是社会急需的人才。包括电气自动化、铁路、化工等诸多领域。 自动化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优化等工作; 自动化设计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软件工程师——处理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还可以从事教学和相关的研究工作。
【通信工程】 ① 简介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于1991年开始筹备,1992年建立,1994年开始招生。在校、院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专业建设投入逐年加大,专业建设稳步发展,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教学科研人才齐备、教学实验条件相对完整、教学科研管理规范、具有鲜明特色的宽口径专业。由《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完成的《2004中国大学评价》,中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被评价为B级,在全国的177高校中排名第33名。 通信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学科,主干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培养具有信息传输、交换、通信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技术管理方面的能力,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信息产业部门和其它部门对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于2000年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03年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05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中南大学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获得电子与通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② 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子电路、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机通信网、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 特色课程:数据与计算机通信、扩频通信、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网络安全 ③ 评价 我本人是通信的,通信大一知道要搬宿舍男生会比较厌烦,而且大一的基础课比较杂,但是这个专业前景很好,就业率可以说是信息院前一二,就业的单位工资也很高的不过说到底还是希望学弟学妹要好好学习才能有好的收获,付出才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