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吧 关注:3,737贴子:71,576

我贴一点俄罗斯帝国的经济数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贴一点俄罗斯帝国的经济数据。


IP属地:北京1楼2017-06-16 16:54回复

    主要农产品表观消费量从1906-1913年的全都有
    具体详细表格例图

    不一页一页贴了
    直接上整理好的
    书里的1906-1913年每年的 表观消费量的数据,都是来自于 俄罗斯帝国经济档案里的《统计年鉴》 单行本网上都可以下载

    大家可以看下,1909、1910年的数据,基本上生活还是蛮滋润的。
    这是毛熊自己,总计现成的。我前面贴那个表就是
    大家可以自己核对下,看看偶制表的数字,有没有笔误填差的。


    IP属地:北京2楼2017-06-16 16:5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帝俄与芬兰是两个国家,因此不统计芬兰
      至于波兰,其谷物产量只占整个帝俄的1/19


      IP属地:北京3楼2017-06-16 17:00
      收起回复
        从1891年以后将近1/4个世纪,俄国农业总体趋势是持续性增长,不断达到新高度。
        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是欧洲主要交战国里,唯一粮食产量、畜产品产量有大量富裕,并且可以出口法国、希腊等国。(当然他自己的调配系统有问题,农产品有富余但不一定能准确调配到需要的地方)
        一战对俄国工业、农业的影响有,但其实是很有限的。对人口的影响,总共军民加一起死亡是300多万,纯军人是200多万。真正给俄国带来毁灭性打击的,不是一战,而是1918年 某人在制宪会议大普选惨败后,非法违宪发动政变解散普选议会,导致全国大内战造成的。1918-1920年这两年的大内战,对俄国才是毁灭性的。


        IP属地:北京5楼2017-06-16 17:01
        回复
          加点料


          IP属地:北京6楼2017-06-16 17:01
          回复
            关于外资占俄罗斯投资的比重,1893—1913,俄罗斯工业领域大约一半的投资是外资(另一半是内资)。外资 中法国是32%,英国25%,德国16%,比利时15%,美国6%。
            也就是1893-1913年 俄国工业领域 法国的投资比重只是总量的16%(即50%*32%=16%)。
            【也就是1893-1913年 俄国工业领域 大约16%的投资来自于法国。】
            什么俄国严重依赖法国投资,这是夸大事实。


            IP属地:北京7楼2017-06-16 17:04
            回复
              夸大法国投资影响,其实没有必要。
              如果讲经济依赖性,帝俄对德国那才叫高度依赖。
              1913年出口30%是对德,法国只占6.6%

              1913年进口47.5%是对德,法国只占4.1%。还赶不上从中国的进口量大呢。
              对德贸易,对俄国工业化作用非常重要

              如果考虑到德国战前在俄国的投资也不算少,结合外贸数据,以及德国设备、技术对俄国的贡献。德国对俄国的经济影响远远大于法国。
              如果只看经济数字,相互依赖度,德国、俄国根本就不应该开打。法国对俄国在经济上的影响,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IP属地:北京8楼2017-06-16 17:04
              回复
                至于工业增长,就举两个简单数字,钢产量,1913年是1880年的11倍。能源消耗,1913年是1880年的9.3倍。城市人口,1913年是1880年的4倍。经济增速世界第二。
                一战前,俄罗斯的经济不说欣欣向荣,反正也差不多,当时感拍胸脯说,经济形势比俄国还好的,我估计只有美国了。
                下面贴的,是大学经济史书上的常识内容

                1916年国民生产总值是1895年的4.3倍
                1913年农用机械价值是1897年的7.5倍
                1913年平均亩产量是1901年的将近两倍
                1911年谷物收获量是1892年的将近两倍
                1914年马匹数量是1895年的1.4倍
                1914年牛数量是1895年的1.65倍
                1914年煤产量是1895年的4.2倍
                1914年石油产量是1895年的1.6倍
                1914年糖产量是1894年的2.3倍
                1914年黄金产量是1895年的1.4倍
                1915年铜产量是1895年的4.8倍
                1914年铁产量是1895年的3.4倍
                1914年黄金储备是1894年的2.5倍
                1914年商船排水量是1894年的1.59倍
                一战前,俄罗斯的经济不说欣欣向荣,反正也差不多,当时感拍胸脯说,经济形势比俄国还好的,我估计只有美国了。
                1894-1914年开战前,基本上美国经济增速是第一。
                这段时间德国,有些年份增速是第二,有些年份是第三。俄国也是有些年份增速是第二,有些年份是第三。
                但到了,战前几年,俄国增速已经是第二了。


                IP属地:北京9楼2017-06-16 17:06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至于所谓,帝俄政府对内横征暴敛,也是造谣瞎编。
                  在欧洲主要大国中,帝俄的课税负担是最轻的。


                  IP属地:北京10楼2017-06-16 17:06
                  收起回复
                    说实话,我之前早就知道,尼古拉二世时期俄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没太留意相关数据。
                    最近,刚好从网上下载了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России之类的资料一堆,翻开来看里面海量数据,简直是铁证如山了,无怪乎当时德国军方,要搞什么预防性打击,发展确实快。不早点打击,再过十年,就没能力打击俄国了。


                    IP属地:北京12楼2017-06-16 17:06
                    收起回复
                      干货贴,支持一个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6-17 12:10
                      回复
                        总之一战毁了欧洲,酥连毁了俄国。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6-17 19:24
                        回复
                          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尼古拉二世时代,工业、农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是整个帝俄时代几百年最好的时候,国家逐步步入法治轨道,基本人/权/比过去有更多保障,新闻管制比以前放送多了。怎么还会出现“革命”?
                          其实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分析法国大革命的那一段经典的描述,照样可以套到俄国
                          “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只有伟大天才才能拯救一位着手救济长期受压迫的臣民的君主。人们耐心忍受着苦难,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人出主意想消除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当时被消除的所有流弊似乎更容易使人觉察到尚有其他流弊存在,于是人们的情绪便更激烈:痛苦的确已经减轻,但是感觉却更加敏锐。”——[1] [法]托克维尔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10页。


                          IP属地:北京15楼2017-06-19 10:18
                          回复


                            IP属地:北京16楼2017-06-19 10:1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年轻人(20-30岁)的识字率已经达到30%,这个识字率在当时欧洲不算拿不出手。对比他老爹、他爷爷时代同龄人识字率这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统计资料里有更为详尽的教育数据,分区,分省的,分城市农村。太多,我没工夫贴。40多岁那代人识字率只有20%。这还是1897年的数据,实际到1913年,比这个亮多了。


                              IP属地:北京17楼2017-06-19 10: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