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吴语的一点建议
我是南京人,祖籍丹阳,因为个人原因我会说上海话,平常也很喜欢研究研究吴语,也算经常浏览吴语类的网站和论坛,这么久以来,我想给说吴语的朋友提点我个人的意见。
1我觉得吴语区的人过于排斥非吴语地区的很多东西,而且包含了太多具有地域歧视的看法,其实我觉得吴语要发扬光大,也需要得到不说吴语地方的人的理解,甚至认同,比如南京的老人同样喜欢看越剧而不是更接近南京话的京剧,这就是心理认同的一种表现。而我做为一个会说吴语,祖籍丹阳的南京人,对于这里的一些过激言论,就心里很不是滋味。吴语是吴人的也是大家共同的文化,并非只有吴人才能欣赏甚至学习这种文化。 不要因为是吴人说吴语就自视高贵,鄙视一切非吴语区的人,而是想办法去弘扬吴文化,寻求吴语区以外的人的理解不是吗?
2吴语区能否找到一个共同口音作为交流?
个人觉得吴语内部过于分裂,以广东为例,广东各地口音各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别如潮汕和南部一些,都是说的闽语,而就算广州周边的东莞顺德等等城市口音也差别不小),但他们很多人都可以说广州话,平时也愿意以广州话作为本省人交流的工具,这就促进了广东话的发展。
而吴语地区可否寻找一个共同口音呢?(个人不成熟意见呵呵),有了共同口音,吴语区内部交流就更加方便,也可以以统一的口音制作一些影视作品用来传播吴文化,岂不快哉,香港电影和粤语歌曲就是广东话传播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多与广东毫无关系的人也喜欢学两句广东话,而相较之吴语就很少有非吴语区的人去学(一般学都是为了在说吴语的地方工作啦学习啦之类的才学的)再看看越剧,很多非吴语的老年观众也喜欢学两句,如果用统一的吴语口音制作许多如歌曲啦,电影啦之类的,就可以很好的传播吴文化,而现在口音过于,分裂,无形中减少了吴语传播的力度,增加制作难度。
我个人觉得,上海话和苏州话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两个都可以算是吴语的代表,从文字词汇和语音来说,个人更倾向于上海话,因为相较苏州话,上海话对于两地以外的吴语区人士来说更容易学习,苏州话的一个 好 字就嗲死了千千万万外地人,而上海话就发音简单,但是个人很喜欢苏州话的音调,上海话的江北腔太浓,呵呵(我没有地域歧视哦,很多人看来南京人的我也是个江北人,只是觉得既然是共同语就要能代表吴语的特点,有江淮方言的调影响就不好了),如果能在上海和苏州中间则中一个口音就好了呵呵~
上海话读音+苏州音调,我YY的共通语呵呵,也没有必要刻意逼各地的人学,只要可以有说共通吴语的电台,电视,小孩子看了自然就会了(潮汕地区的人就是这么学会广东话的)
我写这些也只是想同大家探讨下而已,想法有很多不成熟大家也不要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