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吧 关注:236,194贴子:9,687,693

【2017】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生咨询专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本帖目录如下:
① 新生群组汇总
② 招生计划及历年分数线
③ 学院简介及链接
④ 专业简介
⑤ 就业方向
⑥ 其他


IP属地:河南1楼2017-06-23 12:36回复
    一.欢迎大家加入新生贴吧群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④ 2-4-8-7-4-7-9-8-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③ 1-7-1-0-9-0-0-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② 4-3-4-0-6-8-0-9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① 7-6-9-8-0-4-8-9
    新生:请将备注改为17-省份-XX
    老生:入学年份-专业-XX


    IP属地:河南2楼2017-06-23 12:38
    收起回复
      2025-08-30 22:17: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招生计划及历年分数线








      详情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www5.ncwu.edu.cn/zhaoshengwang/


      IP属地:河南3楼2017-06-23 12:38
      回复
        三.学院简介及链接
        学院简介:资源与环境学院(原名地质系),源于1958年开始招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83年正式成立地质系,1995年更名为岩土工程系,2006年更名为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建院(系)以来,学院领导始终坚持科学管理,狠抓内涵建设;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以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为重点,严把教学质量关。以学院科学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注重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对外交流,广泛地参与水利水电、电力、交通能源、城市建设、国防等领域的科研与工程建设。
        学科建设:现有本科专业6个: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及地下建筑方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近年来,我院以教育质量为核心,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08年,我院“地质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标志着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有3个河南省省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岩土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有硕士授权点5个:地质工程(1992年获授予权)、岩土工程(2003年获授予权)、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2005年获授予权)、矿产普查与勘探(2005年获授予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005年获授予权)。2005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取得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同时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资格和同等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于2009年被教育部列为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建设点,是我校3个博士授权学科之一,2013年通过验收。
        《岩石力学》、《土力学》、《地下水动力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河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同时,《工程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两门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自建院(系)以来,共培养本科生5000多名,硕士生400余人;目前,在校生(本科、研究生)1700余人。
        学院设有地质工程、岩土工程、测绘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GIS)等5个教研室,及地质工程实验研究中心、地质及岩土力学实验室、测绘与空间信息实验中心等3个科研、教学专门实验室;设有“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同时建有地质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资源环境与规划研究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所和3S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所等5个专门科研单位。
        师资力量:资源与环境学院现有教职工133名,学院在编120人,分属我学院学科的人员13人;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42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4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员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名。200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岩石力学专家顾金才聘为我院教授。
        科研成就:我院设有地质工程、岩土工程、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等5个教研室,及岩土工程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下设土力学、岩石力学、水文地质、基桩检测、物理勘探、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实验、区域规划和工程测量等9个实验分室,试验设备齐全、性能先进,2000年土力学、岩石力学实验室基桩检测等通过国家计量认证。近年来,紧密结合经济社会需求,研究团队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3S技术和水土保持方面的科学研究,在边坡稳定分析及滑坡失稳定时预报、工程岩土体结构稳定性研究、地下水利用及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新技术研究、3S技术开发与应用、水土保持及荒漠化治理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完成的科研和科技服务项目150多项,研究经费达到3000多万元,其中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863”攻关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5项,出版专著36部,国家统编教材9部;在国内外核心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 EI等收录156篇。确立了我院在岩土工程、环境水文地质、边坡工程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的学术地位。
        学院发展及教师荣誉:在北京初办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时,师资比较缺乏,当时教师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从其他高校分配来的水利地质类专业毕业生16人,他们是曹明达、艾光后、李绪端、霍崇仁、任国林、罗文、郗绮霞、苏伯岭、王占敬、戴鸿林、徐志方、左文智、张齐桂、谌祖荃、王园珍、阴月英。早期到校的教师大部分选到兄弟院校进修提高。另一部分是从外单位调进,他们是陈励、王禹良、孟凡杰,叶干、鲍佩声、孙化民、李宝林、孙永清。再一部分是本校的中专毕业生留校继续提高任教师,有曹德厚、王明威等。这时,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素质与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到1962年地质专业拥有副教授1人,讲师1人,教员1人,助教14人,其他人员7人。
          1962年地质专业停办后,教师陆续流散,师资与教学设备流失殆尽,到1976年恢复地质专业时,由于“文化大革命”和学校“大搬迁”,地质教师只剩下5人。1976年,学校四处招贤,物色教师,从各地水电等部门陆续调入一些年富力强的中年工程技术人员,加上分配来院和留校毕业生,经过四年左右时间又组织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本专业师资队伍。到1983年成立地质系时,全系有教师42人,具有初、中、高级职称的39人,其中讲师以上职称人员的19人。
          1985年之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陆续选送5名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1990年学院搬迁郑州办学,部分教师随迁郑州。1992年,在郑州新招的两届学生由基础部交系管理。由于学院搬迁原因,有一部分教师留在邯郸,亟待补充教师。这时系里的教师绝大部分是青年教师,显然面临着进修提高的问题。系领导根据师资现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过不断的补充,到2000年度,再次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且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博士毕业或在职攻读博士9人,而且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学术梯队。
          学校迁至郑州后,随着教学、科研的发展需要,我系(院)加大了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继续加强现有团队成员的对外交流与培训,争取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坚定“引进来、走出去”的支持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学研究人员在知识结构、学历层次上进一步提高,有计划地选派一批学术骨干到国内外高校、研究单位开展合作研究,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科研实力得以大幅提升。特别是刘汉东教授任系主任以来,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以高层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致力于建设一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科研团队。截止到2011年5月,我院现有教职工133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15名,副教授42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72名,研究生学历占到90%以上,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勇于创新进取、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科研队伍。
          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全系教职工做教书育人的模范,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育、科研等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教师事业发展取得突出成绩。霍崇仁教授于1988年被评为邯郸市劳动模范、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李华晔教授于1993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于1997年被河南省教委授予优秀教师称号。刘汉东教授于1997年被授予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水利部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于2000年被命名为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于2008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陈南祥教授于1999、2004年分别获得河南省教委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黄志全教授于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孙文怀教授于2007年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教师称号。近年来,多名教师获得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文明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
        详情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http://www5.ncwu.edu.cn/zihuan/


        IP属地:河南4楼2017-06-23 12:38
        收起回复
          四.专业简介
          (1)地质工程(理工类):类别:本科
          培养目标:前身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开办于1958年(原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98年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新专业目录调整为地质工程专业。本专业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从事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以及大中型供水水源地的水文地质勘察、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工程素质高、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精神。
          主要课程:岩石力学、地下水动力学、普通地质学、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
          (2)土木工程(岩土与地下建筑方向)(理工类)类别:本科
          培养目标:该专业方向的前身是1994年经原水利部批准开办的基础工程专业(专科),1997年升为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建筑方向),1998年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新专业目录调整为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建筑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从事岩土工程、基础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等勘察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监理、投资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具备地质与土木的复合知识结构,适合大规模土木工程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地下结构、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和基础工程学等学科。
          (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理工类)类别:本科
          培养目标: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我系院办学条件,2002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开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该专业主要依托地质工程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建筑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资源开发、城市规划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投资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具有区域规划、生态修复与保护方面的知识结构,适应资源环境保护、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生态水利建设等方面对人才的要求。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地图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学原理、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学概论、城市经济学、地产概论等学科。
          (4)地理信息系统(理工类)类别: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数字地球框架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和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绘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能够从事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即变形监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测量学、控制测量、椭球大地测量学、测绘管理学、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学、数字通讯技术、遥感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摄影系统与遥感基础、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地图学、卫星导航学、数字图像处理、工业与工程摄影测量、工程监理、摄影测量学等。
          (5)测绘工程(理工类) 类别: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数字地球框架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和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绘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能够从事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即变形监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测量学、控制测量、椭球大地测量学、测绘管理学、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学、数字通讯技术、遥感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摄影系统与遥感基础、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地图学、卫星导航学、数字图像处理、工业与工程摄影测量、工程监理、摄影测量学等。
          (6)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工类) 类别: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培养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和人防工程等相关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检和管理工作,注意培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胜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各类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测量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原理、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基坑支护工程、地下结构工程测试与检测、地下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等;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基坑支护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IP属地:河南5楼2017-06-23 12:43
          收起回复
            五.就业方向
            (1)地质工程: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城建、电力、水利、交通、国防等行业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公司等从事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教学、科研工作。近几年就业率均为100%。
            (2)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及地下建筑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城建、电力、水利、交通、国防等行业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公司等从事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教学、科研工作。
            (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等,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工作。近几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
            (4)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测绘、土地、水利、电力、交通、电信、IT等部门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近几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
            (5)测绘工程:本专业可在大中型土建、水利工程单位、各类测绘院、土地局、交通局、房管局、城建规划院、各类地理信息系统公司、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
            (6)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专业就业方向广泛,可在城市地下铁道、地下隧道与管线、基础工程、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地下储库等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继续深造可报考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IP属地:河南6楼2017-06-23 12:43
            收起回复
              六.其他
              更多华水高招资讯请关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贴吧官方微博、微信平台。
              贴吧微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贴吧”
              贴吧微信平台:“华水吧资讯(ncwu-tieba)”
              贴吧QQ公众: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贴吧


              IP属地:河南7楼2017-06-23 12:44
              回复








                IP属地:河南8楼2017-06-23 12:44
                回复
                  2025-08-30 22:11: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自留@华水吧管理号


                  IP属地:河南9楼2017-06-23 12:44
                  回复
                    除了学费,学弟学妹我都要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23 12:5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6-23 13:12
                      回复
                        加强后期帖子维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6-23 14:36
                        回复
                          欢迎报考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6-25 01:11
                          回复
                            欢迎欢迎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6-25 1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