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塘里吧 关注:13贴子:384
  • 16回复贴,共1

洪塘里村传统古村落调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洪塘里村传统古村落调查
洪塘里村落基本信息
村落形成年代:元朝以前
村落形成原因:自元朝大德九年(1305年),由浦阳蒋氏第十四世祖蒋颖(顺四公)播徏洪塘(石榴园),重繁蒋氏,形成洪塘之村落。
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
村庄占地面积:386亩
户籍人口:2165人
常住人口:2068人
地形地貌特征:燕窝形 丘陵
村集体年收入: 万元
村民人均年收入:1.31万元
主要民族:汉族
列出产值较高的2--3个主要产业:蔬菜种植 畜牧渔业
村落是否列入各级保护和示范名录:(其他)名称:浙江省第四批(2016年度)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
由哪一级认定公布: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保护规划:有,规划名称是:蒋氏宗祠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批准单位是:浙江省人民政府
保护利用况: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13 08:20回复
    洪塘里村落传统建筑
    洪塘里村简介
    洪塘里村位于兰溪市柏社乡,距柏社集镇6.5公里,兰溪市区30公里,新老马灯(墩)线分别从村落南北两边通过,交道便利,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洪塘里村自元大德九年(1305年),由蒋氏九候之“镇湖候”蒋辉第四十六代裔孙蒋颖(顺四公),从仁田畈播徙洪塘(石榴园),颖公次子大明元帅蒋镛(升八公),字可大,在洪塘繁衍生息,开创洪塘蒋氏一族。洪塘里━━村以“塘”名,村口灯坛与前山之间有口池塘,据传元朝时期朱元璋下江东与陈友谅战争,路过该地,因口渴在此塘喝水,在喝水之时伴有洪沙流动,朱元璋随口说了一句,这是个“洪塘”。于是洪塘蒋氏之祖即以“洪塘”为该塘之名,村以“塘”名,故为“洪塘”。历史变迁,朝代更迭,洪塘里村在公元754年属浦邑八都、浦阳通化乡,民国时期洪塘由“里”升“乡”,即浦江县第四区洪塘乡。1959年属兰溪县管辖,洪塘里村先梅江区(公社)密溪乡,后马涧区水阁公社(乡),现为兰溪市柏社乡。
    洪塘里村三面环山,呈燕窝形布局,村庄占地面积386余亩。以后山岗(黄平尖山脚)传统建筑为基点,向南(上倪宅)北(下塘角)延伸。巷道以鹅卵石路面为主,排列有序,格局古朴,纵横贯通,阶梯坡缓。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青砖灰瓦马头墙。经过明清以及民国时期700多年的建设,构成了一个集中连片,分布合理,规模庞大,错落有致,保存完好,人口众多的传统古村落。2016年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
    洪塘里村“蒋氏宗祠”,祠堂共有前后三进,前排门楼9间,中厅5间,后进9间,两厢共26间,计1758m2。始建于明朝隆庆初年(1567年),隆庆末年完工(1572年)。康熙24年(1685年)第二次修建,主要建造左右两边府。雍正末年(1735年),扩建边府。同治四年(1865年)建前门楼,边府由一层加高二层。民国七年(1918年),大规模建祠。因中厅太低,拆除中厅,模仿奉化溪口蒋介石宗祠建筑风格,前门面改装,建古戏台(1947年办学校时拆除),民国16年(1927年)竣工。蒋氏宗祠结构气势宏伟,做工精细,雕梁画栋,玲珑剔透,花鸟草虫,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谌称一绝。2005年11月3日公布为兰溪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份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附:民国九年春洪塘裔孙蒋子周撰《重建蒋氏宗祠中厅誌》
    “咸丰辛酉粤匪扰浙浦兰一带,祖继沦陷而我祠也付于一炬,茫茫焦土禾黎与悲,有志者所以目击心伤也。同治丁卯,族有崇套信露公者痛宗祖之暴露,欲集款以经营,磋商上下二房神耆重建门楼、寝室、东西两厅两廊、厢庑,亦云劳矣。斯时也,大局告成,规模粗具。然中厅仍付缺如,满目荒芜,增人悼叹。迄今六十余年并无一人焉出而提倡之,莫为之前虽美勿彰,莫为之后虽盛勿传,不其善乎。迟至丁巳秋,余与倬章、倬霖合族商酌建造中厅,各族斯文祠长均踊跃焉。于是鸠工庇材择吉兴工,公举倬霖为总理,倬章为督造司账务者;余与玺也,司工匠者;贤国、本德也,司木材者;然建筑之难难于财政尤难于材木。厅之费款动以万计,设不与各门立定简章安能集兹巨款。至于木材则尤难焉。巨室之成,必求大木,吾乡童山秃岭,即有存者非阳龙即水口,被古绩保安之迷信谋祖宗灵爽之式凭。斯时设无倬章、倬霖兄第二人维持调护其间不至半途中辍,必致功败垂成,厅之落成无时日矣!拿坡仑云:凡事皆难,好者不难。孙中山云:知难行,易信乎!斯厅也,始创于民国丁巳之春,落成于己未之冬”
    洪塘里村“大明元帅”石城墙和石城门洞,为了缅怀蒋氏先祖大明元帅蒋镛(升八公)之丰功伟绩,用青石砌成石城墙和拱形石城门洞,起到护村之作用。石城墙和石城门洞建于明末清初,石城门洞于1987年秋加以修缮,2003年再次重修石城门洞,在石城门洞上方石碑刻有“大明元帅━━蒋公镛”,以勉励浦兰蒋氏后裔,勿忘先祖嵩麓保境安民,驰骋吴越疆场奋勇杀敌,为大明开国驱逐鞑虏建立功勋。
    附:大明元帅蒋镛(升八公),字可大,曾以儒学领岁荐,授兰溪州孔目,当元至正之末,偕其子宗武公举义兵保境安民,明兵下江东可大公率子于军门陈戡乱功勋显著,大明洪武皇朱元璋授封可大公为“浦江翼左副元帅”,立浦江翼元帅府。元·陈公举有诗为赞《赠蒋可大》【欃枪出东南,干戈骚吴越;而有大丈夫,以待真人出;身雄万里城,剑烁三秋月;嵩岳昂中霄,豺狼不敢穴。】蒋可大为浦兰洪塘蒋氏世祖,定居洪塘繁衍生息,开创浦兰洪塘蒋氏一族。明.翰林学士承㫖中奉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兼太子赞善大夫.宋濂撰《大明元帅蒋公可大墓志铭》【桓桓蒋公,万夫之雄,壮年有志,啬而未逢,真人开天,龙飞云从,进而知退,不居其功,佚老乡邦,克永令终,长富新阡,山气郁葱,千嵗而下,人曰是为,蒋君之宫。】在墩头镇里店境内有“大明元帅”墓,墓碑尚存,墓穴已被盗挖。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6-13 08:23
    收起回复
      2025-10-04 07:00: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13 08:24
      回复
        洪塘里村原有古井七口,“哥弟七个同个名,哥弟三个同个营,哥弟三个各自各,还有一个踢到砖洞脚”。这是洪塘里村七口古井的写照,此七口古井是洪塘里村民饮用水之源。由于时代变迁,村庄整治,自来水安装,渐失去了原有之功能,现留存有五口古井。其中“三眼井”是中日文化交流使者、寿昌山祗园寺开山鼻祖、少林山达摩寺也奉为开山祖师、篆刻之父、近代琴学之祖、诗书画印大师东皋心越小时候饮水之井。
        附:蒋兴俦(1639—1695),俗姓蒋,名尚部,字心越,号东皋,法名兴俦。明末清初僧人,原籍浦江今兰溪柏社乡洪塘里村人。是一位精通琴、棋、书、画、篆的高僧。蒋兴俦8岁在苏州报恩寺剃度出家。13岁漫游江浙间,初在杭州、寿昌、皋亭等寺寻师访道,参究禅法,后归隐杭州永福寺。清康熙十五年(1676)八月,应避乱于日本的高僧澄一之邀,乘商船东渡扶桑。次年正月,在长崎谒澄一于兴福寺。心越于说法之余,吟诗作画,皆臻神妙。日本道俗闻风前往兴福寺与之交往,求教鼓琴及绘画、治印之艺。同年,为长崎延命寺撰《法华三昧塔铭》,名声由是广扬。时日本水户藩主德川光囹雅重中国文化,闻心越名,差人于康熙二十年迎至江户小石川别邸,尊为上宾。次年,朱舜水逝于水户。又越年,幕府淮心越入水户。德川光囹先在府内设别馆招待,另又依明代寺院之模样,改建天德寺。康熙三十年(1691)五月,天德寺易名昌山祗国寺,延清心越为住持和尚。他在日本广为传播中国文化,被日本推崇为篆刻之父,近世琴学之祖及佛教曹洞宗寿昌派之开山祖,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远远超过了他在宗教方面的贡献。三十四年(1695)九月三十日,心越圆寂。德川光囹为之立碑,题曰:“寿昌开山心越大和尚之塔。”墓地至今保存完好。
          心越禅师为人恬淡温雅,高静谦让,日本僧俗闻丧,莫不沉痛哀悼。俦擅工诗文,善书画,精篆刻、喜音律。著有《自刻印谱集》、《东皋琴集》遗世。《日本琴史》称:“中国琴学盛于日本,实师之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13 08:26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6-13 08:27
          回复
            洪塘里村章山殿(钱王庙),为纪念吴越国王钱镠之功德,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清初(文化大革命时遭到严重破坏,80年重修),由八社组织建造,是八社中最大的庙宇,占地5亩左右,前中后三进各三间,前进门楼二层,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中进石柱撑起大雄宝殿,后进为钱王塑像,庄严肃穆,厢房为观音殿,劝人为善。(原建筑有古戏台)每月农历初一、十五节假日都有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附:章山殿《犹闻咚咚鼙鼓声 》
            站在兰溪市柏社乡洪塘里村境内的章山殿前,会听到从铁甲山那边随风传来一种奇特的声音,“咚咚咚”,若隐若现,不易描述。一位蒋姓山农说,这是鼙鼓的声音,是五代吴越王钱鏐敲击的,这声音已喧响了近千年。
            当地有一个传说———
            南宋初年,岳飞、宗泽等抗金名将,英勇善战,杀得金兵闻风丧胆。于是,金国大元帅金兀术通过南宋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了岳飞,随后组建“铁鹫小队”,企图暗杀宗泽。“铁鹫小队”共有九人,队长哈迷桕是金国第一勇士,身手不凡。属下八个人,也都功夫了得。哈迷桕多次组织暗杀宗泽,都因宗泽防范严密而没有得逞。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秋天,哈迷桕得到密报,宗泽要回义乌老家招兵。哈迷桕探明宗泽回家的路径,预先在铁甲山一带埋伏,准备置宗泽于死地。当晚,宗泽到了浦江、兰溪、义乌三地交界的章山,由宗福、宗禄、宗寿、宗喜四个家将四面探望之后,想在章山之巅的守山铺里过夜。守山铺老人蒋云栦是个单身汉,洪塘里人,为一个蒋姓大员外守山。宗泽与家将谢绝蒋云栦的盛情款待,就着开水吃完自带的干粮便打地铺就寝。
            多日跋山涉水劳顿,宗泽与家将很快进入了梦乡。已在章山一箭之外的铁甲山南麓守候多时的“铁鹫小队”,神不知鬼不觉地潜上章山,迫近了守山铺。哈迷桕贴着木门,听到里面传来打鼾的声音,断定宗泽等人已经熟睡。他高举钩镰刀,想破门而入。忽然,铁甲山南麓那边传来了咚咚咚的声音,似乎有人在擂击鼙鼓,又似平地起天雷,声音非常响亮。
            哈迷桕与队员不知咋的,不敢破门。正在这时,木门开了。宗泽与家将手持大砍刀,杀了出来。“铁鹫小队”还没有反应过来,九个头颅便落了地。
            清理了“铁鹫小队”的尸体后,宗泽对守山老人蒋云栦说,他刚才睡熟的时候,吴越王钱鏐托梦,说金国的杀手将到。铁甲山南麓鼙鼓的声音,想必是吴越王钱鏐发出的警报。若不然,他和家将必死无疑。宗泽向蒋云栦亮出了身份,给他五十两银子,请他在守山铺一旁建造一座寺庙,供奉吴越王钱鏐。
            蒋云栦不负所托,如期建好章山殿,塑出钱鏐像。当地人敬重钱鏐,至今香火不绝。
            洪塘里村蒋姓人口众多,自浦阳蒋氏第二十六世祖蒋兴柏(忠一千五百四十九),字翠甫,生尚字辈子:“兴、好、接、守、镇、发、科”,是洪塘蒋氏著名的“七房”,另外还有上宅和下宅各有两房,每房现存古民居130多幢。 洪塘里村文物之多罄竹难书,就如蒋氏花厅、蒋氏宇台、古宅巷道、石拱古桥等不一一列举。
            洪塘里村是浦兰蒋氏主要发源地,地以九迁,人以万计,析金衢严杭绍,浦兰钱塘间。是大明元帅蒋可大和东皋心越蒋兴俦故里,是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蒋氏宗祠”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6-13 08:28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13 08:29
              回复
                洪塘里村选址和格局简介
                梅溪水流洪塘千古秀,铁甲山育蒋氏万代红。
                洪塘里村自元大德九年由浦阳蒋氏第十四世祖蒋颖(顺四公)迁居以来,己有700多年历史,是金兰浦严等地蒋氏的主要发源地。
                洪塘里村位于兰城北麓,铁甲山脚,村庄三面环山,呈燕窝形布局,占地386亩。为缅怀先祖“大明元帅蒋镛”之丰功伟绩,建有明初的石城墙及石城门,城门上方石碑刻有“大明元帅━━蒋公镛”。进村转弯处有明朝接旨受封的圣旨台,村内建有“蒋氏宗祠、蒋氏花厅、蒋氏宇台、八间头、大会堂、廊桥亭、章山殿”等,还有古桥、古井、古塘、古民居、古巷道等。村内尚存明清建筑130余幢,各种建筑工艺精湛,结构独特,布局合理,错落有致,高低有别。特别是“蒋氏宗祠、蒋氏花厅、蒋氏宇台、章山殿”等建筑宏伟高大,雕梁画栋,花草树木内容丰富,飞禽走兽栩栩如生,人物刻画活灵活现。村中原有饮水古井七口,现存五口,其中三眼井是东皋心越小时候饮水之井。还有600多年之久的樟树、黄楝、侧柏、古松等名木古树。灯坛山矗立于村中,梅溪支流新塘边溪(据《兰溪县水利规划志》记载:自钟宅菊花源至柏社下盛村之溪流为新塘边溪。)依山傍村而过,溪上有大关、山后、谷山等三座古拱桥。村中原有池塘8口,其中“洪塘”是村名由来之塘,“中央塘”、“下塘”两口池塘居于村中,成直三角形,是村民们生活洗涤和消防之水源,塘与塘之间建有廊桥亭为通道。洪塘里村各种建筑历史底蕴深厚,整体风貌保存完好。
                本村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村北有马灯公路穿境而过,村南新建省道马墩公路与47省道(351国道)相通相连。洪塘里村地理环境优越,山水相宜,风光秀丽,是永元洪灾之自然保护区,古有“千年水阁,万年洪塘”之称,特别适宜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13 08:31
                回复
                  2025-10-04 06:54: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6-13 08:32
                  回复
                    洪塘里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塘里婺剧团
                    洪塘婺剧声名扬,金兰浦严把戏唱。
                    1950年洪塘里剧团,在原“坐唱班”的基础上成立了“新戏班”,因演出得到各地观众的好评,被浦江县授予“浦江县第一剧团”。
                    为了响应毛主席关于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洪塘里婺剧团于1956年8月聘请浦江森华先生,教授婺剧。剧团有演职人员30余人,行头乐器道具齐备,剧本曲目几十本。在金华、兰溪、浦江、建德等地演出,演艺精湛,口碑非凡。
                    在兴修水利建设年代,洪塘里剧团作为“梅江区文艺宣传队”,到前吴水库(浦兰通济桥水库)、城头水库等工地为民工们文艺演出,在县区各级演出比赛中都获得了很好的名次。只可惜洪塘里剧团后继乏人,难以为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6-13 08:34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6-13 08:34
                      回复
                        洪塘里村落人居环境现状
                        村落环境状况简介
                        洪塘里村经过多年来的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村内道路基本浇筑了水泥路(古村落保护区域以鹅卵石路为主)。安装了路灯及电子监控,极大提高了村民的安全保障系数。村边修建了生态厕所、进行了垃圾分类、配备了专职卫生保洁员、安装了自来水及污水处理设施,村民生活卫生、人居环境不断完善。有线电视、网络宽带、通讯设施、文化礼堂等丰富了村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极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700多年的历史底蕴,造就了洪塘里村良好的周边环境。与辛亥革命志士蒋鹿珊(六山)的故里水阁村,同宗同源,两村之间相连相近相通。由于新老马灯(墩)线的建成,与邻村钟宅极其方便,钟宅菊花源是我村浦阳蒋氏第三世祖承汉公(字世倬)徙居发源地。周边道路宽敞,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并且我村始终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方针。所以,我村明清古建筑开发修缮,古村落的整体保护显得尤为迫切。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6-14 01:01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6-14 01:02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6-16 01:19
                            回复
                              2025-10-04 06:48: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朱元璋是古代浦江的石门内的“古洪塘”村人,那都是古代郭氏的聚居地,现今地域不在浦江县管辖。朱元璋先祖不姓朱而是姓郭,马皇后的妈妈是江南第一家人,你一定不了解吧。郭家在元朝有一支郭家军,1318年被朝廷追杀,郭家军隐居大江大湖,郭家和一些随从到了句容,后来又到了安徽,很多人改了姓,最后也没有还原本姓。现在资料很难找,可能与此有关系:一、朱元璋与红巾军划清了界限;二、乾隆皇帝修改历史,搞了个四库全书,把明朝的龙兴历史泯灭了。胜八公在现在句容朱氏家谱中有记载,胜九胜十一在郭氏谱中有记载。大明元帅蒋镛(胜八公)生于洪塘郭坞,蒋氏和郭氏是一起的?


                              IP属地:浙江19楼2019-07-04 10:32
                              收起回复