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吧 关注:267,931贴子:18,171,551
  • 8回复贴,共1

关于文革时期国内邮资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内
  本埠平信邮资:0.04元
  外埠平信邮资:0.08元
  航空平信邮资:外埠平信邮资0.08元,航空资费(10克)0.02元,合计0.10元。
  本埠挂号信函邮资:本埠平信邮资0.04元,挂号资费0.12元,合计0.16元。
  外埠挂号信函邮资:外埠平信邮资0.08元,挂号资费0.12元,合计0.20元。
  特种挂号信函邮资:等同于挂号信函邮资,合计0.20元。
  航空挂号邮资:外埠平信邮资(20克)0.08元,挂号资费0.12元,航空资费(10克)0.02元,合计0.22元。
  回执挂号信函邮资:在挂号信函邮资的基础上加收回执费0.10元,合计0.30元。
  双挂号信函邮资:双挂号信函即回执挂号信函,两者的邮资是一样的,合计0.30元。
香港
  香港平信资费:等同于国内平信邮资,合计0.08元。
  香港挂号信函资费:等同于国内挂号信函资费,合计0.20元。
国际
  国际平信资费:0.22元
  国际航空信函资费:国际平信资费022元,航空资费(10克)0.30元,合计0.52元。
  国际挂号信函资费:国际平信资费0.22,挂号资费0.32元,合计0.54元。
  国际航空挂号信函资费:国际平信资费0.22,航空资费0.30,挂号资费0.32,合计.084元。
  国际航空快递挂号信函资费:国际平信邮资(20克)0.22元,挂号资费0.32元,航空资费(10克)0.30元,快递资费0.54元,合计1.38元。
基本邮资即本埠4分外埠8分挂号20分的标准一致延续到1990年,1990年下半年邮资调整后才有变化,变成了10分、20分、50分;这个标准持续到了1996年年底,之后变成50分、50分、1.50元;1999年3月邮资再次变化,这三类基本邮资变成60分、80分、2.80元;2006年年底是最新一次变化,到目前为止还是这样,为80分、1.20元、4.20元。但这之前从70年代起,香港和国外邮资已经变化数次。文革时期和现在的最大不同,香港邮资和国内邮资竟然是相同的,现在港澳台是平信1.50元,挂号4.50元,比国内的同类型邮资贵了三毛。


1楼2017-06-22 14:56回复
    学习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6-22 18:00
    回复
      2025-08-31 06:54: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86年之前大陆到港澳邮资等同国内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6-22 18:06
      回复
        ”文革时期”这个概念是不对的,邮资要具体到不同的年月日区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22 18:10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22 18:19
          回复
            楼主这个只是一种粗的划分,具体时间段有具体的不同邮资,我现在特想清楚具体的时间点的邮资,如文革及文革以后的22 35 43 52分邮票的使用情况,到后来金鸡黑草药的45 55分的邮票,再到奔马到1981年的60分,70分面值,1982年以后的70分,80分面值。1987年以后的90分面值。1988年的海南建省和中日的1块钱以上的面值,以及水浒二组的1.3元的面值。
            另外,一开始较为罕见的30分,40分面值,到了1988年在亚运会和无耻鹿上也成为独立小套的面值了,是怎么回事?以前都是8分20分。
            这些邮票具体使用的时间和对应的邮资时间,大家研究一下


            IP属地:河北7楼2017-06-24 1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