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kx8吧 关注:5贴子:952
  • 5回复贴,共1

古币鉴赏正德通宝背太平【834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燳的年号,其在位期间并未铸钱。存世的正德通宝是明末清初铸造的压胜品,清代中后期、民国时民间铸造的最多。其工艺和材质各不相同,多以黄铜为主。背面多龙纹、龙凤纹、牡丹等。
正德通宝民间盛传正德钱有各种迷信和传说1、 保佑渡水平安。清吴文炳《泉币图说》、戴熙《古泉丛话》、清俞曲园《茶香室四钞》卷廿七载均有记载:清康熙年,民间盛传“国朝焦循《忆言》云,泰州宫紫悬太史言:十年前后以重价购求正德钱,一二文可值一金,云正德为游龙,佩之渡江河,无波涛之厄”。2、 赌钱会赢。传说赌博时身边有正德钱就会赢。3、 孕妇生产时手握正德钱可保母子平安。4、 吉祥。“人下正德钱只两个丫,真者鸡见之不啼”因其美好寓意,在民间大量铸造。正德通宝的价值根据铜质、色泽、轮廓、形制、工艺、铸造年代不同,价格各异,一般来说年份越早越珍贵。
“正德通宝”花钱有各种各样的迷信说法,诸如:佩带此钱能镇风涛之厄;孕妇临产时手握正德钱可以保母子平安;腰佩正德钱会赢等等。虽都属无稽之谈,却掌故颇多。因而旧时人们喜藏“正德通宝”花钱,把它作为祥瑞之物,馈赠礼品。如有的人家女儿出嫁时将此钱作为压箱之物,或过年时作为“压岁钱”赠予小孩等等。故民间亦有“家有正德钱,富贵万万年”的说法。
正德通宝广州某公司近期成交记录:
正德通宝背“大福”-----------成交价:RMB2,116,100---成交日期:2016-08-23
正德通宝花钱-----------------成交价:HKD2,662,500---成交日期:2014-10-15
正德通宝背“大福”-----------成交价:RMB2,116,100---成交日期:2016-08-23
正德通宝背“福寿”花钱-------成交价:RMB2,811,500---成交日期:2016-04-06
正德通宝背“福寿”花钱-------成交价:RMB2,811,500---成交日期:2016-04-06
正德通宝背八卦花钱-----------成交价:HKD5,190,000---成交日期:2014-07-10
正德通宝---------------------成交价:RMB1,836,000---成交日期:2016-08-08
正德通宝背“福寿”花钱-------成交价:RMB2,811,500---成交日期:2016-04-06
正德通宝---------------------成交价:RMB1,285,000---成交日期:2015-01-24
正德通宝背“大福”-----------成交价:RMB2,116,100---成交日期:2016-08-23
“正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燳的年号,其在位时代并未铸钱。存世的正德通宝是明末清初铸造的压胜品,清代中后期、民国时民间铸造的多。其工艺和材质各不相同,多以黄铜为主。反面多龙纹、龙凤纹、牡丹等。
明代有些年号如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等从未铸钱。嘉靖时虽有补铸历朝年号钱的下令,但仅是一纸空文,没有付诸实验。
古时民间关于“正德钱”的事有不少传说。据专家考证可以多为明末清初民间所铸。正面刊写“正德通宝”四字,背面有双龙戏珠、有单龙戏珠和龙凤纹等。传说佩带可镇风涛等等之意。
历史传说编辑正德花钱为正德朝所铸之质疑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喜欢集藏压胜钱的朋友都知道,明朝正德皇帝并没有铸行钱币,在正史上是找不到半点关于正德朝曾铸过“正德”钱的记载的。但名曰“正德通宝”的压胜钱却品种繁多。而且以往一般也将它们归入“钱文钱”之列。人们看到这种钱,又自然地把它和明朝的正德皇帝联系在一起,其理由似乎比较充分:世有正德游龙钱之说,民间传说正德帝在出游至清江浦江口时落水,后生疾而死。民间意为:天子入江海有游龙之愿,过河﹑渡江有图平安之意,故民间特别是高官﹑商贾之人佩之正德钱以求平安吉利。还说“正德钱一文值银一两”,故民间私铸不绝云云。 此说出于明代宫紫阳所著《闻州世说》,宫紫阳其人和他《闻州世说》都不甚出名,这一说法也纯属传说,不足为凭。《明史·食货志》载嘉靖六年(1527年)补铸累朝未铸铜钱。三十二年(1553年)时铸洪武至正德九种年号钱,,每号百万锭,嘉靖本朝钱千万锭,以上共计九千五百万贯。事实上,上述只是一种拟议中的事,并未落实。明代铸钱最多的是天启、崇祯两朝,其年铸量也没超过二百五十万贯。据《明实录》记载,当时因财政因难,工料不敷,连计划中的一千万锭嘉靖钱也没有完成,补铸的事沦为一句空话而已。 而正德皇帝呢?人们喜欢他什么呢?正德帝明武宗,朱厚燳,出生于公元1491年,公元1505年即位,到1521年病死,享年31岁,在位17年,年号正德。纵观武宗一生,史家多认为其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故为世人所诟病,名声并不好。《明史》在记述了他的一生后,这样总结道: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前面几句还倒肯定了他的一些业绩,如“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一句,指的就是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武宗亲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还亲题“天下奇观”。如今这四个子仍然高悬于应悬木塔之上。我不久前去应县木塔时,特意仔细瞭望了这四个大字,确实写得刚劲有力,气度恢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武宗露脸的事,正面的说法是,蒙古鞑靼小王子率五万兵马南侵,武宗大喜,调集五、六万兵马亲征。双方数日内激战,武宗与士兵同吃同住,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武宗还亲手杀敌一人。最后,蒙古小王子被迫撤兵,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此后正德年间蒙古不敢再南下侵犯。后面的几句则是对武宗的否定: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厚燳爱玩。“玩”之一字贯穿了他短暂的生命始终,就连他的终局也是和玩有关。据说,1521年秋杪,朱厚燳沉醉江南水乡而置朝政于不顾,一天,他在江上打鱼,不小心站脚不稳跌入江中,当时已是阴历九月天气,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经被女色掏空了身体,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一班人马匆匆赶回京中,虽经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能挽回武宗的生命,数月之后,武宗崩于京北豹房。对于这样一位名声不佳的皇帝,后人不可能钟情于他的年号,乃至用本没有铸行过的“正德通宝”钱作压胜钱正德花钱可能为民国铸之说如果说,品类繁多的正德花钱是一种“钱文钱”的话,那么,有明十余朝,除了“洪武放牛钱”以外,为什么没有其它朝的“钱文钱”传世呢?尽管这些“正德花钱”都是后世,主要是清代所铸。后世铸“洪武放牛钱”,不论是官铸民铸,清铸的可能性都小,在大清当政的情况下,铸造影射明代开国皇帝的钱是个非常敏感的事情。你是怀念呢,还是褒奖呢?不问你的罪你才怪!但事实上就是有不少“洪武放牛钱”存世。我认为民国铸的可能性最大。至少也是清末清政权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只好睁一眼闭一眼了。民众喜欢“洪武放牛钱”,一是朱元璋是汉人,二是他出身贫寒,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这本身就拉近了他和百姓的距离,受尽外族统治二百多年的汉人,用这种形式来释放心头的压抑,则合乎情理,不能不说这里面有个感情的原因。而正德皇帝呢?人们喜欢他什么呢?正德帝明武宗,朱厚燳,出生于公元1491年,公元1505年即位,到1521年病死,享年31岁,在位17年,年号正德。新释编辑对世传的“正德通宝”新释世传的“正德通宝”压胜钱多是清代铸造,少量民国铸造,也有一些是外国铸造,如日本的“正德通宝”压胜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清廷多铸宫钱压胜钱,多以年号为之,历朝均有。形成了一种惯势,且官民并铸。二、所取正德二字,并非正德朝的概念,而是和历史古训“正德”有关。非指帝号而取之“正德”之义“正德”由《尚书正义》中用来注《尚书·大禹谟》的那句“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火、水、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而来。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对此有过精辟解释,他说:“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正己以治民,故所以率下人。利用者,谓在上节俭,不力糜费,以利而用,使财物殷富,利民之用。为民兴利除害,使民不匮乏,故所以阜财,阜财谓财丰大也。厚生者,渭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所以养民也”。孔《传》云:“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上述两段文言文翻译成白话就是:“大禹对舜说,政治和帝王的功德,主要是好好管理国家并把人民安顿好。具体如何做呢?一方面要改善金木水火土谷六个管理机构的职能,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正身之德”-在位者要自正其德,正己以治民;“利民之用”-要勤俭,将钱财用于为民兴利除弊;“厚民之生”-轻徭薄役,使人们丰衣足食。大禹说:“九功”各得所宜,配合协调,使人民知晓,遵守奉行,发挥最佳作用,并采用歌咏的方式,使之广为流传”。(注:“金、木、水、火、土、谷”称为“六府”,“正德、利用、厚生”称为“三事”,“六府”加“三事”就是“九功”。)禹为舜讲“正德厚生”,是强调善政和养民,是帝王的责任和义务。“正德”是对君王的最高要求,故后世取“正德”之义铸造“正德通宝”压胜钱甚多。这才可能是“正德通宝”压胜钱由来的真正缘因。外表这类钱正面刊写“正德通宝”四字,背面有双龙戏珠、有单龙戏珠和龙凤纹等。这些钱直径一般在40毫米至60毫米之间,穿径9毫米至10毫米,厚1.5毫米至2毫米。也有小平光背,多为明末清初民间所铸。古时民间关于“正德钱”的事有不少传说。一说佩带“正德钱”赌博会赢利;另一种说法是佩带可以镇风浪。据清俞典园《茶香室四钞》卷廿七载:“国朝焦循《忆言》云,泰州宫紫悬太史言:十年前后以重价购求正德钱,一二文可值一金,云正德为游龙,佩之渡江河,无波涛之厄。近遂有伪为求售者,甚或钱背铸一龙,前此未闻,此康熙年间事也。余幼时尚见以正德钱佩于腰首者,近则无之矣。按正德游龙,俗传尚有此说,其钱可镇风涛,余亦尝闻之故老也。”泰州宫紫悬太史为明末人,可见正德花钱在明末清初民间已经有仿铸。然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燳(1505年至1521年)以武略自许,自称威武大将军,终日淫乐嬉游,沿途征索不已,不事朝纲,不修国政,把治国实权交给宦官刘瑾、谷大用和将军江彬掌握。刘瑾、谷大用大兴土木,扩建皇庄,穷奢极欲,骄横淫逸,搞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实为明蠹政之一,后在南京清江浦舟覆被溺,得疾而死。后人欲借此过江泥菩萨来镇风涛,只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流传下来的正德通宝花钱,单龙戏珠和小平光背罕见,而龙凤纹和双龙戏珠较易见,存世也较多。本人QQ:1182030203,手机:18813968341,微信号:w18813968341

直径35mm,重量16g


1楼2017-06-23 18:00回复
    我有一枚正德通宝背面龙凤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1-21 13:48
    回复
      2025-08-06 07:11: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种东西不好鉴定啊,,,,


      3楼2018-01-22 07:58
      收起回复
        以前在北京时找过一些古币行家帮看一下天国通宝,结果都说不好判断,,,,


        4楼2019-04-16 20:49
        回复
          正德通宝 龙凤戏珠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2-03 1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